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个私募基金经理奥运年:寻找心灵的自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8日 16:50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申兴 赵娟“前两次职业选择现在看来都比较正确,这次是第三次,也是我的终身选择。”石波回忆起自己的几次跳槽,若有感悟地说。

  一年前的此时,他的身份还是华夏基金投资副总监,华夏回报基金、华夏回报二号基金的基金经理。

  在14年的职业生涯中,他经历了从券商到公募基金、再到私募基金的一系列转变。

  如今,他非常庆幸选择了现在的道路,这更容易发挥自己的投资潜力,他说,私募是一种投资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这位投资人来说,也许他更看重的是那份心灵上的自由。

  “我的终身选择”

  四方脸、中等身材、思维敏捷、语速稍快,经常会在讨论某个问题时突然大笑,这就是石波。

  14年证券从业经验,9年基金从业经验,7年基金经理。如果他不是去年从华夏基金卸任,国内的公募基金界将有8位从业时间超过7年的基金经理。

  1994年,他从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毕业,获得法学硕士学位,但他并没有从事法律工作。机缘凑巧,他加入刚成立不久的君安证券有限公司。

  当时到深圳找工作,他对证券一点都不懂。应聘的时候被问及是否知道B股,他回答说:“股票还分ABCD吗?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学习。”考试前,他看了全年的《证券时报》,最后居然过关了。他的体会是,法律讲究逻辑严密,跟投资也是接近的。

  在君安任职期间,石波曾担任君安证券银行部上海总部副总经理。“非常辛苦,要经常长期出差。”他回忆。

  1999年,国泰证券和君安证券合并,石波离开了君安证券,加盟了成立不久的华夏基金。此后几年,中国公募基金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基金资产规模迅速拓展到3万亿以上。今天的华夏基金,也已发展成为国内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

  这段公募基金经理生涯,给石波戴上了耀眼的“明星”光环。由于业绩优秀,他成为中国基金业“黄金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2007年8月,他离开华夏基金,成立了上海尚雅投资管理公司。

  这并非心血来潮。在2006年时,他就萌生去意。“当时我和关系很要好的另外一位基金经理谈到在公募工作的困境,他因为拒绝管理复制基金而隐退,而我在华夏回报二号基金发行后,不得不站好最后一班岗才走。”

  回顾以往的几次转行,他感慨不已,“君安证券曾经是中国最好的证券公司,华夏基金也是目前国内非常优秀的基金公司,前两次职业选择现在看来都比较正确,这次是第三次,也是我的终身选择。”

  因为他坚信,我们的社会正在由工业化时代向消费服务时代过渡,流水线作业正在让位于精益化投资方式,私募基金就是适应服务型社会要求的专业化、风格化和个性化的私人投资银行。

  石波踌躇满志:“因为我们是从市场上拼杀出来的职业化投资团队。随着很多优秀的基金经理进入私募基金后,会翻开私募基金新的一页。”

  现在,石波的公司旗下几个产品的资金加起来约4个亿,规模比较小,“公司只有10多个人,但公司的主要成员都来自公募基金,和研究机构的研究员也有充分的交流,投资和研究能力不成问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前期唱空私募基金短线建仓

    私募基金:市场将步入拐点

    部分私募基金谨慎加入抄底大军

    为何私募基金胜过公募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