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季报怪状:大基金逢年初瘦身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4日 07:23  东方早报

  对于首季基金公司的“大减小增”,基民称“看不懂”

  东方早报记者 肖莉 

  一些大基金公司规模不增反减,一些小基金公司规模不减反增,这是已披露的基金一季报中反映出来的奇特现象。

  固定收益产品“施法”

  已披露的基金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管理规模超过800亿份额的八大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份额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缩水;与此同时,一些小基金公司包括国联安、新世纪、益民、华富、摩根士丹利华鑫等,却出现管理基金份额增加的情况。

  此前,基金行业中各家基金公司的规模参差不齐。大基金公司的管理资产可以超过2000亿元,而一些小公司还停留在50亿元以内。

  特别是2008年以来,大基金公司凭借在牛市积累起来的优势,良性循环,持续扩张;而小基金公司却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竞争环境。

  业内人士猜测,由于现行基金规模排名是按照基金资产或资金份额,而不是按照折算后管理费收入,所以个别大基金公司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在年末会有所增长,但到了来年一季度,“帮忙”的货币市场基金被“挤出水分”,部分大基金公司的规模因而明显缩水。

  小基金公司大翻身

  从统计来看,“大减小增”的缘由确实在于固定收益类基金产品“施法”。今年一季度,小基金公司的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规模在增长,而大基金公司同类型产品的基金规模在萎缩。

  货币市场基金方面,一季度末,未出现净赎回的货币市场基金仅10只左右。其中包括摩根士丹利华鑫货币、融通货币、华富货币等。晨星数据显示,这些基金在今年一季度的回报均位于前1/4之列。

  规模和业绩正相关的联动规律也再次得到验证。此前这一规律被大基金公司屡试不爽,一些小公司虽然也偶有业绩异军突起的情形,但是由于持续时间较短,导致规模和业绩反而形成反比,因而更容易被持有人赎回。

  但今年一季度一些小基金公司产品的持续良好表现,让其滚雪球效应愈加明显。

  股票基金方面,金鹰中小盘基金一季度净申购比例超过200%,堪称小基金公司偏股型基金投资能力的大翻身。晨星数据显示,在股票型基金和基金配置型基金综合比较中,该基金今年以来回报排名前五。

  债券型基金方面,一季度内,华富收益增强债券型基金规模翻倍。晨星数据显示,该基金今年以来业绩排名始终位居首位。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