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这是基金经理被集体谴责的一年。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基金经理来去匆匆,频频人事变动,从普通基金经理到基金公司高层都被卷入流动的洪流。年轻的基金经理还没来得及整理潮湿的羽毛,就忙不迭填补上去。由于今年以来基金业绩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基金经理同样大幅的人事动荡就更引人关注。与去年人事变动原因不同,去年有很多公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而今年则有不少变动与业绩不佳有关,或者增聘,或者解聘。
面对目前基金颓势,基金公司人事变动仍然风波未止。这个在中国存在刚好10年的行业,是因为年轻,所以浮躁,还是基金公司的人事管理出了问题?是因为薪酬制度,还是奖惩机制?
⊙特约记者 王颖
6月24日,本报记者从晨星资讯了解到基金经理流动最新统计结果,从2007年6月至记者发稿时止,共有149位基金经理离任,目前在任的基金经理有520位,变动率22.27%;同时,从基金经理这个行业在中国诞生至今,所有的611位基金经理中,有423位是任期3年以内的,这个比例相当高,占69.23%。
不单单是基金经理,6月1日至21日间,已有包括易方达、景顺长城、建信基金、招商基金、友邦华泰基金、国联安、信达澳银基金和国泰基金在内的8家基金公司发布了高管变更公告,涉及高管11名。目前,国内共有公募基金公司60家,也就是说,有13%的公司于今年6月发生了高管变更。
今年以来,基金业绩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基金经理的人事变动也同样剧烈。除新发基金公告聘新基金经理外,有不少变动是因基金业绩不佳增聘基金经理,甚至有基金经理因业绩下滑而被解聘的现象。市场已经很脆弱,基民们都揪着神经,而在这样的时期,基金业高管密集变更,让动荡的市场更增加了灰色的疑虑。
良性流动还是年轻浮躁
“如果仅仅从人数和比例上来看,基金经理的流动性是比较大,”东莞证券首席分析师李大霄对本报记者说,但是这种流动也是正常的人才流动,并不能够说明行业存在问题,不过,这个行业也有不可否认的浮躁,但这是转型期的社会一个普遍的现象。
银河证券高级基金分析师王群航则表示:“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已经转向,这就像一次史无前例的潮涨又潮落一样,作为市场急先锋的基金业在这过程里,或将首先感觉到变化。”这难道意指,先知春江水暖的基金经理的流动,甚至撤退,说明市场的无可挽回?
“基金经理改换门庭从去年就开始很多了,不过与今年的原因不同,”广州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袁季对本报记者分析,去年私募刚出来,政策好,所以好多公募的基金经理都跑去做私募了,造成一时的基金经理人事变动潮,而今年则是与市场有关。
而去年牛市改从了私募的一位基金经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心情非常不好。今年市场不好,私募压力很大,会做别的就改行了。”李大霄笑说:“只见基金经理赚钱多,其实这钱不好赚啊,看那么多基金经理都是掉光头发的。”
但是,也有很多专家认为,这个行业的浮躁已经被它的年龄决定。安信证券基金分析师任瞳就认为,现在有一些基金经理的确没有很多管理基金的经历。这种现象,或许可以归咎于这两年来基金行业出乎意料的高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现实的选择就是大量起用新人,包括没有或很少有资产管理经验的基金经理。一方面是行业发展的原因,一方面是基金公司缺少人才战略的前瞻性,造成了目前的状况。
相关报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