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业多重之困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9日 15:37 投资与理财
中国的公募基金在乎的是什么,是仓位的稳定、经理人的稳定、价值体系的稳定,还是管理费的稳定? 为什么业绩总是上窜下跳,为什么那么多基金经理见异思迁? 投资与理财 文/朱强 业绩,靠天吃饭的窠臼 历经十年,中国基金业还在重复着牛市好发、熊市难发,靠天吃饭的窠臼。基金发行与投资业绩,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 今年基金发行难的背后,是投资业绩的大幅滑坡。据统计,受一季度股市单边下跌的影响,股票型基金一季度亏损4665.85亿元,报告期内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2.31%。截至一季度末,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分别出现10.97亿份和97.13亿份净赎回。 万得资讯研究结果显示,今年以来,与市场走势相一致,无论是基金募集总额还是平均募集份额都呈严重下滑的状态。另中国登记结算公司最新数据显示,基金开户数出现明显回落,周新增基金开户也仅仅维持在2万户水平。 时间拉回到2006年。这一年,与大牛市相关,中国的基金业空前繁荣,赚钱效应的凸现让所有人对基金这个舶来品刮目相看。截止2006年年底,这一年有37只基金收益翻番,更多的基金净值增长在80%、90%以上。与业绩的飙升相随的自然是基金规模的井喷,2006年5月份,广发策略优选基金横空出世,8天发了184亿份,创下基金发行周期最短纪录。6月份,易方达价值精选基金再次刷新这一纪录,4天发了118亿份。12月份,嘉实策略增长基金再度打造了一个基金神话,单日发行400亿元。 进入2007年,A股市场再续2006年辉煌,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实现的平均净值回报率高达128.15%,123只可比基金实现翻倍涨幅,华夏大盘精选以超过200%的涨幅创造了基金年度净值回报率的神话。 与此相联,2007年基金发行异常火爆,发行规模动辄过百亿元,“限额发行”、“末日申购”、“比例配售”都是这一时期的营销创新,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干脆停止申购,至今没有打开。2007年10月15日,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更是首日销售超过千亿,不得不提前结束发售,创下中国基金业狂飘突进的新神话。由于认购过于疯狂,管理层不得不停止了新基金的发行审批。 令人遗憾的是,好日子似乎过得太快。2008年伊始,随着A股市场的深度调整,基金的火爆一下嘎然而止,在盛夏提前进入了寒冬。 回顾各年度基金发行份额与市场走势的关系比较,尤其是股票型、混合型基金首发规模与市场走势的关系,我们不得不承认,持有人对中国公募基金业的信任还异常脆弱,基金基本还是停留在靠天吃饭的窠臼,基于长期理财、双向共赢的信托关系,还远远没有建立。 规模,盲目扩张之痛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资产管理公司通常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投资业绩、做好客户服务上,共同基金的发行通常不需要“兴师动众”,不会那么看重首发规模,只需达到成立条件即可。 但在国内,这两年基金的首发,却进入了比拼规模的怪圈,大家热衷于创造一个个规模奇迹。截至2005年底,中国市场上有52家基金公司,基金总规模仅为4797亿元。但是,从2006年年底到2007年年底,国内基金业总规模却从8000亿达到3.3万亿,一年之内增长3倍多。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营销总监解释基金公司“拼首发”现象时说,国内基金发行仍采取审批制度,新基金批文是稀缺资源,一旦拥有必然充分利用。比规模更是业内心照不宣的秘密,道理很简单,公募基金是按规模提取管理费的,规模跟大家的利益息息相关。 基金规模的超常规增长,原本是基金公司引以为傲的资本,现在却正成为他们发展中的桎梏。我们看到,基金公司的人才储备开始 “捉襟见肘”,发行费用成倍增加,基金公司之间恶性竞争频频出现。更重要的是,在发行高峰期蜂拥进入的基金持有人,随着市场的调整,开始咀嚼亏损的苦涩,开始走向对基金公司的极端不信任。正是这批人的信任危机以及他们的情绪传染,成为今天横亘在基金公司面前的鸿沟,也许要多年才能熨平。一位业内人士更是直言指出,今天基金面临的困境,正是这两年盲目扩张的恶果,“如果不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甚至就此断送中国公募基金业也并非危言耸听。” 恶果正在显现。据天相最新数据,6月份新成立的三只基金仅仅募集了近16亿元,首发规模平均仅为5.4亿元。伴随着新基金首发规模逐渐下降,基金动员各机构、员工开始自购,基金户均认购额不断上升。近期成立的一只规模近20亿的股票型基金,其户均认购金额高达13万。而在2007年,基金市场逾九成的投资人为散户。 基金规模、持有人结构的变化仅仅是表象,背后凸显的是深刻的信任危机。随着业绩的下滑,“基金黑幕”式的种种问题,可能会渐次爆发。老鼠仓问题,利益输送问题,公平交易问题,基金契约问题,投资风格问题,都有可能成为压垮基金业这头大象的稻草。 也许基金公司已经意识到,管理几十亿的基金和管理上百亿的基金并不是简单的累加,基金也并非越大越好。一位接受采访的某大基金公司营销总监对记者表示,随着资本市场、基金公司、投资者的不断成熟,国内基金公司拼规模、轻服务的现状早晚会得到改变。问题是,投资者是否能有耐心等到那一天。 人才,流动之殇 2006-2007年大牛市带来的副产品之一,是中国基金业的人才大流动,其流动率之高,恐怕世界少有。据统计,2007年基金经理频繁跳槽, 有20%-30%的基金经理改换“东家”。30家基金公司离任基金经理达71人次,相当于现任基金经理总数的1/8。在有记录的615名基金经理中,有232名已不再担任任何基金经理职务。 人才断层现象也摆在了年轻的基金行业面前。基金公司老总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面对的现任基金经理的工作经验越来越浅。公募基金经理日趋低龄化,许多基金经理甚至是80后出生,根本没有经历过完整的牛熊周期考验,这群年轻的基金经理担纲中国广大基民的投资理财重任,也不能不说是中国特色。财经名嘴黄湘源慨叹到,这样的一些基金经理跟一些小散户没什么区别,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基金经理像中国基金这样高流动,更没有一个国家的投资基金可以不靠盈利而靠管理费活下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