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系类基金产品适合什么样的投资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 07:40 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一些媒体报道了银行与基金公司合作的诸多类基金产品(基金化信托产品)都面临着跌破或即将跌破净值的尴尬局面。一时间,该类产品成为众矢之的,质疑之声四起。在如此局面之下,当初没有购买的投资者暗自庆幸,而已经购买的投资则如坐针毡,甚至不少投资者已经下定决心要提前赎回,从此远离这些产品。那么,这类产品是不是真的毫无投资价值?是不是投资这类产品不如去投资公募基金?如果说这类产品有投资价值,那么它究竟适合什么样的投资者来投资呢?带着上述的问题,我们对目前银行系的类基金产品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研究,同时把这类产品与市场上现有的公募基金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和比较结果能够较为客观全面地解答投资者的诸多疑问。

  有了银行的把关,是不是这种产品就没有风险了呢?是不是这种产品适合所有银行的客户进行投资呢?当然也不是。众所周知,理财其实就是投资,既然是投资,就一定伴随着风险。因此,在投资之前一定要明确投资标的的风险属性。正确的投资决策一定是在充分了解产品的收益及风险属性之后,并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以及风险承受能力后做出的选择。

  由于采用了完全基金化的投资管理,因此这类产品的风险与收益属性均与目前市场上的公募基金比较类似。换言之,类基金产品产生高收益的潜力较大,但收益表现波动的区间也比较大。这一点投资者必须明确,当然银行也有义务向投资者揭示。例如,光大银行就在产品说明书中明确说明该类产品在光大银行理财产品风险评级体系中为最高的五星级,风险度高,不适合保守型和稳健型投资者进行投资。只有在明确了产品的风险与收益属性之后,投资者才会对最坏的情况做好心理准备,才能够理性的看待产品的收益及表现,从而不会因为恐惧和慌乱做出错误的决定。

  在产品表现好的时候只看到收益而忽视风险,在产品表现不好的时候只看到风险,过分的担忧和恐惧都是不可取的。自古以来,人们对于事物的恐惧大多都源于对事物的不了解,在充分了解了之后,其实每个人都是敢于去吃螃蟹的。当然这个比喻可能不完全恰当,但至少我们应该明白,就类基金产品的特性而言,短期的业绩波动是由产品特性决定的正常现象,正如吃螃蟹必须费力的把壳剥去一样。在今天没有人会因为基金跌破面值而从此放弃基金投资,就好像没有人会因为吃螃蟹需要剥壳而不去吃螃蟹一样,因为早在这之前你就应该已经了解并且下定了决心为了美味要不惜冒着手指可能受伤的风险,为了高收益而宁愿承担更大的市场波动的压力。

  那为什么又会有人因为类基金产品业绩的波动而对其投资价值产生质疑呢,我们认为对于业绩的正确解读是评判类基金产品究竟是否具备投资价值的关键所在。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