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前广发基金董事长马庆泉:英雄到老皆皈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30日 04:01  证券时报网
前广发基金董事长马庆泉 春雨/摄 前广发基金董事长马庆泉 春雨/摄

  也许因为童年时的艰难生活,也许因为职业生涯经历波折,也许因为天生的慧根,马庆泉对佛学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他每天会拿出一点时间研究生命科学与禅修。从2001年5月开始,他每天坚持背诵《金刚经》,多年来没有间断。另外,他还发心读诵了《妙法莲花经》、《楞严经》、《心地观经》、《普贤行愿品》等佛典。

  证券时报记者 杨波

  “我如一颗子弹穿越十六年战斗岁月”

  人生如白马过隙。已宣布退休离任的前广发基金董事长马庆泉坐在办公室,回味着年少时看过的土耳其诗人希克梅特这句诗,“小时候以为这是夸张。现在回过头看,60多年的岁月,真的就像一颗子弹那么快地飞过去了”。

  马庆泉是中国证券经营机构的第一代掌舵者,基金业的一名老兵。1993年,马庆泉走进了初创时期的中国证券市场,先后担任广发证券副总经理、总经理,1998年底参与筹建嘉实基金并担任董事长,2000年初出任中国证券业协会秘书长,后任副会长。2005年,到广发基金公司工作,任董事长。

  走出象牙塔

  1949年出生于河南的马庆泉,与共和国同龄,走过半个多世纪的人世沧桑,经历了中国社会跌宕起伏、变化剧烈的60年。

  马庆泉早年经历,是一个自强不息年轻人的寻常故事。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他的家庭非常贫困:奶奶双目失明、哥哥智力残障、妹妹患脑瘫,全家就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生计。从小学到高中,每学期开学,父亲都会到学校申请免交学费。靠新中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靠好心人的帮助,他才得以读完高中。

  高中毕业,文革中大学停止招生,他走进工厂当上一名车工。1973年,高校恢复招生,家境贫寒、没有任何背景的马庆泉,经过诸多周折,走进了大学校园。大学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后来继续读书,直到1988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分配到中央党校,任经济学教员,后来评定了教授职称。

  上世纪80及90年代初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各种思潮非常活跃,在北京读书和工作的马庆泉,对从南到北的改革开放之风感受甚深,不再安于呆在学校。“客观上我也不适合当老师,讲过一遍的东西我就不喜欢再讲,在学校时乐于当研究员,写自己的东西。另外,也有经济困难的压力。”

  1991年,马庆泉曾在俄罗斯做访问学者,亲历了苏联解体后的休克式疗法。“在前苏联,完全没有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概念,真觉得计划经济是走到头了。我回来后准备写一本关于俄罗期私有化的书,没有出版社接手。”1990年马庆泉去过日本,把前苏联的经济体制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作个比较,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言自明。

  马庆泉终于走出了象牙塔,加入了当年浩浩荡荡的“下海”队伍。导师、同事都挺意外,“他们都说小马是做学问的料,下海可惜了,也不知道行不行啊。我原来的确特别怯场,到公司以后才慢慢锻炼得好一些”。

  1993年4月,马庆泉致电他的朋友陈云贤,陈博士当时正在创办广发证券。“陈博士让我过来,坐飞机过来,我那时哪有钱坐飞机啊,陈博士说,公司给报销机票。” 因为一开始没有安排住的地方,马庆泉在陈云贤家住了差不多一个月,“广发证券一开始是广东发展银行的证券营业部。5月初为企业发行股票,那时招股书的编制也没有个规范,是我们像写报告一样编的,印象蛮深。那年秋天的天津会议,上面才出台了一个招股书的格式范本”。后来的工作经历,就是在证券市场和行业协会工作,直到2005年再度出任广发基金董事长。

