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高潮生:基金投资的九大准则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4日 14:08 新浪财经

  

高潮生:基金投资的九大准则

英国施罗德投资公司中国总裁高潮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迎接中国基金业十周年----中国基金投资者服务巡讲大型活动---郑州专场,于2007年8月04日在郑州举行,英国施罗德投资公司中国总裁高潮生在会上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下为高潮生精彩观点:

  高潮生:刚才魏总和吕总都讲到基金市场火热行情,我想把这个话题延伸一下,大家都知道,过去讲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但是你理财,财就理你吗?未必如此,关键是你知道不知道应该如何理财,我讲如何从基金投资角度来讲,正确树立一个投资理念和自己的运作方法。虽然不同市场不同国家,都有不同的情况,但是可能大家会问,那么从基金投资的角度来讲,是否有一个不分地区、不分市场、不分国家、换言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原则和原理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今天我主要想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投资界和基金界做了20多年的心得和体会,所以今天题目讲的《基金投资的九大准则》,并且希望投资者从这九大原则能够引申到中国基金业目前尤其是基金投资的比较奇特的现象,不妨把它称之为奇妙的怪象,首先基金相对基金选择与投资的九大准则

  1、相对收益比绝对收益更重要。

  如果最关键是希望你知道你的相对收益是多少,大家都可能看过游泳比赛,你如果说50米有一分钟,没人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你有的快还是慢,因为大家不知道你是老年组、少年组等等,所以如果仅仅从绝对值数目来讲并不能说明你投资业绩成功与否,最关键是相对收益,既然谈到相对收益,他的比较基准是什么?相对什么东西呢?从国际常理来讲,有六个不同的比较基准:零收益。很简单就是赚了还是赔了,但是这个理念或者标底是对冲基金用的最多,因为对冲基金提供最多一条就是希望无论在什么样的市场情况下都能够提供收益而不是数钱。

  第二个是无风险收益,投资理论上的风险,非常短期比如1个月或者3个月投资,所以从理论上讲,大家知道,很多投资理念或者投资理论最开始在证明它有效性的时候,都是以无风险收益作为基础来判断它的相对收益的高低。

  第三个通货膨胀值,这是基金投资者的基金诉求,为什么?大家知道,投资的目的并不光是赚钱,而是至少能够战胜通货膨胀。

  第四个是资金历史表现,他想说明什么问题?想说明基金究竟是在改善之中还是在衰落和后退之中。

  第五和第六是基准指数值,基金在建立时候,会选择一个指数,或者是若干指数的综合值作为一个基金的标底,那么我需要看到的是这个基金在它一段历史时段之内究竟是否战胜了它自己所制定的标底,也就是基准指数。第六个同类平均值,任何一个基金要看它和同类基金相比,它究竟是咱生了同类基金还是比如说25%、最高10%,还是最差25%,还是最差10%等等,从这点讲,同类平均收益值和基准指数这是两个在基金投资中最为常用的相对业绩的衡量基础。刚才谈到相对收益比绝对收益更重要。

  2、第二准则基金的风险于收益共存。

  什么是金融投资?

  谁愿意主动回答这个问题呢?金融投资定义非常简单:但是这句话里包含了很多含义,首先来看看这句话是什么?以当前的确定投入博取未来的不确定回报。

  在这个含义当中,为什么具有很深的含义呢?至少讲述了三个内涵,第一投资的目的是收益,所以不像你买车,买房是为了自己使用的,第二博取未来的不确定收入,可是他没有告诉你未来是多久?同时也没有告诉你回报是多少?所以说在投资的定义当中,实际上隐含了三个非常深刻的含义。

  什么是投资的风险呢?我们也不难为投资的风险找到它的定义,那就是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我不知道在多长的时间我哪会得到怎样的收益。那么这是投资的风险。

