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纲:境外基金产品和投资策略的演变(2)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8日 16:57  新浪财经

  还有就是股价的推动力,如何把这个推动力量化呢?第一个叫做Smart Outsider,除了看我自己的分析师以外,我也非常关注那些外面的分析师如何来看这家公司,有一些分析师在业界非常有名,他们的意见对股价有很大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对象。第二个叫做Smart Insider,有些公司的董事对股价的把握是非常敏锐的,比如李嘉诚(专栏)买自己长实的股票,李兆基(专栏)买恒基地产的股票,这两位内部人士都非常了解自己公司的情况,如果原因是正常的,他也非常看好,就可以纳入我们的模型中来。所以可以看到这三个股票的推动力是负相关的,你看到这个指标,再加上那个指标的话就会影响投资,三个指标都是相对独立的,所以可以看到,如果我只投资最便宜的股票,估值最低的股票,过去13年,从1997年到2009年过去13年的时间中最便宜的20%的股票要比最贵的股票高过6%,同样,如果你的管理层质量比较好,他们的差距在4%左右,还有就是我刚刚所说的推动催化剂,表现大概在5%-6%的水平,但是如果把这三个因素统一考虑进来就会发现溢价非常高,大概是12%左右,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把这些放在一个投资流程里面,我刚才说的三个指标是比较硬的,比较数量化的指标,我们还有从风险管控的角度,从市场助推器的角度来看,我们最后会通过层层筛选,最后达到75-120只,这是在做研究型RDP这个流程中所带来的结果。

  我们第二个投资模型就是行为金融学,股票市场的周期大概是5年,包括过去的信贷危机也是一样的,市场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股票,第一是价值类股票,你看一些大盘股,盈利状况都非常好,公司的经济环境都不错,第二就是增长型股票,每年的盈利在25%以上,这种我们称之为增长型股票,在整个周期里股票的风格不一样,不同的时间段表现也不一样,从投资者周期来讲,最早的时候就是股票价格很低,有些人发现了就开始买进,然后发现盈利状况也非常好,但是还没有取得大家的共识,因为大家都非常保守,包括那些券商也都不敢去调升他的盈利预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股票表现越来越好,每次都可以达到投资者的预期,价格节节攀升,这个时候券商就开始慌了,开始调升股票价格,在盈利方面继续超越他的预期,不断地往上调,股票价格就越来越高,这个时候就成为市场上公认的成长型股票,因为盈利的预期是比较好的,成长型股票到某一个时间点肯定是不能推动了,整个市场开始对盈利,对外调价有一些负面的消息出来,所以你看到股票价格整体在全球市场不断波动的过程中,你希望什么时候去买这个股票,我希望在价格最低的时候买价值型股票,我希望股票刚刚成长的时候买这个成长型股票,这样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背后的原因就是人的行为逻辑,比如你过度自信,就是这家公司好,我也不认为它好,还有就是我有意地去规避,规避我的损失,如果这个赚钱了我心里很开心,如果它亏损了我就一直拿着,所以股票投资其实有形形色色的行为,还有一种叫做毛各定,原来是15%,最多提7%,如果原来是10%的话可能就调到15%,所以最初始的价格往往也会影响整个投资的心理。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如果是一些估值比较便宜,成长比较快的股票表现就会比消息面比较差,比较贵,成长性也不行的股票表现得更好,在过去的13年我们都从数据上得到分析,这个模型数据怎么来的我就不跟大家进行详细的汇报了,把所有欧洲的2000多只股票全部按照他的盈利,这是未来12个月的市盈率,分为10等分,以后你会发现,最便宜的每年大概可以达到10%以上的报酬,最不便宜的,在过去13年每年只能拿到1.3%,所以最便宜的股票往往在市场上表现要比最贵的股票还要好。第二就是成长性的,未来3个月分析师调升的盈利预期作为指标,还有未来12个月的盈利增长率,把这两个指标作为综合考虑,也是分成10等分,增长率越高的股票,每年达到了将近18%,而增长率最低的股票只有0.9%,这当中的差距非常大,将近18%左右,并且跟市场平均水平相比还有10%的超额回报,所以我们做了一个投资模型,把刚刚考虑的因素放到这个流程里,在2000多只股票里进行初步的评估,评估分为四方面,第一就是我刚刚提到未来12个月的PE值,第二是它的盈利增长率,未来的调升幅度,第三就是价格的动能,过去12个月股票市场的表现,第四就是盈利的调升条件,把这四个因素考虑进来,我们再考虑其他的情况,比如最近的兼并收购情况,市场负债表是不是健康的,最后选择排序最高的100只股票,这就是我们在投资管理的过程中的两个收益来源,一是怎么在市场上拿到超额回报,我的风险不提升,但是我需要打败市场指数,或者打败其他的竞争者,我需要拿到超额收益,就是通过这两个主要的流程来处理的。当然,在过去的40多年里,在美国的基金行业还有很多形形色色的策略,这些策略的集大成者就是对冲基金,一般对于公众来讲,他们销售公众基金是需要经过很严格的审批,包括你在香港卖一只基金的话不能做对冲,做对冲只能是保值的目的,或者说规避风险的目的,如果想把对冲的比率,在香港大约是20%,如果要把这个比率提高的话也可以,那你就成立信德基金,就是在2004年我们出的第一只面对零售投资者的对冲基金,他的要求就是原来的基金大概是1000美金,你可以开户进行投资,这需要5万美金,也就是说你的投资者进去的初始投资是5万美金,把你的风险承受能力提高。

