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平衡型基金
24只老平衡型基金的年平均净值损失幅度为42.75%,全体基金的净值损失,幅度介于24%至60%之间,即不同基金之间的净值损失幅度大小相差一倍以上。华夏回报、博时平衡配置、招商平衡是3只净值损失幅度在30%以内的基金;另外,有5只基金的净值损失幅度超过了50%。平衡型基金的这种业绩情况表明,很多基金公司并没有管理好平衡型基金,行业中在偏股型基金上所犯的错误,在平衡型基金上有更加突出的表现,少数风格激进的平衡型基金,全年的投资运作方式与股票型基金几乎没有差别。
由于二级分类上的特殊处理,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把2008年成立的混合型新基金全部放在了平衡型基金中,让此类基金的数量规模增加了18只,几乎就是原有规模的一倍。由于策略灵活,且一切都是从头开始,部分次新基金成立以来获得了较好的收益。万家双引擎、信达澳银精华灵活配置分别成立与六月底和七月底,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均超过了4%,不仅在平衡型基金当中领先,而且还是全体以股票市场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开放式基金中今年以来获取收益最多的基金。在这两只基金的后面,还有华夏策略精选、汇添富蓝筹稳健等基金也获得了较好的收益。总之,在次新的平衡型基金中,有半数基金的净值没有损失。
关于平衡型基金,在基金行业内部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有的基金经理说,他的职责就是自下而上地精选个股,长期投资,不做大类资产配置。有基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说,他们设计出不同类型的基金,就是让投资者自己去选择合适的基金进行投资,基金公司没有选时的职责。有些基金从业人员,至今依然不知道国家规定的股票基金与混合基金的基本区别。上述种种情况,都会对他们的管理行为、投资业绩等产生影响。
三、以债券市场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开放式基金;获得了意外的发展良机
债券市场在2008年意外地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国际金融风暴及其对于中国的影响、中国国内货币政策的松动、中国国内对于发展债券市场的政策支持、股票市场行情的低迷,等等。在此背景下,债券市场行情涨势良好,以沪市国债指数、企债指数为例,它们的年度涨幅分别为9.41%和17.1%,这样的涨势对于债券市场来说是一个毫无疑问的牛市,绝大多数以债券市场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在此过程中获益非浅。
(一)偏债型基金
偏债型基金虽然属于以债券市场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类别,但其对于债券的投资比例不受“80%”这个最低比例的限制。这个二级细分之后的基金类别是一个小类别,仅有8只基金,很多基金公司对于这类产品不屑一顾。2008年,这类基金的绩效差别巨大,申万巴黎配置以8.8%的净值损失位列此类基金的最佳绩效表现榜首,很好地诠释了此类基金应该具有的风险与收益特征;而绩效垫底的那只基金,全年的净值损失幅度为51.99%,让很多股票型基金都难以望其项背,该基金的投资运作方式似乎一直是在坚守着“60%”这个股票型基金的资产配置基本要求,其投资理念、管理方式等均比较难以理解。
(二)债券型基金
2008年,基础市场的牛市行情背景让债券型基金在规模、在业绩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年内成立的新基金数量超过了以往历年成立数量的总和,债券型基金的数量出现了几何式的增长,债券型基金即将成为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基金研究中心开放式基金二级分类项目下的第二大基金类别(不以份额分类为准)。
2008年,债券型基金的年平均净值增长率为6.52%,78只基金的净值增长,2只基金的净值未变,3只基金的净值折损。中信稳定双利、国泰金龙、华夏债券等基金的收益领先。绩效表现良好的基金主要是一级债基(只可以投资股票一级市场的非纯债型债券基金)、纯债基金,净值增长率较低的基金和净值折损的基金主要是二级债基(可以投资股票二级市场的非纯债型债券基金)。
由于年内成立的次新基金的数量超过了老基金,且债券型基金的建仓速度较快,绝大多数次新基金都及时赶上了债券市场在2008下半年的牛市行情主升浪。债券型基金中有18只基金的年净值增长率超过了10%,其中便有10只是次新基金,交银施罗德增利、建信稳定增利、中信稳健收益、广发增强、工银瑞信添利等就是次新基金当中的佼佼者。
(三)货币市场基金
由于央票发行渐缓渐止、利率市场进入降息周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债券市场行情良好,不仅使得长端、中端方面获益,短端方面同样受益非浅。货币市场基金因此在2008年度继续具有良好的绩效表现,年平均净值增长率为3.52%,全体基金的净值增长,这是全市场唯一一个绩效全红的基金类别。中信现金优势、嘉实货币、博时现金收益、长信利息收益、万家货币、海富通货币、工银瑞信货币、华夏现金增利这8只基金的年净值增长率超过了4%,总体收益情况高于大降息之前的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收益水平,绩效表现良好。货币市场基金作为一种良好的流动性储备品种,将会在熊市行情中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
四、QDII类基金产品:发展进入停滞状态
截止2008年末,市场上有9只QDII类基金产品在运作。2007年成立的4只老QDII,在2008年的平均净值损失幅度为48.09%。2008成立的次新QDII类基金产品同样不理想:1只2月份成立的QDII,净值损失幅度超过了44%;2只5月份成立的QDII,净值损失幅度都刚好超过了27%;最晚成立的2只QDII,净值损失幅度都只超过了2%。此处之所以把2007年成立的QDII合并统计,是因为它们当初的建仓速度都很快。从最初的一致性快速建仓,到今年的净值损失幅度呈阶梯状整齐排列,这些出自于不同公司的QDII类基金产品仿佛在被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让中国的QDII类基金产品先驱投资者切切实实交出了一大笔昂贵的“学费”。
仅仅过了一年不到的时间,QDII类基金产品的发展状况就从一个阶段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当年的抢购配售,到现在的暂停发行,造成这种状况的表面原因、首要原因就在于业绩。2008年9月份以后,从银行到基金公司,都不约而同地停止了发行新QDII,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行为,是保护中国投资者的重要举措。走出国门去做投资,不是一件简单的、浪漫的事情,需要慎重对待,这不仅仅是因为有了此次的国际金融风暴,即使没有,也应该如此。现在看来,此次金融风暴只是让本该发生的事情提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