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大宗交易平台绝对主角
虽然对二级市场交易已逐渐冷淡,QFII却在今年开辟了另一片新战场,那就是大宗交易平台。QFII不但已成大宗交易的绝对主角,而且大宗交易也成了QFII交易策略的重要模式。
在“大小非可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减持”的新政出台之前,在国际金融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这个公认的QFII席位上,涉及A股的大宗交易就有22笔,占到同期大宗交易笔数的70%,涉及金额近7亿元。
“大小非减持新政”公布之后,QFII在大宗交易平台出现的频率更高。据上交所大宗交易平台记录显示,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席位在7月14、15日两天一共出现11笔大宗交易,总成交金额达到2.75亿元。卖出的席位皆是瑞银证券总部,卖出股票涉及白云机场、日照港、海油工程、福耀玻璃等11只二线蓝筹股。而据深交所大宗交易平台记录显示,中金公司交易单元也发生了6单大宗交易,总成交额达2.72亿元,涉及万科A、金融街等6只蓝筹股。不过,由于奥运行情落空,外围市场突然暴跌,年中的大宗交易并未给QFII带来较好收成。
国家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出台之前,也即是11月份的6日和7日,沪市大宗交易平台发生QFII密集大宗交易情形。两天中,以瑞银和中金淮海中路营业部席位为对手发生的大宗交易笔数高达39笔,交易对象包括中国平安、交行、工行、中信证券、中国人寿、中石油、中石化等众多权重股,涉及金额高达8.58亿元;随后的11日至13日,QFII席位净卖出中信证券逾3亿元,中国平安逾2亿元,中国人寿近1亿元,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净卖出共逾1.5亿元。
12月份以来,发生在QFII席位上的大宗交易又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据上交所粗略统计,从12月1日到上周五,一共发生了333笔大宗交易,而发生在中金淮海中路营业部席位上的交易笔数就高达233笔,涉及金额逾56亿元,涉及个股多属沪深300成份股。不过,熊市当前,这一模式能带来多大收益,实难预料。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