  这是我们在香港对冲基金的案例,其中有很多不同的投资策略,投资的范围非常广,包括股票、债券、货币,还有一些商品指数等等,操作的手法也有所不同,比如几种典型的,首先是Growth(音)成长型的,以前国内的投资者只能买股票,但是不能进行对冲,刚刚也提到在对冲的这个过程中我们想达到的目的,就是获取超额回报,我们投入了1亿美金,有很强大的信息资源和研究实力,啊但是做研究分析的时间,把股值从高到低分为5类,我选择的是第一和第二类,换句话说,我拿到的是最便宜,最优质的股票,有没有可能从那些最不优质的股票里获取收益的来源呢?股票市场上涨,当然有收益了,股票市场下跌就没有收益,我希望上涨的时候收益扩大,下跌的时候收益缩小,我们就推出了一个产品,叫做13030,把对冲的部位扩大了30%,现在有100块钱,可能70块钱买我看好的,刚刚给大家解释的第一类和第二类比较优质的股票,剩下的30块钱去买我不看好的第四和第五类股票,然后把它借出去,我通过对冲,拿到现金再去买我最看好的那个股票,所以现在我就有130块钱了,可以买我看好的股票,如果股票市场有动能的话我就可以拿到看好和不看好股票之间的差额,这样可以把优势充分体现在这个产品里。

  还有一些对冲的方式,比如我投资亚洲型基金,投资亚洲不同的国家,去年表现最好的股票市场是泰国,股票市场涨了30%,货币涨了30%,所以泰国去年涨了50%以上,在我投资的过程,有一个比较的参考,投资者给我限定了范围,比如在中国投资大概是15%-20%左右,比如我认为中国是长线的题材,我希望把这些资产长期拿在手上,但是市场不断地会有波动,如果我不看好一些市场,短时间之内不看好,那怎么办呢?市场机会稍纵即逝,如果我把它卖掉,不一定能够在很低的价位再买进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做对冲,对冲的目的是规避短期的损失,如果市场下跌,我获得由市场下跌所带来的收益可以弥补我所持有仓位带来的损失,通过这些方法来做Long or Short,其他的我就不过多介绍了,可以做一些Trade,一些股票涨了,但是基本面都是非常类似的,只不过是投资者没有关注到,就可以把它买进来。

  整体来说,投资策略虽然纷繁复杂,但核心只有两点,一是要找到一些真正有价值的股票,二是如何规避投资过程中人的因素,从这两个投资流程出发,在不同的衍生领域产生了很多产品,在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后,产品从原来的简单、单一的产品向复杂的、多样的产品过度,我们公司也是这样,从原来单一的产品慢慢地过渡到一些对冲基金,或者FOF的主题产品,在2009年大家会发现你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大家搞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者在买雷曼兄弟的时候告诉你它是一个债券,是一个保本的产品,但是没有看到背后是雷曼担保的,如果雷曼破产的话这个债券就不保了,投资者不可能全面掌握这个投资的信心,这样在这个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你会发现现在投资者又重新回归,产品原来是从单一到复杂,现在又从复杂慢慢地回归到简单的产品,用几句很简单的话就可以把这个产品讲清楚。

  以前市场上有纷繁复杂的产品,现在回归到了比较简单的债券、股票和大宗商品,产品越来越多,投资的种类就会越来越复杂,在2007年,因为中国的股票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为了拓宽投资者范围,满足投资者的不同需求,在2007年我们推出了一项业务,你可以去投资美国市场,投资香港市场,只要是在证监会、银监会和这些国家监管机构有协议的大家都可以去投资,但是那个时候有一个概念,我要到国外发财了,谁也没有想到2007年市场下来了,整体的投资范围、投资情绪都受到了很大影响,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行为金融学开始发生作用了,大家开始反映投资海外好象不行,有可能亏钱,投资海外好象是顾怡把我们抛出去,使我们受到损失。所以我们在过去几年的工作当中发现有3个在做投资过程中的迷失,或者是在进行全球化布局的时候会有一些错误的想法,第一就是QD是不是像大家预期的这么差,我们对2007年10月到2009年年底整个股票市场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如果投资都以美元计价,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股价下跌了14%,这是截止到今年3月31号,但是投资在欧美市场的大概占3.3%,新兴市场大概下跌了不到5%,国内指数下跌了41%,所以如果你投资一个单一的国家,这种风险确实是会相对比较大的。还有就是你投资的这些产品,相信各位肯定也有父母买了所谓的QD产品,投资之后他们的感觉肯定不好,因为亏钱了,但是他们可能不知道,投资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什么时候投资,你在低点的时候投资任何一个,一直到现在上涨是80%以上,如果投资一些在境外发行的,比如投资俄罗斯跟天然资源有关的,因为俄罗斯做油气田的很多,投资印度尼西亚,因为印度尼西亚的人口有两亿,全世界第四大人口国,投资一些和天然资源相关的,最高可以达到300%,一般的也可以达到170%,如果你投资一个单一的市场,国内最好的是120%,所以如果真的做分散的投资,其实是可以找到好标的的。

