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述人士认为,未来拓展金融机构客户,将会对金融机构进行分类,“保险公司做债的水平很高,要做他们生意的话肯定是做偏股票型的产品,现在市场环境对它们还没有吸引力;财务公司情况不一样,他的资金也有成本,也有保收益的要求,没有任何一家基金公司愿意做出保收益的承诺的;金融机构也分很多种,我觉得信托机构或者资产管理公司账上会有闲钱,应该会是不错的客户”。
上述市场总监也承认,拓展金融机构客户还停留在探讨阶段,至今“两种客户需求比较大,一种是民营企业,一种是个人大户,真正的大型国有企业不多”。
上述深圳某基金公司负责专户业务的副总经理也告诉记者,公司现在已经有数单专户业务,现有的客户中既有企业也有个人,但是还没有金融机构委托的,“现在这个时候,委托基金公司进行股票投资的专户客户很少,主要都是以委托基金公司进行债券投资为主,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意委托基金公司进行债券投资,因为金融机构都会觉得自己债券投资的能力很强,没必要委托基金公司。”
“不管A股市场的表现怎么样,其实专户都是有生存空间的,在股票市场不好的时候,专户可以选择债券投资为主,在股票市场好的时候可以选择股票投资为主。但是专户业务也是需要积累的,基金公司把自己的口碑做出来后,自然会吸引到更多的客户。”上述合资基金公司市场总监对于拓展专户业务依然信心十足。
5000万底线待破
基金公司专户业务开展不顺,除了A股市场这一原因外,5000万这一规模要求过高也被认为是原因之一。
北京某基金公司高管就对记者表示,目前对专户理财的发展影响最大的,一方面是市场处于低谷,影响了投资人信心;另一方面是在政策上,由于还没有放开集合理财业务,目标客户范围相对较窄。
上述基金公司高管认为,“但目前代客理财业务并没有像国外那么普及,国内的机构和个人并不那么放心将这样大的一笔资金交由其它机构管理”,因此,适当降低规模对于基金开展业务会有很大帮助。
不过,这一局面有望很快得到改变。
根据去年《办法》的规定,试点阶段先允许基金管理公司开展5000万元以上一对一的单一客户理财业务,业内人士预期,此后监管部门将会视单一客户理财业务的开展情况,待条件成熟时再择机推出一对多的集合理财业务。
北京某基金公司机构客户部副总监表示,“我所听到的消息,最乐观的情况是,监管层在年底就有可能推出集合理财计划。”
记者也从其他的基金公司处获得类似的消息,“监管部门在考虑一对多的资产管理,就是基金公司设立一个产品让投资者购买,但是跟公募不一样的是,这些产品对于客户的要求相对较高,比如会要求最低认购金额达到100万以上的个人或者机构,而且产品也会个性化很多。”
但是如果基金一对多的专户业务快速开展,那么人才的问题就会再度凸现出来。
“在操作模式上,专户理财直接借鉴了社保和年金的投资管理经验。由于社保组合管理和企业年金管理,其实质都是单一账户管理,基金先行运作这类业务,在模式上比较安全。但如果采用多账户集合的方式进行专户运作,那意味着基金公司必须配备大量的市场人员开拓市场。”上述北京基金公司机构客户部副总监也认为。
而人才的制约不仅仅是在市场部门,投研部门同样也存在。
业内一家发展非常迅速而规模也位居前列的基金公司虽然各方面条件都符合,但是至今仍未申请专户业务,其原因就是因为投研部门的反对。
“去年基金公司的规模增长很快,新增加了好几只新的公募基金产品,投研部门的人本来就不够用,没办法抽调人员到专户去,因此如果要开展专户业务必须要新招聘人,但是当时公司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都招不到人,更不可能为专户业务招聘人员。”这位高层告诉记者。
这位高层人士直言“现在找一个合格的基金经理非常难,即使是在任的基金经理,也有很多是滥竽充数的。很简单,公募基金发展过快,过去有业绩记录的基金经理就很少,而过去两年到三年业绩表现不错的就更少了,这部分有优秀业绩支撑的基金经理如果还留在基金公司,现在都已经高升到了投资总监的位置了。”
“专户业务对于无论是基金经理还是基金公司都还是有吸引力的,主要问题是没办法兼顾,由于人才不好找,基金公司的手脚被捆住了。”上述人士感慨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