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8年基金投资者服务巡讲武汉专场实录(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4日 11:10  新浪财经

  主持人:谢谢鲁力先生,2008年对大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但是这个数字的背后却隐含着很多令人担忧的事情,股市的暴跌,楼市的低迷,物价的浮动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我们如何面对金融风暴,如何理财?我们的()高潮生先生会为大家进行讲解。高潮生,具有近20年华尔街工作经验,目前为英国施罗德投资公司中国总裁,有请高潮生先生。

  高潮生: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刚才鲁总已经跟大家介绍了一下投资保本的策略,那么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近年以来国际金融风暴的情况。无论在中国股市还是全球市场,今年是一个令人惨不忍睹的一年,为什么会这样?次贷风波本来从去年5月份开始,没有人会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金融危机,但是没有人会想到会演变到今天这个情况,而且未来仍然不容乐观。次贷危机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为什么会演变成今天这个局面,以及我们对它未来的预期,非常感谢今天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析一下。

  那么首先谈一下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本身在14个月之前爆发的时候大家认为是一个美国市场的事情,第二认为只是房贷引起的,那么次贷占美国整个房屋贷款12%,应该说比例很小,所以当它刚开始爆发的时候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房地产市场总是涨涨跌跌,但是为什么在22%的房屋价格下跌的过程中并没有引起像今天这么大的风波呢?这一点是很多人在反思的问题。紧接着这场金融风暴可能很多人担心会进一步引发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首先我给大家谈一下什么叫“房屋抵押贷款”,实际上这点东西首先要讲一个金融,金融就是资本的融合和融汇,从金融的角度讲有两类人会关注,第一类人是缺钱的人,他需要钱,需要融资。可能为了生产,为了买房子,为了各种原因,就是说他有融资的需求;第二类是手中有钱的,需要增值的,但是他有融资的要求,金融就是把这两类人结合在一起,为他们搭建一个桥梁,让手里有钱的这部分人把钱传送到需要钱的人手里,这样融资的人满足了融资的要求,筹资的人满足了筹资的要求,房屋贷款是一样的,房屋贷款来讲,需要钱的人是为了买房子,还有一部分人手里有钱,他需要把钱贷出去通过房屋贷款的形式使自己的投资增值,但是传统的方式是这样的,为什么这么讲呢?现在这张图告诉大家,储蓄人把钱放在银行,银行给他利息,需要放贷的人找银行,银行把钱贷给他,银行是在投资人和借贷人之间唯一的渠道,那么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方式,那么这种传统的方式实际上在现代的金融社会上是有很多局限性的,这也是中国为什么考虑到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开放的原因,传统模式具体来讲主要问题是银行是放贷的唯一渠道,也就是说,二者之间找银行之外没有其他的另外的方案,第二,增加了银行体系的风险,为什么呢?因为从目前情况来讲,所有的贷款都是投资与银行,都是来自于银行,如果房地产市场下跌,导致了这个贷款还不起或者断供现象,直接威胁到谁?威胁到了银行。银行是国家金融系统核心,如果银行系统受到威胁,对整个国民经济应该都是一个负面的消息。

  第二个因素是什么呢?也就是说,贷款人和投资人之间没有其他的桥梁,也就是说银行给你的存款利息是多少就是多少,这种情况来讲就是说从贷款人到投资人之间没有更多的桥梁,另外它有违于金融市场的本质,两者之间没有更多的选择,使投资人得到更多的汇报。再一个就是他没有证券化的产品,他通过除了银行贷款的形式没有通过证券化的形式完成金融化的过程,在60年代的末期的时候,美国开始做了一项改革,这种改革实际上从40年代就有了,但是从60年代才得到更大的发展,就是房屋抵押贷款。这个流程和刚才说的银行就不太一样了,没钱的人依然要贷款,但是他要找房贷公司贷款,这个钱不是他的。房贷公司通过政府机构给买房的人贷款,( 两美)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发行债券,投资人买债券,两美得到了现金,把现金给房贷公司,房贷公司最后再贷给买房者,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其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是两美,因为它实现了一个证券化的过程,这个时候贷款人可以继续向银行作为房屋抵押贷款,同时多了一个渠道,它可以通过房贷公司统过两美的形式取得贷款,这可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创新。2002年之后,美国进入了一个低利率的时代,那么大家都知道2000年高科技股市破灭之后,当时美国的(英文)已经跌了25%,还有一个就是美国的911事件,对美国经济都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这个时候美联储采用的是低息的手段,在1%的水平上持续了整整一年,从2006年到2007年,这个过程中对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和整个的金融市场产生了一个新的冲击,什么冲击呢?