  经济增长是否等于投资的表现?大家都是学经济的,我要投资这个地方,它的经济增长必须要好,但是经济增长好就一定意味着高的收益吗?如果这样做的话很简单,你找世界银行或者IMF每年买一本报告就好了,看看它的预测率直接下单就可以了,但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因为你不是投资这个国家的经济,而是投资在具体的企业,看这个企业是不是有盈利,所以从1993年到现在,如果你投资南非,收益会比中国高6.7倍,中国的GDP从1993年到2009年,从4.3%到12.4%,增长了将近4倍,南非一直到现在才0.7%的增长,原因是什么?经济增长非常好,为什么股票市场的表现却没有达到投资者的预期呢?看2000-2008年的金砖四国,这些都是经济增长比较好的地方,中国的GDP增长是最快的,但是它的企业盈利并不见得很理想,反而是巴西和俄罗斯企业的盈利比较好,在2000-2008年任何一个时间点进去,买巴西都会比买中国收益更大,每年的收益都是8%,在任何的时间点都是这样。所以投资的到底是什么?是经济增长率吗?不是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

  人民币升值是不是代表在海外投资的损失?现在不想标的,但是又不找别的进行投资,因为人民币升值,我投美元不是有损失吗?但是你没有看到其他货币是不是升值,其他的股票表现是不是比人民币来得好。如果以2001年为例,在全球的主要货币里,人民币的升值幅度排名第21位,前面还有20多个国家的升值幅度比较高,货币排名第69位,前面还有68位,你为什么不去找一个货币升值更好的地方呢?其实我们在进行全球化投资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海外也有很多产品,我去进行产品分类,或者做投资的时候,我的目的是什么?总体来讲去做一些组合分散这才是你的目的,我们在不同的资产类型中可以看到,不同的市场类别和A股市场,或者和股票市场的相关性都是比较小的,按照我们的资产组合理论就可以通过分散的投资拿到一个比较好的风险回报,因为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表现,你看1981年的股票市场,因为美国有黑色星期一,股票市场在10月份大跌,亚洲市场也有很大的跌幅,但是美国市场随后出现了盘整,又开始大幅度往上走。如果投资亚洲市场,其实在1997年以后的这段时间情况都不是很好,但是如果投资在欧美市场反而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就是在做分散投资背后的原因,因为不同的市场,不同的经济体,市场表现也会不一样。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2010年,也就是去年,哪一个股票市场表现是最好的?可以看到,在全球这么多地方中每个年份都有不同的市场表现非常好,如果拿100万美金进去,如果每年你都猜对的话,到2010年你可以拿几十亿,刚刚提到全球化投资的目的是做分散,这种分散在市场上的效果怎么样?我们做了实证分析,假设从2007年1月初开始,一个投资者专门投资A股市场,另一个投资者有20%投资全球市场,走了两个不同的周期,一个周期就是在2007年到2010年,因为市场冲顶回落,然后再起来,这个投资收益率是你不做分散的5倍,它的风险程度要相对来得低一些。如果在一个单面上涨的市场做分散,会不会对你的投资业绩有很大影响?从2009年1月1号市场开始上涨开始到2010年底,可以发现投资收益并没有很大的落差,因为还是要表现得好一点,因为你的风险同样还要来得低,所以从过去的分散组合中可以发现产生超额收益的可能性要更大一点,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去四十多年的香港,八十多年在美国有不同的投资范围出现,就是为了满足不同的投资者需求,满足不同的风险承受程度。

  我想用一张漫画做总结,大家知道不知道刘翔旁边的人是谁?曾经有人告诉我说这是奥巴马,这张图是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找到的图,解释的是我们海外投资的目的,其实投资并不是要赌哪个赢,你说要赌刘翔在奥运会上拿一名还是旁边的鲍尔顿拿第一名?为什么不各押50%呢?2008年之前我给他们的建议还是一样的,因为2008年刘翔因为腿伤没有出赛,所以进行分散比投资单一市场的收益要好很多。

  今天的主题其实就是两方面的讯息,一方面让大家了解基金公司的产品到底有哪些分类,基金公司如何进行投资操作,如何让客户获得比较好的回报,中间是不是天天躲在家里,一边下象棋一边搞投资?另一方面是出了这么多的投资产品和投资策略,目的就是通过一个分散化的组合,让大家在两方面获得超额收益,一是通过在同一个市场取得超额回报,通过主动性的管理大家投资者的目标,二是投资者可以通过自身风险的不同组合,通过追求不同风险程度的产品来达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我今天报告的内容,谢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