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冲基金入侵A股市场机关破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0日 03:19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朱凯 崔丹 发自成都

  首起涉及QFII巨额违规交易的案件被法院受理,神秘人士吐露真言,使得金融大鳄索罗斯“曝光”在聚光灯下。

  《每日经济新闻》6月17日报道的《国际大鳄索罗斯:南糖诉QFII的真正“被告”》引起市场的极大关注。经过几天的连续调查,记者发现在这巨大的“冰山”下,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细节。

  涉案外资为何在没有任何研究机构出具“买入评级”的情形下,短时间内集中购入南糖股票?坊间传言有国际“黑嘴”配合出货真相如何?监管层为何对之“束手无策”?

  这场“涉外”官司的结局究竟如何?有了索罗斯的身影,有了国际投行的暗中参与,相信这场好戏高潮还在后面。

  国际投行豪赌无名小卒

  南宁糖业 (000911,收盘价17.60元)“不幸”陷入国际投行一手导演的短线炒作中,目前披露的信息仍令人“雾里看花”。人们渴望了解涉案的幕后“主角”如何在2007年8月的那场“风花雪月”中,毫不迟疑地选中南糖,一口气“吃下”1692.26万股,并成功获利亿元出局。

  记者经过深入的调查发现,在该股被大肆买入之前,几乎没有国内券商的研究报告提示南糖是值得“买入”的股票;与此同时,在全球最大的财经资讯集团——美国彭博社(即“布隆伯格”,bloomberg)的研报库里,也没有收集(当然也不代表没有)一篇由国际投行研究员“操刀”的对南糖的研究成果,而按照国际规则,参考彭博资讯的研究报告绝对是国际投行每一次海外“行动”的必备功课之一。彭博资讯不把那些或许存在的南糖研究报告收集进来,其原因何在?

  一位熟知个中原委的人士向记者讲述了这其中的三条路径,并揭示了上述“怪现象”最有可能是海外对冲基金所为的结论。

  第一,海外出资人根据其本国投行所做业绩预测,被推荐买入某些A股;第二,如没有海外投行的业绩预测,会退而求其次寻求本土(本案中即指中国)的研究报告,并参考其评级作出投资选择;第三,某些有独立研究能力的机构 (如对冲基金等)直接参与。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美国彭博资讯公司价格昂贵的收费报告库中,找不出一篇由国际投行出具的对南糖的研究报告,历史上有过的仅是光大证券、申银万国、上海证券等有几篇对此的报告:

  2004年5月8日,光大证券对南糖给予“增持”评级;

  2006年2月8日,申银万国对南糖表示“中性”评级;

  最后一篇是在2007年9月27日,上海证券对南糖作出的 “优秀”评级。

  前两篇距“案发”时间太遥远并无参考意义,第三篇是在买入之后发布的,也缺乏证明的效力。同时,记者也发现有四家券商,无一例外都是国人熟悉的广发证券、光大证券、上海证券和长江证券,在彭博资讯中收集了他们对南糖的业绩追踪,但没有显示任何评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