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阳光私募将迎来温暖季节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9日 09:28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王栗涛

  在始于2007年10月的股市大调整中,作为市场核心力量的公募投资基金损失惨重,而借助信托平台发行的集合证券理财产品——俗称的“阳光私募”,却以其稳健的作风在大熊市中保持业绩的可持续性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阳光私募”基金的发行总数达到近300家。

  跑赢大盘和公募

  公开数据显示,72家有连续6个月业绩展示的“阳光私募”基金中,有6家的半年收益率为正数。虽然其他66家没有取得正收益,但均跑赢了大盘。72家私募产品的平均回报为-21.06%,也跑赢了165只股票型公募基金的平均回报(-32.04%)。

  银河证券的数据显示,同期除8只QDII基金外,409只公募基金的总资产共缩水8000亿元。

  然而,就在2007年大牛市的行情中,“阳光私募”基金经理却屡屡遭人诟病。其中一条罪状就是:“胆子太小,最好的市场也把握不住”。

  对于去年的经历,一位“阳光私募”经理感慨颇深,“当时压力很大,但理念不允许我们跟风。”

  “去年之所以出手比较谨慎,是感觉到市场太疯狂了,所以我宁可休息不作为,也不去冒风险。”他解释说。

  2007年,在公募基金业绩平均翻番的光环下,“阳光私募”基金却表现平平,甚至成为收益最少的一类资金。

  “什么叫赚钱?拿到手里,揣进兜里才算是真的赚了,投在股市上的都不算数。”一位不愿具名的“阳光私募”基金经理对记者说。他所负责的“阳光私募”在今年上半年惨淡的大熊市中,“取得了相对不错的业绩。”

  “拿的都是投资人的钱,怎么敢胡来?尤其在‘阳光私募’发展的初期,要追求绝对收益,业绩是最好的牌子,不能轻易砸了,要爱惜。”深圳武当资产管理公司研究总监阎瑞峰对本报记者说。

  阎所在的团队取得了2008年上半年“阳光私募”业绩总冠军。在大盘接近“腰斩”的情况下,其第一只产品“武当一期”的半年绝对回报率达到惊人的10.28%。

  “只有帮客户赚了钱,我们才能拿到提成,获得工资。”阎瑞峰认为,虽然私募可以不用去管排名,但私募却是要赚出真金白银来,尤其是私募不能让客户赔钱,否则就是砸自己的饭碗。

  “可以空仓是最大优势”

  多位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阳光私募”基金经理都表示,在市场风险还很大的情况下,多数“阳光私募”基金能有稳定的表现主要源于其空仓战略。

  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阳光私募”净值损失远远小于大盘跌幅。在公募股票型基金净值满盘皆输、平均损失在30%以上的惨淡状况下,仍有6只“阳光私募”基金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正收益,最多的净值增长超过了10%。

  当众多证券类理财产品纷纷被套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稳定的业绩让人刮目相看。

  “相比公募基金,‘阳光私募’大类资产配置上更灵活,可以空仓是最大的优势。”深圳武当资产公司研究总监阎瑞峰总结说。

  截至8月14日,沪深两市静态平均市盈率(PE)约为20倍,并不断接近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14倍市盈率、香港市场15倍市盈率的水平。因此,不少机构都纷纷表示,“当前A股市场趋于稳定。”

  对此,阎瑞峰却并不赞同。他说:“不同的市场差异很大,不能简单地拿我国市场和国外市场作比较。”

  阎瑞峰认为,从估值的角度来看,现在还不能断定当前市场存在普遍的被低估现象,PE本身也存在很大的相对性变化。所以,“综合各方面看,当前还是应采取防守型策略。”

  “阴沟里才最容易翻船。”有基金经理感慨道:“择时策略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择股。”

  在上半年的操作中,公募基金由于受到一些限制,仓位降不下来,只能在配置上来回调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