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揭开5大高仓位基金被套之谜 (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 07:21  理财周报

  与前面三家基金公司成立时间较短不同,东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在去年的大牛市中,公司旗下唯一一只股票型基金东方精选基金依靠“赌题材股+坚持做多”的投资风格,与中邮基金一道成为牛市黑马,2007年全年的收益率高达168.83%。然而,2008年市场虽由牛转熊,但东方精选在去年市场高位见顶以来依然选择了逆市做多,保持其激进大胆的投资风格,依旧做多,在熊市中风险暴露得淋漓尽致。

  截至三季末,该基金仓位依然高达89.5%。东方精选咽下了逆市做多的苦果,今年以来,东方精选净值亏损已高达63.8%。

  业绩证明,“高仓位逆市做多”已成东方系基金的风格特点,该公司旗下今年新发的偏股型基金东方策略一改新基金建仓缓慢风格,成立运作一个季度即将仓位调至74.8%,使得东方系基金平均仓位高达85.61%。

  然而同时高仓位做多的策略下,东方精选和东方策略这两只基金的业绩表现却反差强烈。三季报显示,东方精选三季度净值亏损达18.88%,而东方策略成长净值亏损仅为6.64%,两者业绩相去甚远。其中,东方策略成长三季度净值增长率为-6.64%,超过业绩比较基准6.41个百分点,在三季度股票基金业绩中排名靠前。

  从资产配置来看,与东方精选嗜赌题材股、较为激进的选股策略相比,东方策略的投资风格则更偏稳健。

  对于东方策略成长业绩领先的原因,业内人士分析后指出,东方策略成长在6月底、7月初的反弹行情中迅速建仓,以及所选行业在三季度中表现抗跌是其三季度亏损较小的主要原因,但其秉承的东方系基金“高仓位做多”的激进投资策略使得后者仍令人堪忧。

  三季报中,东方精选做多信心坚定:“A股市场跌破2000点是对经济减速预期的过度反应,股票估值具有明显的吸引力,部分优质蓝筹股出现低估。因此,本基金将保持较高仓位,以时间换空间,争取为投资者获得满意的回报。”

  可以预见,不管后市如何,东方系基金都将保持高仓位运作的投资风格。

  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疑似超配

  金融行业配置比例竟高达40.30%

  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也是乐于保持高仓位的基金公司,公司旗下共有4只偏股型基金,但整体平均仓位高达79.48%,自去年股市高位下跌以来,虽然光大系基金股票仓位不断下调,但是幅度非常有限,三季度其整体仍然保持了80%的股票仓位,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股票仓位高达90.65%,光大保德信红利和光大保德信新增长的股票仓位也在85%以上,股指的持续调整并没有降低他们投资股票的热情,高仓位拖累公司整体业绩表现不如人意。

  光大保德信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总监袁宏隆对记者表示:“因为对市场的未来发展抱持相对乐观的态度,所以我们的股票型基金配置相对较高的股票仓位。”

  在刚刚过去的三季度中,该基金公司增仓最多的为机械设备、医药生物制品、信息技术业,减持最多的为金融保险、采掘、石油化学行业,从这点来看,其向防御转变的思路比较明显,在重仓股方面,工商银行青岛海尔中国石化苏宁电器中国联通是其增持的重点,建设银行万科A中海发展中信国安浦发银行是减持数量最多的股票,对估值被严重打压和一些热点是其增持的原因。

  从基金契约来看,公司旗下仓位最高的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基金是一只为牛市而生的基金,根据契约规定,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的股票基准仓位为90%,其允许上下浮动范围为5%。也就是说,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的股票持仓范围为85%—95%。

  行业配置方面,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基金钟爱金融股,三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中共有8只金融股(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工商银行、民生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深发展A、华夏银行),行业配置比例高达40.30%,集中度之高在基金业内也比较少见。

  在最新的四季度展望中,该基金基金经理袁宏隆袁表示:“鉴于绝对估值水平的低估值状况,而我们面临的经济运行态势是增速减缓,但是大经济体的真实需求仍将逐步提升,在稳定增长的经济增速下,选股的超额收益将体现,行业配置的贡献将下降,我们将在保持基础仓位的行业配置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开始强化选股的贡献。”

  言语中,袁仍认为通过自身积极选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高仓位带来的系统风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