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涮完又遭私募涮 研究员为A股下跌背黑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2日 05:0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私募基金看市场系列之八

  □本报记者 贺辉红

  “我从来不看国内的分析师报告,他们专注的是学院派的研究,我们注重的是市场本身。而且实话实说,国内的研究报告没几份是合格的。”海归私募迈克吴这样评价国内的证券研究员。继基金指责完券商研究员之后,私募也开始拿研究员“开涮”。随着股市的下跌,研究员被动充当了“背黑锅”的角色。

  众矢之的

  迈克吴在谈到国内研究员时,一脸不屑。他认为,国内研究员的研究水平和能力还处在小学水平。他说:“我2000-2004年看了4年半他们的报告,基本上都是没法用。研发报告不能提前,也不能滞后,必须在正确的时间推出,但能在正确的时间推出正确研究报告的分析师,基本上在国内我没有看到过。”

  据迈克吴介绍,研究员的报告主观因素太多,也就是说,研发报告99%是他们自己的想法,不是市场本身的情况,所以根据研究报告操作,大多数时间是赔钱的,或者跑不赢大盘指数的涨幅。

  迈克吴表示,据一般经验,真正的有价值研发报告是不会外传的,而且一旦报告在市场上流传,基本上就意味着这只股票的涨幅已经结束。但国内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在国内,经常可以看到各大研究机构的报告满天飞,甚至一家券商的晨会纪要都可以很快在网站上找到,而且不用花多少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流资金的操作。

  来自上海某私募平台的私募人士也指出,各大证券研究所的研究员有的是看个股的形态推出应时的报告,类似于一般媒体的股评,这类报告往往推出时已经涨幅较大,而且已经脱离底部,如果不及时退出,十有八九会套。还有一些研究员也喜欢追逐模糊的概念,但这些概念往往无法兑现,最终导致了股价的大跌。

  其实,私募并不是首先质疑国内研究员队伍的一个群体。基金早在今年五月初就已经向研究员开炮。一些基金经理甚至称,目前很多研究员都仅限于高级出纳的水平,他们只知道公司今天某个时点的现金状况,对于明后天乃至更远,他们几乎不能做出正确的预测。研究员如果能够和上市公司保持良性沟通,明了上市公司未来趋势,已属高人,但此类研究员仍然太少。

  此外,散户对研究员也颇不感冒。一直以来,深受“阴谋论”困扰的散户认定,研究员就是一些庄家的写手。在一些股吧和论坛上,往往可以看到散户对研究员不满和不屑的言论。

  缘何背黑锅

  研究员为什么会当上这“冤大头”?深圳财经评论人士徐先生告诉记者,其实这也不冤。

  如果看看某龙头券商近一年来的地产行业研究报告就会知道,研究员的确是弄错了,该券商地产行业研究员去年九月非常看好地产股,但在今年五月份又极度看空地产股。这跟基金6000点看多,3000点做空是一个道理。中金的资产组合最近也将地产股万科A和金地剔除。这个时候,采取这样的投资策略是不是正确,又是不是正常,会引起很多业内人士的怀疑。

  记者也注意到,不少券商的报告的确害人不浅。上海某知名券商去年11月出台了一份关于泰达股份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该股26元有安全边际,最高可涨至46元,当时该股在28元左右。但随着行情的走低,该股一路下行,最低跌至7元附近。而深圳某知名券商对一汽轿车的判断也是十分离谱。

  朝阳永续平台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列举了研究员的“四宗罪”。出报告的金融机构大多是市场的参与者,报告会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闭门造车是很多调研员的通病,不去实地调研,只对着财务数据想文章;调研时看行业,出报告时出的只是几个龙头企业的报告,最终错过一些成长性极高的企业;不懂得分析财务结构,只会专注于利润。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