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基金发行第三次热潮助推牛市持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 04:28 第一财经日报

  刘瑛

  始自2005年下半年的牛市,正在经历基金发行的第三次热潮。

  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至今已经过半,基金发行数量达11只,总发行份额700亿份,平均发行份额77.79亿份。

  特别是上周,基金发行异常火爆。新基金中邮核心成长基金认购上限是150亿,但募集首日有效认购金额就超过654.86亿元。由基金安久封转开而来的华安策略优选基金有效申购金额超过768.21亿元,更是远远超过了规定的100亿规模上限。

  中邮核心成长以及华安策略优选成为了此次基金热潮的关键词。这和去年年底的嘉实策略增长基金419亿的认购以及上投摩根内需动力基金约900亿的有效认购时的基金疯狂热销行情非常类似。

  上周前四个交易日,每日基金开户数也均在20万户以上,周二和周四的开户数甚至超过了40万户。

  三次基金热销

  此轮牛市以来有三次基金热销行情,其间股指均是大幅度上扬。

  根据Wind资讯统计,第一个热销期是去年第二季度。当时由于股市从最低点开始上涨,基金发行数量也突然间开闸,单季度基金发行数量猛增至29只,而此前4个季度的单季度发行数量不是16只就是14只。

  去年第二季度基金发行总份额是1288.39亿,上证指数上涨了28.8%。其间广发策略优选基金募集了184.18亿,易方达价值优选基金募集了117.91亿。

  第二个热潮当属去年第四季度,共有23只基金发行,募集总份额是1654.51亿,百亿基金开始普及,嘉实策略增长基金正是诞生于此时。同期上证指数上涨了52.67%。

  今年第二季度开始的基金发行热潮应该属于第三次,第二季度共有20只基金发行,募集总份额1627.48亿,基金发行规模已经设置上限,上投摩根内需动力基金的天量有效认购金额在此时缔造。同期上证指数曾一度冲高至4335.96点。

  延续第二季度的火热,今年第三季度至今基金发行热度不减,新基金超额认购以及拟分拆基金在未到分拆之时已经售罄的事情频频发生。同期上证指数继续上攻,最高到4916.31点。

  去年第三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是股指震荡期,基金发行略有冷淡,分别发行了22只基金和15只基金,发行份额分别是562.07亿元和1254.80亿元,均低于它们前后两个季度的发行规模。在这两个季度中,上证指数分别上涨了4.80%和19.01%。

  最近新发行的基金中,并非完全都是新基金,还包括一些转型的封闭式基金。在2006年初,市场还在担心封闭式基金到期后,将会遭遇被清盘的命运,投资封闭式基金的资金也因此在短期内流出

股票市场。但实际上,封闭式基金转开放而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借道基金冲入股票市场。

  基金热销助推股指上涨

  基金热销推动了股指上涨,还是股指上涨引发了基金热销?

  牛市以来,基金战胜散户的优秀表现为基金积累了良好的口碑。所以无论股指直线上涨还是震荡整理,新基金依然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在市场看来,新基金热销又带动了市场做多热情,新基金建仓也为市场提供新资金并带领股指走出5月30日以来的箱体震荡。

  7月20日至8月9日,上证指数从4000点猛涨并连创新高,一度逼近5000点,其间不到20个交易日,涨幅约20%。

  市场认为基金玩命做多的原因在于此波上涨1000点的行情中,领涨的正是基金的核心重仓股招商银行(600036.SH)和万科A(000002.SZ)。8月2日,万科A涨停,8月3日招商银行涨停。

  机构投资者们却是另一番看法。华夏基金在8月6日对当时市场的描述是,按理说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不会在这样的估值水平大举买入;剔除部分新基金因担心仓位过轻,加仓这些大盘蓝筹股的因素,必定有不少个人投资者也加入了追涨这些股票的行列。

  华夏基金还表示,2006年下半年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小市值个股纷纷下跌,蓝筹股一边倒地上涨,而且蓝筹股中的龙头股估值水平远超同行。很多个人投资者缺乏对公司进行盈利预测和估值的条件和能力,一旦说银行股好就想起买招行,一旦说地产股好就想起买万科,从而使得招行、万科这些龙头股获得远超同行的估值溢价。

  事实上,基金热销和股指上涨虽然不存在必然关系,但是也有一定相关性。基金热销为股市上涨提供了资金面支持。插图/刘飞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