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个私募基金经理奥运年:寻找心灵的自由(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8日 16:50  经济观察网

  私募是一种生活方式

  2008年7月23日中午1点半,立方大厦17层上海尚雅投资管理公司的办公室,里面人数寥寥,投资团队的七八个人都外出调研了。

  石波并没有在看盘,“股票池就50只精选的股票,现在投资的大概不到10只,都是投了可以安心睡觉的股票,所以不需要时时盯着大盘。”

  一年前的此时,他还在华夏基金,资金如潮水一样涌入他所管理的超过百亿规模的公募基金产品,“黄金十年”的提法不绝于耳;一年后,上证指数从6100点冲高回落,在3000点下方苦苦挣扎。

  股市的冬天这么早就到来,包括石波在内的投资者显然始料未及。他没想到市场这么脆弱,当时最多预料会跌20%-30%,没想到大盘最后跌了50%。

  刚加入私募,石波便遭遇到了行业的低谷。

  伴随大盘的暴跌,阳光私募也遭受了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损失。

  大量新成立的阳光私募纷纷跌破面值,客户的责难也随之而来。

  石波觉得坦然:“出门遇到下雨天反倒是好事,有利于我们和我们的投资者更加理性和长远的看待投资。轻轻松松就获得的成功以后反而要栽大跟头。”

  他写了一封信给客户,“这是一个艰难时刻,历史再一次证明了世上从来没有可以轻轻松松获得的回报,伟大都是熬出来的。”

  市场低迷,很多私募基金在临近奥运时选择了“休假”,但他却看到这“艰难时刻”中存在的机会。尚雅跟深国投合作的第5期产品其时正在发行,发行不顺利亦如其所料。最近,他和他的投研团队一直在忙着调研上市公司,“有品质的企业就会有价值,虽然泥沙俱下时都会蒙上灰尘,但终究金子就是金子,灰尘还是灰尘”。

  私募基金要获得社会影响力和大家的尊重,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来证明机制的优越性、管理的科学性和收益的可靠性。“我的想法是要把尚雅做成百年老店。”石波坦言。

  石波很感激自己拥有在华夏基金的经历。但是,那几年他每天为了300亿至2000亿的资产寻找目标,忙忙碌碌地每天看盘,要疲于应付,“到最后投资者会不断地加压让你管那么多你根本管不了的钱”。自己感觉工作很累,压力很大。

  当他听了但斌讲述其在私募基金方面的研究后,觉得自己在公募基金“这9年白活了”。但斌是著名的私募基金经理,执掌着东方港湾投资管理公司,被称为中国“复制巴菲特最成功的人”。

  他觉得做私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投资方式,更容易发挥自己的投资潜力。私募的基金经理可以在找到了优秀的上市公司后放心地长期持有,心理上放松很多,去打高尔夫甚至像赵丹阳那样去爬山、去赛艇。工作之外,石波也是个爱好旅游的人。

  如今,在通常日子里,石波除了阅读研究报告外,也常到自己喜欢的公司调研。虽然事务仍旧繁忙,但他觉得跟以前在公募的状态很不一样——做私募比做公募时候的压力小,管理的资金较少,心灵上比较自由,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理想去做事。

  现在的投资对他而言,除了赚钱,更多的是充满乐趣,“我感觉从资金的搬运工变成了精耕细作的花匠,”他认为这很有意义,“投资优质的企业就是行善,这样的投资不仅可以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而且精神上也会富足”。

  “我们的理想是打造一个能够长期经得起股市波动考验的 ‘诺亚方舟’,使我们的投资人有时间晒太阳和干好他们的本职工作,而我们每天能够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石波说自己在下单交易前一般都会去洗洗手,这无关迷信,倒有点像古人在举行重大活动前的沐浴熏香。在他看来,投资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关乎良心,关乎灵魂,只有俯仰无愧于天地,才能对得起投资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前期唱空私募基金短线建仓

    私募基金:市场将步入拐点

    部分私募基金谨慎加入抄底大军

    为何私募基金胜过公募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