  第一,因为利率很低,使很多贷不起房贷的人可以买的起房了,第二个超低的利率使投资人面对挑战,因为大家都知道,在市场上有些人可能买股票,可能有些人可能从资产配置角度来讲它只买债券,但是债券利率这么低,你说在1%的情况下,怎么使得债券投资得到比较好的汇报呢?这个时候只有一种办法,我现在回顾起来就叫金融创新,就是创造出一些新的利率比较高的债券,包括什么?包括后来给大家带来问题的我们讲CDO,或者CDS,那么稍候我会提到这些词。同时呢,低利率促使了一种“三无投资人”现象出现,“三无”就是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也没有资产,那么按照传统的观念这三种人是不具备贷款条件的,也就是说你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也没有自己的资产,那么银行凭什么要贷给你钱呢?这个时候出现的问题就是说,因为房屋的价格在不断的上涨,银行就想,虽然你还不起,但是你的房子在我手里,房价又在不断的上涨,你还不起的时候我就可以把房子拿去卖掉,得到的汇报会更多,这样房屋价格不断的上涨导致大家不会担心他们还不起贷款,反正你的房子还在我的手里。最后结果就刺激了一些投资的创新,这些很多的衍生性产品,包括高杠杆的衍生性产品就都出现了。我大概讲一下CDO无是什么东西?比如说刚才说到的房屋贷款,比如说贷给张三,贷给李四,现在CDO就是把很多的贷款重新整合在一起,重新打包,把它分成不同的等级之后再卖出去,实际上是做一件事,就是房屋抵押贷款本来是分级别的,分级别以后就是根据它投资风险不一样,有些机构只能买风险比较低的,现在它把所有的房屋贷款重新打包之后,重新分级之后,很多本来规定只能买最高等级之后可以买一个新的系统,就是本来它不能买的系统它也可以去买了,对于放贷来讲它钱更多了,实际上风险是隐含在里面的。你说现在问题在哪儿?本身它的原材料不好,商品就不会是好的,所以你根本不知道你的风险是多高,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能指着你的风险投资能够满足你的要求。这个过程大家可以看出来,就是房贷人通过房屋抵押贷款找到证券公司,但是中间加入了一个投资银行,这次为什么投资银行受的打击特别大呢?从传统来讲本来没有他们什么事,但是呢,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他们为了提高自己的收益,它必然卷入到CDO和CDS,并且用到高位的杠杆,这样从02-07年来说,投资银行从这个里面赚了很多的钱,CDS实际上就是一个保险,就是说如果别人还不起钱,那么保险公司替你还,那么银行就变得毫无后顾之忧了,次贷唯一的风险就是别人还不起,但是这个时候我不怕了,你什么时候卖掉房子你的贷款肯定能全部拿回来,这就使次贷的数目越来越大。

