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阳光私募广积粮 备战抢筹仗 (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4日 16:0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先行者受考验

  近期股市的低迷态势也传播到了信托领域。来自深国投的公开信息显示,在深国投平台发出的59只信托产品,近六个月的净值表现,仅10只出现正增长,其余均为负增长。去年10月30日以来发出的28只产品只有“武当1号”、“博颐精选”和“景良能量1期”正增长,而去年11月19日发出的“开宝1期”3月15日公布净值显示,大幅亏损31.32%,是净值损失幅度最大的一只产品。

  而从信托基金的持股结构来看,可以反证出亏损的真实性。据WIND统计,截至去年年报期,信托持股数量最多的股票是华电国际,持股量达2.5亿股;排第二的是浦发银行,持股量达1.9亿股。而前者从一月份以来下跌幅度近50%,后者受再融资困扰也跌去近40%。此外,如华闻传媒、陆家嘴、天音控股等股票更是无一幸免。

  很多阳光私募拒绝记者提出的采访要求,理由是:最近做得不好,不想宣传。

  事实上,从1月14日以来,能有涨幅的股票并不多见,如果死扛一只股票或坚守一个板块,最终的结果都将是亏损。但在这个市场中,能够真正踏准行情节奏,踩准市场热点的操盘者少之又少。

  业内人士称,能发信托私募的人大多是公募基金经理转过来的,因为只有他们才会较为轻松地通过信托公司严格的资格审查。但是公募那一套投资理念放在这个快速下跌的市场中是行不通的,近期公募全面亏损就是一个证明。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信托私募产品都存在如此高的风险。目前国内信托私募市场有两种模式,一是以深国投、平安信托等为代表的阳光私募,一是上国投、华宝信托采用的结构化信托私募产品。前者是典型的高风险、高收益,投资管理机构在集合信托资金中不占比例,市场环境好时,个人投资者享受高收益,反之承担较大亏损;后者在信托计划中基本上都采用“安全垫”形式,会有机构投资者在信托计划中垫底,个人投资者承担较小风险,收益较稳定。

  “不妨长远一点”

  记者在采访武当资产的田荣华时,他跟记者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是“不妨长远一点”。武当资产是此轮调整中,少有的几个能做到正收益的阳光私募。深国投的数据显示,3月10日公布的“武当1号”净值增长率高达10.65%,是新发信托产品中做得最成功的一个。

  据田荣华介绍,武当资产在今年一月份一直采取反弹行情的操作策略,低吸农业化肥板块的股票,并在相对高位缓慢减仓。后来,就没有再买进过股票,直到现在仓位仍然很低。田荣华说:“股市暴跌就是学习的好机会,这样可以避免以后少犯错。”他表示,如果股市不再出现暴跌,就要开始逐步建仓大盘蓝筹股,如果看不到股市的止跌迹象,仍将轻仓操作。

  田荣华认为,虽然美国经济已经进入衰退期,中国经济也必将受到影响,但是这些都只是对前期事件的总结。预测股市走势,应该更多地看未来。就目前而言,上证指数已经下调48%,高估值风险得到了充分释放,对机构投资者而言,投资风险越来越小,机会则越来越大。因此,不能仅凭近期信托私募的业绩表现来看问题。

  金晓斌也表示,宏观面应该要比预期的乐观。从国际来看,次贷危机影响在前期股市下跌中得以体现,四月份财报期对股市影响应该不大,而且美国金融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很强,美国经济走出衰退阴影是可以期待的。而国内经济虽然受出口影响,但顺差数据的下跌并不意味着出口在大幅下降,一二月份顺差的快速下跌很大一部分是由进口放大和外资流出造成的。目前,一些大盘股已经跌出了内生价值,长远来看,这些股票符合投资要求。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