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专户理财:奶酪还是毒药(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3日 17:24 基金观察

  “这是一笔双赢的合作。”光大银行财富中心主任张旭阳表示,“以往的银行理财产品基本属于低风险低收益理财产品,在基金高业绩光环下,吸引力有所减弱。现在基金专户理财开闸,银行就能成为基金专户理财客户,将银行理财产品委托各家基金公司理财,既能通过基金把资金投向股票市场获取高收益,又极大地丰富了银行理财产品类型。”

  而基金专户理财业务的下一个客户伙伴兼融资路径,可能是同样拥有大量机构客户与庞大理财资金的券商集合理财与保险公司投资资本。

  抢了私募基金“奶酪”?

  “即使数百万元摆在我面前,我也不能让他随便入伙。”这是2007 年9月,一位私募基金操盘手王先生的话,“我们得先三审五审,再决定是否允许他加入队伍。”

  然而,岁末当记者再碰到王先生时,他的门槛似乎有点松动:“如果你身边有富豪真愿意投资私募基金,我们可以慢慢谈。”

  导致他立场动摇的,恰恰是公募基金专户理财大幕已拉开。

  “专户理财门槛定在5000万元,可以通过信托模式募集资金。这就和私募基金很相似了,我们不得不背水一战。”王先生眼神里有一丝紧张。

  上海证大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朱南松认为:“基金公司对专户理财的运作模式早已有操作经验,如果再和信托与银行理财产品联盟,赢得高端人士或企业家的信任,就可能分流一批私募基金的客户群体。”毕竟,传统私募基金产品与客户维系合作关系多靠信誉;基金专户理财则通过严谨周详的合同文本,用法律武器捍卫双方的利益。

  公募基金相对私募基金的另一大优势,还有2007年公募基金业绩跑赢私募基金。当公募基金平均回报率超过80%时,私募基金在这轮牛市行情里只取得30%平均收益率。

  但一位私募基金人士也认为:“我们的长期客户都非常了解并赞赏我们的投资风格与操作策略,绝不会对基金专户理财移情别恋。在投资领域有一句真理——只买自己熟悉的产品,而不是追买高收益产品。”

  须防利益输送风险

  由于专户理财可以获得不超过管理资产在管理期间净收益的20%作为业绩报酬,会不会导致基金经理们为了做高专户理财收益率,拿公募基金资产做利益输送呢?

  在国外成熟市场,证监会为中小散户基民制定各种权益保护条款。比如,美国证监会经常抽查基金公司公募基金账户与专户理财账户的股票买卖明细表,一旦发现存在某种内幕交易而刻意拉高专户理财收益率的行为,这家基金公司就会被勒令整改或面临巨额罚款。

  中国证监会也已做出相应防范性措施,《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已明确禁止基金公司在开展专户理财时,用所管理的其它资产为特定的资产委托人进行利益输送。

  但国盛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滕军指出:“老鼠仓事件已经折射出个别基金经理监守自盗的道德风险隐患,如果没有详尽的专户理财监管条例去切断专户理财与基金经理之间的非法套利纽带,很难保证类似事件不会再现江湖。”

[上一页] [1] [2]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