  那么整个过程结果就使得CDO和CDS这两个在美国市场造成的影响就越来越大,那么这个是CDO的发展,你可以看出来在90年代末期很好,但是到06年的时候发展越来越快,但是很多人在讲,这个过程当中政府监管是不是出现缺失?第一个方面政府是有责任的,为什么呢?因为衍生产品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时候越来越复杂,导致所有最聪明、最精明的人都到投资行业去了,创造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复杂了,监管层根本看不懂,但是政府部门的收入是和投资公司是差好几个数量级的,所以他也很难找到优异的人才来帮他做这个事情。还有一个问题,比如说双方都是很好的交易,他们要做互换的交易,你怎么监管?就像你到菜市场买条鱼,你需要去找金融部门监管吗?不可能。所以上百万的合约是不可能都像美国政府报告的,这样就造成了真正的风险是多少,根本没有人知道。所以从目前来讲衍生产品发展非常快,但是到现在来讲仍然没有一个最妥善的办法来监管,因为这种场外交易确实很难得到监管。这个图片可以看出来,信用衍生品在急速发展,大家想到巴非特的一句话,就是说衍生产品就是大规模杀伤性金融武器,这个趋势实际上在美国过去几年发展非常快的,银行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从1980年的10%变为07年的56%,特殊投资部门(SIV)大量涌现,很多人都钻这个空子,现在美国财政部也好,还是美联储也好,就是把这些人叫到一起,问他们你们会亏多少钱?他们都不知道。因为到目前金融风暴都没有完,还有债务担保证券(CDO),信用违约掉期(CDS),CDS从90年的4000亿美元上升到了08年的62万亿美元。场外交易从去年年底也好,美国财政部找到花旗银行,说次贷危机现在非常严重,你能不能告诉我你大概会亏多少钱?这些银行跟美联储讲,我没有办法告诉你,因为我是和1000个投资人做的场外交易,我亏多少钱取决于我交易的1000个人当中有多少人破产,那你一个一个去问啊?那么它去问,那么那些人又说他们亏不亏本取决于我的下家,那么下家下面还有下家,最后就变成一个链条,90年代的时候中国碰到一个什么问题?叫“三角债”,那么华尔街现在是“百角债,千角债”,最后没有办法,美联储就说你能不能告诉我最坏的情况,你可能会亏多少?这个可以算出来,因为最坏的情况就是那1000家交易对手全部破产了,大概是63万亿元美元,这是什么样的数字呢?就是美国2000年GDP的4.5倍,是全世界GDP的1.25倍,是全世界所有财富的65%,这个数字出来以后大家就说不要想了,如果这样情况真的出现,全世界都玩完了,所以呢,最后就觉得这个办法是没法考虑的,这种情况一旦出现,我们是没有任何办法来应对的,所以为什么到今天来说,最坏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但是到底会多坏也没有人知道。

  雷曼兄弟今年倒闭了,这个大家都知道,就是因为上面说的这个原因,美国政府曾经说过,如果能够选择是不会愿意让雷曼兄弟倒闭的,因为雷曼兄弟一倒闭引起了非常严重的影响。雷曼兄弟的CEO在国会作证的时候,会说我在入土之前都会苦思冥想,为什么雷曼兄弟是美国政府唯一不救的公司。大家可以想像出来,房价再涨能涨到什么程度呢?涨到一定程度一定会下滑的,美国的放贷下滑是随着2005年开始的,从1%连续升了15次,升到2.75%的时候那个时候房价不再上涨了,再随着继续升息房价开始下跌了,房价下跌整个趋势就开始变得越来越糟糕,这个时候次贷危机就从去年开始大规模爆发了。这个图表显示的是今年美国金融市场,全球金融市场变化的趋势,整个最上面一条是上面的债券,下面是主要的版块,美国发达市场,新兴的市场,都跌了45%以上,并且新兴的跌得最惨。08年以来表现最差的股市就是冰岛,估价暴跌了90%以上,非常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什么呢?每年一些媒体会做一个全球幸福指数的排行榜,就是说哪个国家的国民会觉得自己最幸福,可能有的在座的听众可能注意到,2007年全球幸福指数排名最高的国家就是——冰岛,为什么?很简单,07年次贷危机之前他们的国民收益非常不错,但是次贷危机突然爆发,就是资金链条可能断掉,一旦断掉,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新发的债券没人买,旧的又该还了,这个时候从国家的层面来讲,国家的破产。但是今年有没有上涨的股市呢?今年表现最好的股市是加纳,上涨了64%,但是加纳的股市每天的成交量是100万美金,你要买的话一定得有胆量,还有剩下的都是一些非洲的国家,这些市场肯定跟全球市场没有什么太高的关联度,但是这种上涨绝不意味着它对全球投资人而言是一个投资良机,因为投资除了它上涨下跌之外还有它的流动性,是否你具有流动性,当你想卖的时候是否有买家来接盘。这个图表是显示这次次贷危机前后美国一些最大的,包括全球最大的一些金融机构它的资产的缩水情况,现在是非常厉害的。

