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晔/文
拙劣的手段轮番上演,小老鼠们招摇过市。一场突如其来的检查,老鼠们纷纷现形,这是整肃风暴的源头?还是意外的收获?拍死小老鼠的背后,证监会还会继续捕捉更大的硕鼠吗?
这次风暴缘起一场有别于常的打击老鼠仓行动。11月5日,深圳证监局发布公告,正在对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原基金经理涂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原基金经理韩刚、刘海三人进行调查。初步发现了三人利用非公开信息进行股票操作,涉案账户的金额从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目前证监会已经立案稽查。
老鼠仓一直是资本市场的小儿科,尽管老鼠们在想尽一切招数掩盖自己的招摇,依然逃不掉突如其来的捕鼠行动。十年的基金行业,从基金黑幕到现在的大面积捕鼠,迟来的打击却是那样的令人期待。
由于涂强、韩刚、刘海等当事人可能面临刑事责任追究,成为严惩老鼠仓的里程碑事件,引发市场空前关注;更因主导这次基金业整肃行动的正是5年前操刀证券业重组的吴清,这一次证监会的捕鼠行动更值得关注。谁才是真正的硕鼠?
“老鼠仓”升级
2009年注定是基金老鼠们的厄运年,尽管“黑嘴”披上了基金经理的马甲,依然在2009年成为捕鼠行动的第一个牺牲品。2009年4月,融通基金的基金经理张野“老鼠仓”案轰动市场。也拉开了2009年基金业的捕鼠行动大幕。
张野,曾经是杭州新希望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亦即俗话说的股评家,由于个性张扬,人送一名号“股市黑嘴”。张董事长突然在某一天辞职不干了,南下做了一名基金公司的研究员。有了基金研究员的经历,张野很快就升级为融通基金的基金经理。张野一边在为基金下单,一边却在为朋友的账户下单,买入的是同样的股票。
一名21岁的小女孩浮出了水面,张野买入川化股份的时候,也用21岁的周蔷账户买入川化股份。老鼠仓的游戏穿帮了。证监会再也无法容忍张野的明目张胆。经过两个月的调查,证监会认定,2007年起至2009年2月,张野在担任融通基金的基金经理期间,利用职务便利获取融通基金的基金投资与研究信息,并操作他人控制的“周蔷”账户,采取先于融通基金旗下的有关基金买入或卖出同一股票的交易方式为他人牟取利益,其个人也从中获取好处。
曾经的股市“黑嘴”,在基金公司一番镀金后,穿上了基金经理的马甲,明目张胆地干起了违法的勾当,这是一个“黑嘴”的人生演化。最终,证监会决定取消张野的基金从业资格,没收其违法所得229.479万元,并处以400万元罚款,同时对其实施终身市场禁入。
张野的行为深深地刺激了监管者证监会,基金业不是朗朗乾坤么?怎么突然出现这么恶劣的事件?张野的罚单是基金业迄今为止的最大罚单,首次超过违法所得,终结了金融犯罪领域行政处罚金额较低的历史。
此前,2008年4月21日,证监会开出基金“老鼠仓”处罚第一单:唐建、王黎敏被取消基金从业资格,分别没收152.72万元和150.94万元的违法所得,并各处以50万元罚款。
但老鼠仓事件并未得到根本扼制。由于唐建、王黎敏乃至张野案仅受到行政处罚,市场批评是“老鼠仓”成本太低,以致屡禁不止,老鼠仓依然猖獗。
深圳证监局接到举报,深圳不少基金经理也在搞老鼠仓游戏。刚刚罚过张野的证监会决定对基金业痛下杀手。深圳证监局突然出现在景顺长城基金和长城基金的时候,老鼠仓果然存在。老鼠仓到底怎么操作的?深圳证监局却表示由于涂强、韩刚、刘海案正在调查阶段,无法披露更多细节。
捕鼠之后,到底是罚款还是刑事处罚?目前看还没有司法机关介入,证监会的行政调查依然显得是那样的苍白,现在查处的只是小老鼠。早在今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将“老鼠仓”行为认定为刑事犯罪。非常遗憾,证监会的证券犯罪侦查局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进驻侦查呢?
