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机构发力养老金市场 银行基金信托争推产品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26日 08:51  证券时报网

  聚焦“老龄化”趋势下金融机构新动向

  证券时报记者 刘雁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及养老金存在较大缺口之际,金融机构深度介入养老金管理市场显得越来越迫切。证券时报记者调查发现,有一批金融机构早已瞄准这一市场以图分一杯羹。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以养老为主题的理财产品,一家公募基金近期亦高调发行一款养老基金产品,而信托除了介入传统的企业年金外,也开始酝酿涉足补充类养老金领域。

  信托涉水养老金

  “目前,信托参与养老金业务主要是做企业年金这一块。对于个人养老金长期投资方面的信托产品,未来也可以做一些尝试和探索,毕竟这块市场的潜力很大。”用益信托工作室首席分析师李旸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据了解,国内有一批信托公司正在探索养老金信托服务。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如果信托公司要推出针对个人的养老金信托计划,在起步阶段有可能借鉴类似于企业年金的操作模式,并将参照现有的养老金管理制度和体系。但与企业年金投资管理相比,未来针对个人的养老金信托计划在运营模式上将会更加市场化。

  公开资料显示,欧美国家的养老金体系主要包括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然而,中国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养老金的发展起步较晚,至今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一些发达国家,信托型私人养老金计划规模占个人养老金配置总量的60%。

  事实上,国内信托业涉足企业年金的时间并不短。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第一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时,便有三家信托公司赫然在列。不过,目前第三支柱养老金领域却鲜有试水的信托公司。

  “受托企业年金需要资格认定,目前主要是银行、基金和保险公司获得相关资格,信托公司涉足较少。监管部门一般认为信托投资风险较高,不适合做养老金这类要求稳健回报的投资。”一位中部地区信托公司高管表示,“目前企业年金运营并不是完全市场化的操作,还受到很多制度限制,运营效率和投资收益都受到一定的影响。”

  即便在企业年金管理市场尚未饱和的背景下,未拿到企业年金管理人资格的信托公司已将触角伸向第三支柱。“据我们初步估算,第三支柱养老金规模有上千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0%,这一块市场潜力非常大。”一位信托公司高管表示。

  记者注意到,近期有一些理论探讨性文章认为,从近期看,信托行业深度介入养老金市场,是信托公司面临当前监管和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从长远战略角度看,也是信托公司扩大自身规模和业务,改变现有主要盈利模式,提前布局未来金融、消费重要市场,分享养老金市场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商业利润的战略举措。

  银行加码养老理财

  如果说信托深度试水养老金业务是未雨绸缪,那么银行加码养老理财则是采取积极防御策略。尽管银行在养老金托管方面有着先天优势,但它们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加快对养老理财资金的多元化开发。

  在养老金领域,银行所扮演的主要角色是资金托管机构。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冯红近日表示,截至2012年6月末,进入市场运营管理的4198.61亿元企业年金基金,全部托管在10家商业银行。

  “养老金业务作为银行业的一项新兴中间业务,具有不占用经济资本、资金沉淀稳定、抗周期性强、收入增长持续性强、业务协同效应显著等诸多优势,是商业银行调整业务结构,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抓手。”冯红此前表示。

  除了扮演资金托管这一传统角色外,不少银行亦开始瞄准庞大的理财资金,在理财产品中融入养老的理念。这类产品或只针对老年客户发售,或是将养老金长期投资的理念融入产品设计之中,为投资者进行养老规划提供全新的理财渠道,促进养老金配置管理多样化。

  记者注意到,本周某股份制银行推出了一款重阳节专属理财产品,该产品为固定收益型产品,只面向50岁以上的客户,认购起点为5万元,主要投资债券和货币市场,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5.1%。而一家城商行也于10月23日~24日特别为老年客户推出量身定制的“重阳专属”理财产品,并在多家网点开展回馈养老金客户的优惠活动。

  普益财富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商业银行正在将触角伸向“养老”市场,在理财产品中融入养老的理念。截至三季度末,上海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共发行29款养老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募集资金大多投向债券和货币市场,以稳健为主,符合养老产品安全的理念。

  普益财富研究员曾韵佼表示,银行转战“养老”市场,与银行理财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是分不开的。对银行而言,推出养老专属理财产品,一是可以扩大目标客户群体,将有养老需求的人群作为潜在客户来开发;二是可以更好地服务现有客户,让他们通过银行理财产品同样能实现“养老”目标。

  “养老问题一定是下一个五年最核心的问题之一。现在银行业对此很重视,不仅将此列为一大利润重心,也视为未来战略性业务重点。”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说。

  养老金缺口下的商机

  除了前述两类金融机构开启深度介入养老金业务之路,基金公司最近也有动作。天弘基金近日发布公告称,天弘安康养老基金将于10月29日起募集,这将成为国内首只公募养老理财基金。

