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公募基金PK私募基金(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9日 01:43 新京报

  私募基金相比公募业绩太差,赎回吗?

  在众多私募基金中,阳光私募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眼球。而日前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自2004年以来,深国投和平安两大信托平台已经有35只阳光化私募基金成立,但仅有4只产品跑赢大盘,4只产品接近大盘涨幅,其余27只阳光私募明显跑输大盘。去年和今年成立的基金中多数均落后大盘,并有着不少的差距,相比公募基金自然逊色不少。例如曾被称为民间股神的林园旗下的深国投·林园证券在2007年2月28日成立到8月20日净值增长率为47.94%,相对大盘涨幅落后29.02%。

  不少市场人士把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归结为,私募基金更加畏惧风险,从而造成了私募基金在今年以来投资偏保守。北京云程泰投资管理公司总裁魏上云表示,如果私募基金只有10元钱,不小心亏了33%,就只剩下6.7元,这就需要盈利50%才能补回损失,超额部分才有业绩提成,这造成私募基金在风险控制上比公募基金更敏感,也更怕亏钱。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将私募基金的此次失利归结在实力“较弱”上。一般来说,私募基金不过是几个人,他们需要承担包括研究、销售、操盘乃至行政等一系列工作,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也很自然,对今年行情的踏空与其说是“对风险的控制”,倒不如说成“对市场前景判断的失误”。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私募的空间很大,透明度不如公募基金高,有些规定有时也会有一些变通的空间。这种变通,如果操作者的判断是正确的,可能会给私募产品带来远高于公募产品的收益率,但如果操作判断失误,那么由此带来的损失也会是公募基金的数倍。

  作为投资人,由于投资私募基金的金额一般都会比较大,考虑是否因业绩差而赎回也是一项艰难的决策(私募基金一般是投资一年后允许赎回)。在这种情况下,私募基金往往也会给客户做很多的说明和解释工作,但最终还要靠业绩说话。关键是看投资人对这只私募基金有多大程度的看好和有多少耐心。

  从国外对冲基金的经验来看,如果一只基金在2-3年内都没有取得值得满意的业绩,基本上就已经在破产的边缘了,不管基金经理以前有多么辉煌的战果,也难逃厄运。所以上面所描述的“做得差、赚得多”的怪现象自然不会延续太久。作为投资人,他们不会长期容忍既要缴纳比公募高得多的费用,又只能收获比公募低得多的收益率,除非私募尽快改变收益率差的现状,否则大批的私募基金消失就是不可避免的。

  ■ 观点交锋

  私募派

  北京云程泰投资管理公司总裁魏上云(原基金泰和基金景福的基金经理):私募基金相对公募基金有许多优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公募基金按照管理基金规模的一定比例固定提取管理费,投资人赚钱或亏损与否对管理费的提取没有影响,而私募基金自有资金与客户资金共同投资,其管理收益主要来自客户盈利部分的业绩提成,因此它更关注客户的盈利。

  第二,公募基金经理受短期业绩排名的压力较大,而私募基金有条件更专注于自己的投资风格。

  第三,私募基金资金规模相对较小,客户人数也相对较少,这样基金经理和客户就有较多接触和彼此了解的机会,客户如果有意向让私募基金帮助理财的话,首先会和私募基金经理见面,基金经理会向其介绍自己的基金和投资风格。客户了解、认可后会尝试投资,符合自己的投资收益要求再逐步追加投资,而一般公募基金经理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自己的客户。

  公募派

  南方基金总经理高良玉:私募基金人才相对公募基金来说较为匮乏,目前运作私募基金的投资公司,通常基金经理、研究员、财务和行政加起来不超过十几个人。而基金经理从公募出走到私募,要涉及销售、服务、研究、投资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有独当一面的魄力和能力,达到如此境界者不过凤毛麟角。

  尽管公募基金不可能有私募基金那样的激励方式,但是也正在改变现有制度的一些不合理因素,能够带来正面效果改革。同时将个人投资权还给基金经理可以让基金经理以一定比例认购自己管理的基金,与持有人同甘共苦。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冯一萌

[上一页] [1] [2]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