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亏损创历史最熊 管理费创历史新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3日 00:17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付 刚 北京报道

  “这大半年来,我们的基金净值损失了一半,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却创了历史新高,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9月10日,记者随机在北京几家证券营业部调查采访时,不少基金投资者主动向记者义愤填膺地“投诉”。

  在他们看来,在如此低下的投资业绩面前,基金公司依然收取非常高的管理费和申购赎回费,显得极不合适,也让他们伤心至极。不少基金投资者甚至强调,对于未来继续投资基金心灰意冷。

  管理费创新高

  当A股已持续下跌近一年,券商收入普遍大减,甚至有的已开始裁员时,9月9日,一位基金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基金公司现在还没有裁员的必要,这是因为,今年上半年,基金公司的收入和盈利比去年同期还高。

  记者翻阅基金公司2008年中报数据,发现这位总经理的判断确实得到了数据支持。据天相统计,今年上半年,59家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共188.33亿元,是去年同期(即2007年上半年)56家基金公司管理费84.83亿元的两倍。

  在188亿元的管理费收入中,近半数被排名前十位的基金公司收入囊中。而在这前十家中,华夏基金、博时基金、南方基金和易方达基金的管理费收入均超过10亿元。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排名后十位的基金公司合计收入不到3亿,不及前十位基金公司中一家的收入。排名最末的浦银安盛是刚成立不久的基金公司,其管理费收入仅有512.72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不仅基金的管理费创出历史新高,托管费和券商佣金也站到了历史高点——券商、银行分别拿走逾60亿的佣金和托管费。

  此外,与上述历史新高相对应的一个更惊人的数字是——59家基金公司旗下364只基金,今年上半年净亏损1.08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亏损纪录。

  强烈的对比,正在使得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盈利模式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高度质疑。

  不少基金投资者向记者抱怨:“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玩的都是别人的钱,亏不亏他们也不受损失。市场暴跌,我们投资者损失惨重,但基金公司的收益反而大幅增加,反差太大了。”

  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分析师就此指出,基金公司上半年管理费收入大增主要得益于2007年下半年新基金发行的火爆,让基金公司规模急剧膨胀。而在此轮A股下跌速度太快,基金投资者多没来得及赎回的背景下,基金业整体规模上半年仍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从而导致管理费收入快速增长。

  这位分析师告诉记者,过去几年,基金业管理费收入明显高于基金业绩的增长速度。根据他掌握的数据看,2004年到2007年,除在2006年管理费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基金业绩平均增长水平之外,其余几年管理费收入均明显高于业绩增长速度。

  她进一步分析认为,管理费收入同比剧增的状况将不会延续,从今年以来的新发基金状况来看,新基金在今年为基金业提供的增量将不足基金业的十分之一。

  “况且,基金投资者潜在的赎回欲望十分强烈,如果A股出现较大反弹,可能会出现集体止损,基金业管理费收入会有所减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