  各大机构对于养老金市场的争夺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养老金潜在的市场容量。从有关机构统计数据看,目前全国居民银行存款50%以上是应对养老、医疗等的预防性储蓄,按发达国家经验,未来这部分资产将逐步从存款中释放出来,必将为各大机构养老金业务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另一方面,在以银行存款为主的投资环境下,中国养老保险基金过去10多年间跑输通胀持续缩水。据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测算,从2001年到2011年间,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缩水近6000亿元。而同时,传统的商业养老保险由于其投资期限太长和回报率较低,也逐渐势微。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已开始步入老龄化阶段。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85亿,并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十二五”时期,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年均增加860万左右。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而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

  然而,我国的养老基金目前沿用的还是1996年的投资保值策略,即主要投资于银行存款和国债,其中投资国债的比例不到10%,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甚至抵不过通货膨胀率。

  “在这样的养老保险制度下,令人担忧的是养老金出现短缺,这也迫使部分人不得不寻求基本养老保险以外的多种补充养老资金投资。”一位城商行国际金融理财师称。

  养老金的缺口问题不容小视。世界银行(微博)的研究报告《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中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该报告认为,在人口老龄化冲击下,我国养老金的统筹账户将给财政造成巨大负担。

  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主管胡一帆认为,政府应当鼓励养老基金逐步私有化,在公共和私有制度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在维持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减少政府的负担。

  一位资深信托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国外成熟的养老机制采用信托结构是一种主流做法,“利用信托有利于保护养老金资产的安全。从长期来看,养老金不确定性因素较大,而通过信托对财产在法律层面的隔离保护,就不会因为某个机构的动荡而影响养老金的安全。”

  而银行作为资金托管机构的身份如何与理财业务相结合,也是当下各大商业银行正在思考的问题。基金公司亦不甘落后,其通过尝试设立第一只养老基金无异于为行业开荒。

  那么,庞大的养老金市场未来将何去何从?业内人士认为,各大机构似已提前布局准备在这一市场大展身手,不论是在传统的企业年金业务,抑或是作为第三支柱的补充类养老金,皆成为它们眼中的蓝海。

  记者观察:养老金运营体系市场化水平需提高

  证券时报记者 刘雁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发表了一篇杂文,描述今年以来欧美时尚界频频邀请老年偶像当广告模特的有趣现象。这让笔者联想到如今中国金融机构对养老金业务的争夺,其实这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在设计师和时尚达人看来,选择老年模特并非因为流行,而是代表社会对“变老”以及老人有更加正面评价的趋势。原因很简单,据媒体报道,仅美国就有7800万位60岁以上、婴儿潮时出生的老人,他们掌控着七成的美国国内收入,具有非同寻常的购买力。

  同样的情形似乎将在中国重现——社会逐渐迈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这也是中国金融机构为何越来越看重养老金融的前景。

  公开信息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有过三次婴儿潮,如今出生于前两次婴儿潮时期的人们已迈入中老年人行列。在这种背景下,养老的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

  一直以来,中国人习惯于将养老钱存在银行,每年仅享受甚至低于通胀率的存款利率。与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相比,中国更年轻的人群拥有更高的储蓄率,原因在于个人在退休前进行储蓄,在退休后将它作为日常开支的来源。

  然而,养老金存在缺口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公众的持续关注和讨论。就连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也表示,在整个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应通过运用市场机制来提高整个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行效率。

  纵观全球养老金管理体系,大多采用公共和私有部门结合的运营模式,美国的401K计划(即由雇员、雇主共同缴费建立起来的完全基金式养老保险制度)和香港的强积金都是比较灵活的体系,允许个人选择投资股票、债券和共同基金,但弊端在于,存在个人因投资决策不佳而损失一部分退休金的可能。

  希腊是一个完全由政府运营养老金的案例。但是,该国养老金体系过于严格,个人在资产配置方面没有话语权,而觉得并未直接拥有养老金,因此缺少为养老金供款的积极性。

  中国养老金运营的情形与希腊类似,对地方政府及养老金基金管理公司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不仅限制其投资主体,亦对投资对象有着种种限制。但这也妨碍了其赶超通胀能力的发挥,更不用说产生额外的回报。

  如今,各大金融机构对养老金相关业务产生浓厚兴趣,但碍于各种政策限制,而难有大的作为。因此,我国需要扩大养老金管理人资格范围和投资标的,以让养老金投资管理能享受到市场化的阳光。虽然逐渐提高中国养老金体系的灵活性会提高投资风险,但是,这有利于促进资产配资多元化,增加获得高回报的机会。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解放军四总部领导调整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完胜科贝尔 末轮决战阿扎
  • 娱乐中国好声音出招留刘欢:每天只录8小时
  • 财经人社部:延迟退休政策将稳慎推进
  • 科技微软发布Windows 8:升级需248元
  • 博客崔哥:老外含泪诉说娶中国太太的下场
  • 读书邓小平眼里毛泽东晚年的最大悲剧
  • 教育11岁女孩退学读出大学水平能否复制?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
  • 健康韩国辛拉面含致癌物 清晨第一泡尿看健康
  • 女性姚晨VS倪妮美腿比拼 极限女人王秋杨
  • 尚品顶级腕表的黄金风潮 16款钻戒见证爱情
  • 星座测试上司对你如何 星座贪财榜
  • 收藏考古发现2000年前整鸡 汗血宝马之谜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