  那么部分银行2007年以来减记就是因为它亏损了多少钱,或者是它已经亏损的,或者是叫浮亏,这一点来讲是非常厉害的,现在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就是下一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作为中国人来讲,中国人更担心美国的次贷危机会不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发展?那么实际上1933年和1929年的金融风波应该和今年有一些相似之处,都是从股市泡沫引起的,1929年美国股市泡沫破灭之后,经过了25年才回到了1929年的水平,并且不仅如此,1929年股市泡沫以后美国政府采取的是一种不管的方针,也就是说市场应该让它自己运行,肇事者应该责任自负,客观的结果使金融风暴迅速向实体经济破散,最后使美国从31年一直到33年这几年是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今年同样发生了金融风暴,它是否会成为1933年的再现?如果真的有,如果这种趋势会蔓延的话,那么全球无一幸免,所以大家更关心的是美国的一条金融风暴是否会向实体经济扩散,但实际上你可以看出来今天的情况和1933年有很大的不同,这些来讲可以说是值得人们欣慰的地方,这些数字无论是GDP,工业产值,失业率,还是银行倒闭的数目,美国今天倒闭了不过13、14家,而1933年美国倒闭的银行有上千家,所以今天来讲最根本的不同就是政府在这次当中所扮演的一个角色。

  那么下面我可能想讲几个大家更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说全球金融市场究竟会想什么方向发展?次贷危机为什么能够蔓延到全球市场呢?这次是一次非常典型的“蝴蝶效应”。为什么全球的市场股市,包括香港,包括日本,包括欧洲,为什么都会跟着美国下跌?道理很简单,因为美国金融市场的力量太强,它在全球的各个角落都有它的身影,那你说能不能讲得具体一些呢?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就是说,中国人讲话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什么意思呢?你去问一下新兴市场也好,海外的也好,从02年进入谷底之后会有如此强劲的反弹?它可以告诉你是因为美国投资者在全球所有的市场上都注入了庞大的资金额,这就促使了它的上涨,但是一旦他们决定迅速的抽回这个资金额以后会怎么样呢?所有的市场都会下跌,它们为什么要抽回这个现金呢?非常简单。在现在的市场上,就是“现金为王”。从银行的角度来讲,现在银行不愿意贷款,很简单,你不是跟我讲,我现在问你,后面还有多少人会垮啊?如果还有人垮,他会给我们带来多少损失呢?

  第二个原因,如果储蓄者发现了恐慌,来挤兑,来找我要钱,我得给他啊,我不能说没有钱啊,所以呢,这种最坏的情况,挤兑的现象也有可能发生,银行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现金都留存在这里,等着未来窟窿出现的时候再去填补。你现在不往外贷款了,你作为银行怎么盈利呢?银行的回答非常简单,我连命都快没了,我还考虑盈利吗?我要先活下去,所以呢,在这种情况,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怎么筹措现金呢?华尔街高管把各个国家的负责人纷纷招到总部开会,说现在我们公司发生了重大的危机,就是筹措现金,张三说,我在新兴市场买了股票了,卖,李四说我在某某买了地,卖!只要还能换成现金的东西统统卖掉。美林是怎么筹措现金的呢?它把360亿美元卖掉,可是市场上没有人买啊。最后美林在9月初的时候成功的把这360亿次级贷款卖出去了,卖了6亿,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样一场流动性危机使得美国当初资本流出的时候成就了很多境外市场的繁荣,但是当它一旦控制不住的时候就会出现新的危机。

  全球金融风暴到底过去了没有?答案是否。所以从目前来讲,应该说大家仍然在观望,观望有多少企业合约会违约,直到这批次贷全都到期的时候就会结束,现在的情况是你的对手交易,他赚了,他就会逼着你付现金,而你赚的时候你是不是也该找他要现金呢?但是你发现他倒闭了,所以必须等这些合约到期,到那个时候整个最坏的情况出现,亏损会非常大。

