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仓石研究中心 高文杰
媒体报道,近期几乎所有短期理财基金都被投诉,客户频频反映遭遇赎回失败的问题,此事已甚至惊扰到了证监会。而身边也有朋友抱怨已经连续两次错失理财型债基的赎回日,将来一定要把钱挪到能预约赎回的产品或者渠道上。那么赎回短期理财债基为什么那么难呢?
一、细节没跟上创新步伐 理财型债基频现赎回失败
金融后台支持系统,安全和准确应该是第一重要的事,但基金销售系统遇到理财型基金却频频“失误”原因为何?新浪仓石研究中心了解到此次发生错误的地方主要集中在:
1、销售渠道后台支持没跟上。短期理财型债基是封闭运作、周期开放,但以银行为代表的销售渠道确将他们混同其它开放式基金,最突出的问题是网上显示“可赎回”,但投资者赎回操作却总是失败。
2、基金公司安排不周。虽然新发行的华夏理财30天等明确做出了“预约赎回”的安排,但还是有大量基金无法让客户在封闭期预约赎回。
3、投资者不了解产品。短期理财产品,不管是7天、14天、28天、30天,还是60天90天,全部是滚动运作的,满一个周期才会出现一个开放日,期间是封闭运作的。
二、渠道服务不到位 谨防客户用脚投票
细节决定成败,低级错误会影响客户忠诚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市场可能不会给人改正错误的机会。事实上本次投诉大量集中在银行网上渠道,而不少基金公司的官网做得比较到位。
客户通过银行网银购买基金,和通过其他渠道购买基金服务页面不同,难免导致客户顾此失彼。补救办法很简单,只需银行在网银页面增加弹出通知页面。但这一点貌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很难,需要银行配合进行网银系统改造。但既然改造能更好服务客户是早晚的事,为何要等到客户投诉、证监会介入再去改造?!
三、设计漏洞或导致客户流失
弱市凸显基金创新的重要性,今年新基金发行大户皆为创新型基金,如跨市场ETF、短期理财型债基。基金公司在做创新时,一定要把方方面面考虑成熟,避免低级错误导致客户用脚投票。
短期理财型债基迎合了稳健型投资者的需求,可谓2012年基金行业最成功创新之一,但却因此次投诉事件,美誉度大打折扣。周期开放的短期理财型债基,“预约赎回”应该是水到渠成的设计,但不少产品设计中却没有考虑到预约赎回这一步。如此难免投资者会考虑“申购方便、赎回困难”的设计到底意欲何为?!有没有基金公司为基金规模考虑故意制造赎回困难?!
事实上短期理财型基金同质化严重,实力派基金经理和水平中庸的基金经理收益率差异不大,如果它条件相同(期限、分红等),相较之下投资者必定是选择申赎更加便利的产品。如果基金公司产品无可挑剔,但由于服务和细节没跟上而流失客户,实在可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