是法律的空白?还是另有隐情?法律是这样描述的: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也将被认定为刑事犯罪。
法律上可是明明白白,具体处罚是都要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按照犯罪情节严重程度,轻则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重则处以5-10年有期徒刑。
2009年10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将上述利用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亦即“老鼠仓”的行为,确定罪名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一个争议的问题是由于涂强、韩刚、刘海等三人的违法行为实际发生在《刑法修正案(七)》实施之前,是否应该确认触犯了法律。难道这是证券犯罪侦查局至今没有介入的原因?
整肃风暴来临
小老鼠现形了,证监会的高层急了。久未召开的基金联席会议在寒冷的北京城召开,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拍案而起:基金公司应该强化合规管理,坚决不能触犯“老鼠仓”、非公平交易、利益输送三条底线。证监会副主席刘新华更是措辞严厉:一定要严厉打击“老鼠仓”。
基金联席会上,尚福林强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基金业的生命线,是基金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任何机构和个人,都不能触犯“老鼠仓”、非公平交易和各种形式的利益输送这三条底线。11月15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刘新华在“北京国际金融论坛2009年会”上表示,今后证监会将继续强化对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市场主体的常规监管,严厉打击“老鼠仓”、非法交易和各种形式的违法案件和背信行为。
刘新华的表态无疑将老鼠仓事件升级,在中国除了基金经理买卖股票,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部、保险公司的投资部等金融机构,一样存在老鼠仓的可能。一天后,11月16日,上海证监局拟于近日对上海辖区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进行相关现场检查,检查重点或是投研人员的执业行为。
因为,目前的基金业尚处在歌舞升平的状态下,根据天相的统计,截至2009年6月30日,基金业合计管理的资产达到2.3043万亿元,相比一季度末增长了16.72%,今年上半年累计增长19%。自2008年中资产跌落2万亿元大关后,首度重新攀回2万亿元的整数关口。
基金业的情况与5年前券商的状况大相径庭。2001年起的5年大熊市,让证券行业多年积累的风险不断暴露,到2004年证监会启动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时,证券行业面临自产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随着证券市场的结构性调整和持续低迷,以南方、闽发、“德隆系”等证券公司的问题充分暴露为标志,证券行业多年累积的风险集中爆发,证券公司面临行业建立以来第一次系统性危机。
据当时的摸底核查,2004年全证券公司行业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缺口640亿元,违规资产管理1853亿元,挪用经纪客户债券134亿元,股东占款195亿元;超比例持股99只,账外经营1050亿元;84家公司存在1648亿元流动性缺口,其中34家公司的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 当时整肃券商的一个核心人物就是风险处置办主任吴清。
2009年3月证监会进行人事调整,基金监管部应该是变化最大的一个部门,分管的副主席变更为姚刚,原风险处置办主任吴清调任基金部主任。上任伊始,吴清表达了其对老鼠仓的态度,“老鼠仓行为是监管部门最不能容忍的,发现一起就严厉打击一起,决不手软。”
在调职基金部主任前,吴清在证监会从事证券公司监管颇有年头,在机构部担任过副主任、主任,一直和证券公司打交道。2004年由于证券公司出现系统性风险,风险办应危而生。2005年,吴清从机构部主任改任风险办主任,专事问题券商的风险处置。这一次吴清掀起的基金整肃风暴,无论从尚福林还是刘新华的表态,以及各地证监局的行动看,证监会的整肃风暴还将进一步升级,打击硕鼠的行动也将进一步展开。
斩断基金违规后路
十年基金业,相当的稚嫩,可是基金的发展却伴随着黑幕、违规、违法一系列刺眼的字眼,老鼠仓的手法甚至小儿科得很。在坎坷的10年之中,证监会的捕鼠行动,将基金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历史的转折口,基金业下一步怎么走?
