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阳光私募将迎来温暖季节(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9日 09:28  中国经济时报

  “在市场全体跳水的情况下,仅从配置上进行调整,无异于换个死法而已。”而“阳光私募”经理却可以将仓位清空静待大市变化。

  江晖(前公募明星基金经理)任总经理、投资总监的深圳市星石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在春节后就几乎一直空仓以待,从5000多点的“山顶”一直熬到2000多点的“山谷”附近。

  而死守价值投资的一些私募,如东方港湾、“林园系”等,则在这轮下跌行情中净值折损颇多。

  尤其在“印花税行情”中,反弹丝毫没有减仓的机构业绩排名都纷纷靠后。

  “活下来永远是第一位。”“私募教父”赵丹阳始终贯彻这一原则,他于今年1月清盘A股市场。

  2005年6月份,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时,赵丹阳的信托产品赤子之心中国收益率达到正25%,过去四年时间内累计升幅约371%。而他管理的另一只投资港股的产品——赤子之心香港过去五年累计升幅约为541%。

  “突破制度障碍”

  数据显示,仅2007年入市的私募基金就达近1000亿元。

  截至2008年6月底,“阳光私募”基金的发行总数已经达到近300家,其中有一半左右纯粹从事股票二级市场操作。

  “如果以每家私募基金最少1亿元的资金量计算,那么活跃于二级市场的‘阳光私募’的总规模有可能达到150亿元,或是更多。”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这与两万亿元的公募基金规模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但其发展速度却十分惊人。

  “在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下,私募基金和非法集资在法律判定上还很模糊,这给私募基金的发展带来了不利。”一位法律界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私募基金一直都在阴影下生存,主要是在量上不好控制、把握,国家也一直没有在政策上给它一个明确合法的身份。”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一位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了担忧。

  “现在的状况不知是用‘灰色地带’表示,还是可以理解为国家给开绿灯了。”阎瑞峰表示,虽然现在对一些有争议的细节问题大家在认识上还比较模糊,存在不同意见,但私募未来走向阳光化应是必然趋势。

  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严旭在8月14日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表示,“浦东新区将会针对股权投资企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并鼓励它们加大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

  这次会议是为贯彻上海市刚刚下达的《关于本市股权投资企业工商登记等事项的通知》,而召集众多PE(私人股权投资基金)、VC(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股权投资企业人士,与上海市金融办、工商局和财政局等政府官员交流。

  据悉,该《通知》为股权投资企业在上海健康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意见,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内外各类主体参与上海股权投资企业的发展,而浦东新区则更有望成为股权投资企业的“试验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