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呼唤股市平准基金(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0日 04:11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平准基金的定位和资金来源

  只有在非常时期和突发情况下,在股市狂涨或暴跌,大幅偏离价值中枢,可能出大问题、大风险、大动荡时,平准基金才出手入市。

  平准基金的来源可以是从资本市场相关主体征收,或者直接利用印花税收入,这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此外,从外汇储备中抽取百分之几投入平准基金,既能稳定市场,又是合理投资。还可以考虑从我国大量的国有股中减持和变现一小部分,用于补充平准基金。

  平准基金即政府干预基金,是政府通过特定机构以法定方式建立的基金。这种基金可以通过对证券市场的逆向操作(比如在股市非理性暴跌、股票投资价值凸显时买进,在股市泡沫泛滥、市场投机气氛狂热时卖出)的方式,熨平股市非理性波动,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虽然不能将其说成是定海神针,但是可以起到稳定人心,稳定市场的作用。

  界定平准基金的性质和定位十分重要。必须明确这类基金不以盈利为目的,只以稳定市场为目标。在股指运行区间相对合理比较正常时,该基金按兵不动,不能轻易入市。

  这里讲的运行区间,是指股指相对于国民经济基本面,相对于上市公司业绩和成长性,参照市盈率和国际先例。比如国际上较为成熟的市场市盈率一般在20倍左右(纳斯达克除外),考虑到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强劲发展时期,假设比较有代表性的沪深300指数入选公司市盈率在20倍至35倍之间,从而上证综指在3000点至5000点之间,为相对正常合理的运行区间(这里仅仅是假设)。股指在这一区间运行,政府基金不要干预,只有股指波动超出这一区间,蕴含很大风险时,平准基金方有必要入场干预。

  也就是说,只有在非常时期和突发情况下,在股市狂涨或暴跌,大幅偏离价值中枢,可能出大问题、大风险、大动荡时,平准基金才出手入市,向上平抑疯狂追高和上涨,防止大的泡沫;向下平抑恐慌性抛盘和暴跌,防止一泻千里。当然从量上看,此基金可能不足以吞吐和消化全部市场风险。但是通过逆向操作,可以起到风向标的作用,稳定投资者心理和情绪,从而大大减缓市场波动和震荡。只要此基金一有动作,就能给投资者提供一个市场“顶”部和“底”部的参照系,引导投资者在股指运行超出正常区间之外时,不要盲目追涨杀跌。否则投资者在忽涨忽跌、急涨急跌的市场中,往往随波逐流,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顶和底在何方,常常是上不见顶,下不见底,心中无底。

  比如,在我国股市6000点时,有“名嘴”说要涨到8000点甚至一万点以上;在跌破三千点时,又有“名嘴”说要跌到2500点,甚至1800点。投资者究竟是相信还是不相信呢?如果政府基金在关键时刻予以导向,可以起到“领路人”的作用。在非常时期,这只基金还可以与其他手段并用形成组合拳,发挥合力作用。这只基金如果运作得好,讲究技巧,不仅能保护投资者、稳定市场,还能增值盈利,不会赔钱。

  平准基金的资金来源,一是向参与市场的相关主体征收一部分。我国资本市场已初具规模,不管是上市公司、券商、基金公司还是期货公司,如果按一定比例从这些相关主体征收一部分(类似央行征收的准备金),就可筹到1500亿元至2000亿元;二是国家财政出一部分。最简便的办法是把一个年度征收的2000亿证券交易印花税转化为平准基金。这样,平准基金初始就能形成4000亿的盘子。在目前情况下,4000亿不是个小数字,可对股市发挥相当的平抑和稳定作用。

  无论是从相关主体征收还是使用印花税,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合情合理。此外,我国外汇储备已达1.79万亿美元,购买美元产品损失重大,何不拿出百分之几投入平准基金,既能稳定市场,又是合理投资。还可以考虑从我国大量的国有股中减持和变现一小部分,用于补充平准基金。只要认同平准基金的必要性和意义,资金来源不成问题,办法总是有的。

  设立平准基金是个大举措,不可不重视,不可不慎重。笔者期待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的平准基金应运而生,有所作为。如果有了“平准基金”,再通过深化改革,将我国证券市场的做空机制、做市商制度、公司回购股票制度、融资融券制度等建立起来,那么我国的资本市场一定能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

  (作者系中国证监会吉林证监局局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