  回忆起18年前第一次南下的经历,“当时,我在办公室工作,在办公室生活,一张长沙发就是我的床铺,过了两三年,我才有了宿舍。那时是充满了改革和创业的激情”。

  证券十八载

  谈到18年证券生涯,马庆泉觉得自己很幸运,一是每到一个地方都遇到一帮优秀的人,学到了很多东西,二是做了一些事。事实上,马庆泉有着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的业绩:他和广发证券领导团队一起,使这家券商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券商;在广发基金六年,这个公司领导班子的团结和实干精神,使该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从2005年初的66.8亿元上升至2010年末的1036.3亿元,增长超过15倍,市场份额连续3年稳定至4%以上,稳居前十大基金管理公司之列。

  “其实人都挺渺小的,一生干不了多少事。”马庆泉说。

  初创期非常不规范的证券市场,对每一个一线从业人员无疑都是相当严峻的考验,要走过18年的岁月其实并不容易。马庆泉的证券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

  1994年秋,因捍卫公司利益、公家利益,决不通融,马庆泉得罪了几个人,被他们诬陷,几成冤狱。“所幸中央纪委、省高检办案人员认真、明察,深入调查月余,始还我清白。”

  1996年沪深争雄时期,市场极度狂热,1997年6月,有关部门认定:海通证券、申银万国证券、广发证券违规操作,造成个别公司股价的异常波动。马庆泉与海通证券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惠珍、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总裁阚治东(微博 专栏)一同被免职并记大过。

  回忆当年,马庆泉仍在反思:“我们公司的确有不对的地方,一是用自然人的身份证开户做自营,二是买卖某一只股票超过法定限制。虽然当时法律法规不是太明晰,营业部都在使用自然人账户,但这是打擦边球的行为,出了事,作为公司领导,我当然要承担领导责任。”当时的处理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新华社发通稿,省市县级的报纸都刊登了,“我当然有压力,但觉得没有私利掺杂其中,还算坦然,但家在北京的中央机关,环境对家里的压力比较大一些”。

  马庆泉并没有像很多离任证券公司高管那样从此销声匿迹。离职一个多月以后,马庆泉经有关机构批准,开始管理广发证券的基金业务。当时广发旗下有“广发1号”和“广发2号”两只老基金。马庆泉与基金业的结缘从此开始。

  1998年,马庆泉代表广发证券参与嘉实基金筹建工作,出任董事长。2000年,马庆泉离开嘉实基金,任中国证券业协会副理事长和秘书长。

  2005年,马庆泉二次南下,任广发基金董事长。“1998年管理老基金时,陈博士给了我一本国外10大基金经理谈体会的小册子,当时就种下了转做理财的愿望,后来去了协会,想做基金的念头一直没有断。”虽然另有两家券商向他发出邀请,他还是选择了老东家广发证券旗下的广发基金。

  曾经的磨难与波折,在马庆泉都变成了回忆,也已经完全释然,“人生总会有些波折,许多大人物都如此,何况我们小人物啊。”

  马庆泉告诉记者,到现在为止,他也不知道买股票怎样操作,也没有哪个亲戚朋友从他这里得到消息去发财。“这么多年来,我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来没有发生过动摇,有些底线我会非常严格遵守,外界的诱惑引不起波澜。”

  这种定力,在大多数人看起来不可思议,但放下越多,心灵的自由度更大。马庆泉有着世俗生活之上的人生目标,正如他在纪念母亲的文章中所说:我会向着完美人生的遥远目标,虽然艰难,但却顽强地迈进,就算进步缓慢,但决不退转。

  潜心学佛

  1997年秋,马庆泉曾在成都文殊院谒见了九五高龄的宽霖大师,他还记得宽霖大师当时说:世界上好人多,坏人更多,好人都出家了,谁为百姓做事!

  “宽霖大师住世济人的情怀,正是佛家正法真谛。”马庆泉说。

  也许因为童年时的艰难生活,也许因为职业生涯经历波折,也许因为天生的慧根,马庆泉对佛学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他每天会拿出一点时间研究生命科学与禅修。从2001年5月开始,他每天坚持背诵《金刚经》,多年来没有间断。

  马庆泉最早与佛学结缘是在高中时,范文澜的《中国通史》把佛教说成是一种奇怪的、不可索解的、荒谬的学说,这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于是很费周折地找到了一本《金刚经》,读了自然是一头雾水,但却很喜欢第32章的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