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阳光私募广积粮 备战抢筹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4日 16:0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贺辉红

  自去年十月以来,公募基金和一些国外热钱且战且退,亏钱成了股市的代名词。但今年三月,私募基金却频频发出阳光信托。私募为何此时密集出手筹资?

  逆市扩军为抄底

  刚刚过去的三月是私募界热闹的季节,上海和深圳都举办了多场私募论坛。与此同时,私募基金的阳光信托计划也频频推出。

  国内规模最大的QFII基金——扬子基金的基金经理陈家琳正式转投私募,一时间成了私募界最大的新闻。据悉,由陈家琳创办的世诚投资管理公司已在上海注册成立,同时该公司和中融信托合作的“中融—世诚投资世博主题信托计划”也于近日推出。

  此外,原上投摩根投资总监吕俊与平安信托联手推出“从容优势集合信托”,出身嘉实基金的赵军也推出了自己的新一期信托“淡水泉2008”,上海向日葵投资有限公司在中融信托推出第一期信托“葵花1号”……

  据统计,仅在平安信托的平台上,三月份就有近10只信托产品的募集信息发布。

  如此多的阳光信托选择在动荡的三月推出,到底是为哪般?向日葵的投资总监金晓斌给出了答案。他表示,对目前的市场有信心。其原因是,上市公司的盈利下降不会比预期快,一季报很可能好于市场预期,而且自去年以来实施的从紧政策由于时滞的作用,一季度还体现不出来。市场经过快速下跌,目前已经步入底部区域,一些低估值的蓝筹股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从金晓斌的言谈中,不难发现,私募此时发信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为抄底做准备。

  有观察人士称,应从多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以阳光信托为平台的私募运作机制对基金经理依然有较大吸引力。除了具备相对优势的激励机制外,创造一个更有效率、更适合自己的投资平台,也是很多明星基金经理的追求。

  此外,一些业内人士指出,近期股市走势不佳,公募基金普遍亏损,公募基金经理需要承受来自管理层和投资者的双向压力。无论在自信心,还是在收入方面,他们都面临着股市走熊带来的威胁。而私募的投资范围要比公募基金更广,比如更具价值的H股和B股。因此,在这个时候选择出来做私募可能是一种更佳的选择。

  一些优秀的投资者加入到私募行业,对整个私募界来说是一件好事。用武当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田荣华的话说,基金经理转干私募能给私募界带来公募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管理方法,有利于市场稳定,也有利于私募的发展。竞争的加大或预示着阳光私募将进入“优中选优”的时代。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