1991年10月,在中国证券市场刚刚起步时,深圳南山风险投资基金成为第一批投资基金。截至1997年10月,全国投资基金超过70只,募集资金66亿元。1997年11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标志着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规范发展阶段。该暂行办法对证券投资基金的设立、募集与交易,基金托管人、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持有人的权利和义务,投资运作与管理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范。
然而,两年后,2000年两份报告揭穿了潜藏于基金业的谎言。
揭穿谎言的,是一个叫赵瑜纲的人。作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监察部的研究人员,赵瑜纲为了对基金管理的现状做一个例行调研,便以1999年8月9日到2000年4月28日作为区间,对中国10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22个证券投资基金进行了追踪,并将它们在上海证券市场上大宗股票交易的汇总记录细致分析,“对倒”制造虚假成交量,倒仓进行坐庄黑幕昭然若揭,基金黑幕令业界哗然。
基金黑幕事件后,基金行业伴随着“老鼠仓”、利益输送、风险控制缺位等问题层出不穷。2006年,有“中国开放式基金第一人”之称的华安基金原总裁韩方河被捕,据称其利用所管理基金在高点接盘海欣股份股权,帮助张荣坤成功退出。张荣坤是上海社保案的核心人物。
韩方河可以说将基金老鼠仓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虽然庄家张荣坤不是提前买入股票,可是韩方河确实是在自己亏损的状态下,低价将筹码转给张荣坤的。在这个过程之中,上市公司扮演了资金血库的身份。上市公司董事长为了谋求私利,将大量的资金提供给张荣坤,张荣坤在跟韩方河对倒的过程之中,上市公司释放利好消息配合。加上黑嘴的鼓吹,海欣股份股价扶摇直上。
如果说基金、庄家、上市公司三方结成了老鼠仓,甚至构建成坐庄的堡垒危害小股东、基民以及国家利益的话,南方系基金涉嫌利益输送则是更加地赤裸裸。以福耀玻璃这只股票为例,2007年南方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南方高增和南方绩优两只基金存在明显的反向交易行为,其中南方绩优基金增仓527.09万股,南方高增基金减仓430万股。
同样是2007年,上投摩根“老鼠仓”和“上电转债门”的发生,暴露了行业发展太快而出现的部分管理失控现象,也给中国基金行业监管体系敲响了警钟。2007年4月,上投摩根“老鼠仓”事件暴露,原上投摩根成长先锋基金经理唐建因涉嫌内幕交易受到证监会查处;8月中旬,3家基金公司旗下的5只基金因未能及时转股或卖出所持有的上电转债而被上市公司强制赎回,造成直接损失2200万元,被业界称为“低级错误”。
老鼠仓事件爆发后,基金公司都站出来纷纷推脱责任。公司没有关系吗?至少负有监管失控责任,作为基金管理人,有义务看好委托人的资金,即使老鼠仓不损害基民的利益,也不能容忍令基金业蒙羞的老鼠仓存在。证监会在捕鼠之后,对基金公司却没有任何的重罚,那样一来基金公司自然也就没有修复失控的动力。假使一旦出现违法违规,即使是基金经理个人原因,如能追究基金公司的连带责任,失控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小。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基金经理一旦出事,他们有更好的后路。在欧美股市,一旦出现经理人做老鼠仓,司法机关介入之后,巨额的罚款,导致经理人根本没有机会去做私募一类。因为现在对私募没有任何的监管以及门槛,也就更大地刺激了老鼠仓的活跃。通过老鼠仓可以赚取大笔的后路资金,冒险是值得的。有专家甚至提出,将基金经理的信用跟所有的银行、就业、消费等挂钩,加大违规成本,掐断他们违规的后路,自然会降低基金业的违法违规风险,这样一来对监管者的智慧要求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