  那么第三个,金融风暴会影响到实体经济吗?如果他要影响到中国,中国的经济的话,那么有一条,美国金融风暴肯定会影响美国自身的实体经济,那么金融风暴为什么会影响到实体经济呢?那么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我已经讲了,现在的情况银行都不愿意往外贷款,现金为王,大家都在筹措现金,我先渡过这关,再考虑盈利。但现在商品生产有一个共同的生产,叫“生产在先,销售在后;花钱在先,销售在后”。第一个你要买设备,原材料,还有支付工人的工资,这个钱从哪来?必须依靠一个融资渠道,融资渠道是靠什么呢?是靠别人借钱给你,别人相信你一定还得起才会借你,现在就美国来讲,融资渠道就是五个,银行,股票,PE,风险投资,债券,现在债券你别想发了,通用汽车,通用电信都不行了,股票你更不要想发行了,PE也好,还是风险投资也好,现在应该说惨不忍睹,最后只有靠银行了。银行如果现在也不往外借贷的话,就真的不行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你如果不管它,金融风暴一定会通过这个传导机制影响到实体经济,最后只好倒闭。第二个渠道就是,在美国三分之二的GDP是消费,那么消费的时候很多人是用信用卡消费的,但是在这样的混乱的情况下,信用公司就把愿意贷款了,不愿意提高你的信用度,那么生产的产品会出现库存积压,这样两种商品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恶性循环。这个时候只有政府出面,给银行做担保,促使银行贷款,但是贷款贷给谁,贷多少,这需要一个评估系统,而政府从来没有做过这种事,而银行都会有自己的一套系统,知道我该给谁贷,所以政府绝对不可能直接把贷款贷给企业,必须要通过银行这种渠道,所以现在政府要做的事情就是树立信心,所以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会是什么情况,大家都在拭目以待,只要美国的金融风暴影响到实体经济,最终肯定会影响到全球经济,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不甚乐观的消息。

  另外,市场出现了积极信号吗?三周前有一个叫20国集团,包括中国,包括巴西,还包括七个最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在美国华盛顿开了一个会,要最尽最大的努力对付金融危机,那么很多人解读说,他们只达成了共识,没见他们做什么事啊,像一个空头支票一样。实际上一个共识非常重要的,1929年的股市崩盘之所以会引发那么严重的经济衰退,就是因为当时政府不干预,而现在的情况来讲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不仅美国政府在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把20个国家联合在一起,让他们共同在做,做什么样的东西呢?做两个决定,第一个,对于国内情况,达成一个什么共识呢?如果你的国家有银行破产倒闭,政府一定要出手相救,绝对不能看着它倒闭;第二,在国际市场上,如果出现像冰岛,出现像后来的乌克兰,白俄罗斯那样逼债的情况,最终只能导致全球破产,怎么办呢?你要知道它现在的危机是短暂的,你放它一马,不要再这个缝上逼人太甚,大家一定要达成这个共识,大家都知道1929年政府不干预,使美国经济出现下滑,因为当时美国的总统是胡佛,他是共和党的,当时从美国高层来讲都信奉了一种原市场教旨主义。直到后来罗斯福上台,采取了政府干预的政策,但是后来时间长了以后又造成了美国经济滞胀,又需要解禁,直到现在为止,政府干预又少了,大家应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政府绝对不能什么都管,也绝对不能什么都不管,问题在于政府到底要管什么?这是所有的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从目前来讲,还有一个积极信号,就是除了政府在积极干预,给市场一个信心之外,就是美国股市几乎每天都是2%,3%的涨幅,这说明有一股新兴的力量进入了,市场已经出现了看涨的力量,这对整个金融市场应该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这个金融危机到底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应该说为时过早,综合这些因素,我觉得最坏的情况应该说没有到达谷底,也许会影响到实体经济,但是应该不会像30年代一样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如此之长,如此之深。大家关注的问题首先就是政府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无论是美国政府,瑞士政府,还是比利时政府,政府应该说和30年代已经出现了本质的区别。今天很感谢来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些对于全球金融风暴的感言,希望对于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