  风险的最终实质或者说给投资人带来的灾难或者影响是什么呢?那就是投资人无法是现在资本投入时所设定的收益期望值。

  因为收益是以当前确定收入去博取未来不确定收益,所以今天投入是确实的,不可换回的,当你投入之后就没法弄回来了,所以这点讲,投资人最终投资的时候,是以收益为目的,但他是否能够大家这个目的呢?这就是投资风险可能给你带来的负面影响。当然投资的大敌是什么?刚才已经谈到,投资的风险,大家都知道,投资两个最主要的敌人,一个是恐惧,一个是贪婪。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并不尽然。投资的大敌是什么?除了恐惧和贪婪之外,投资人时而恐惧,时而贪婪。如果你总是恐惧和总是贪婪的话事情要好办的多,但是很多人时而恐惧时而贪婪,而且更糟的,该贪婪的时候恐惧,该恐惧的时候贪婪。并且往往不是恐惧不足,贪婪有余;就是贪婪不足、恐惧由于有余。所以巴菲特的智慧: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谈到投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包括那些尤其对基金投资者来讲,投资风险是否能够归为几个主要类别呢?第一:是市场风险,大家都知道,市场在不断的波动,那么他可能给投资者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第二通货膨胀风险;第三利率风险,利率有可能上升,有可能下跌;第四选股风险,换句话说,就是选基金的风险。同时流动性风险,就是在你想卖出的时候,可能不能以你希望的价格卖出去,同时又选择时机的风险,换句话说就是波动交易带来的风险,就你认为低的是高,你认为高的时候是低,投资人认为自己非常正确选择基金,而最后事实是他最后买进高点,往往卖出时候低点,这跟他自己的预期截然相反,最后一点他没有实现自己投资目标的风险。如果对基金投资来讲,有些主要风险我们不妨把它归为七大种类。

  投资人对于风险的认识应该说很大的误区,古今中外无一例外,在中国、在美国、在其他的发达国家、发展国家、新兴市场,只要是人,人的共性使他都存在对风险的误区。第一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是新手,他没有经历过股市暴跌给他带来的影响;第二好了伤疤忘了痛,有些人确实曾经遭受过熊市的打击,或者说套牢了若干年,但是只要市场恢复了正常状态或者又进入了新一波牛市之后,他就把昔日的伤痛完全忘掉了,这点来讲投资者对于风险认识的第二个误区;第三今朝有酒今朝醉。今天市场上涨给我带来回报,不管明天如何,他只把注意力集中在非常短暂的眼前利益和既得利益;第四聪明反被聪明误,很多人认为我能够准确的知道市场的走向,我能够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出,但实际上市场往往在给您开一个莫大的玩笑,最后你自己认为,你自己正确把握进出场时机,而事实证明却恰恰相反。第五,诱惑能使鬼推磨。很多人在最开始时候,可能会心有余悸,可能还认识到投资是有风险的,可是在市场诱惑下,尤其是在亲朋好友的诉说之下,可能看到别人短短一两月这么高收入,好,我也应该进去,这个时候你可能是应该进去,但是不要忘了,在你进场的时候,你作为投资人究竟可以承受多大的风险?每一个人财物状况?他的金融状况,和他的负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没有任何一个产品,投资法则适合于所有的投资人。第六点好坏当作耳边风,虽然有很多的专业或者投资人或者一些金融无媒体不断的告诫他们,你应该记住投资的责任是自负的,但是有句话“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众人皆醉我也醉,既然大家都不怕,我干吗要怕呢,所以这点上,很当人在大家一窝蜂而上的时候,股市和基金市场会被这种强势洪流不断推向高涨,我不希望被这个洪流淘汰而下。最后一点不太好听:不见棺材不落泪。他没有真正感受到股市下跌给他带来的挫折和损伤之后,他不会意识到投资风险存在,换言之什么时候是最佳的时机来教育投资人呢?不是在股市暴涨的时候,也不是在今天这样一个基金的火红年代。最好的教育投资人机会就是在市场下跌和他受到损失,受到打击的时候,从这点来讲,投资人对于投资风险是有很大误区的。

  如何衡量投资的风险呢?这个技术性的,第一个标准方差,目的是为了衡量一个基金业绩波动性导致的绝对风险。第二,跟踪误差,告诉基金业绩与基准指数间的偏离度。你和基准指数相比你究竟差了多少,最后一个β无值,基金业绩的相对市场收益的伸缩性。

  从这个话题角度来讲,刚才提到是第一代风险指数指标,实际上国际商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标准方差,βR-SJUARED相关系数,跟踪误差,信息比率。现在发展到第三代,所以对于投资风险衡量,可以看出来,从国际来讲,如何衡量风险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只有你能够正确的衡量风险,你才可以想到一种办法如何来降低风险,如果你自己不知道如何衡量这个风险,那么你采取一定措施之后,你也不知道它最终的结果是帮助你降低了风险,还是反而使你增高了风险。

  3.收益及其风险的一体化考量

  这个时候,我们要回答这样六基本问题:

  第一、如何用单一指标同时反映收益和风险什么意思?刚才提到,投资两个,一个是收益,一个是风险,这是分别有两个不同的指标来衡量的,所以投资人的时候,比如讲,我告诉你投资回报,他的投资收益率是多少,但是我没有告诉你故事的全部,你还要告诉我他的风险性是多高,这个时候会带来困惑,是否可以找到一个单一指标,这个单一指标就同时把收益和风险两个不同的指标包含在内呢?这就是谈的单一指标的衡量问题。

  第二个如果能用一个单一指标来衡量的话,应该是叫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你把它的收益,把他的风险隐含之内,如果我有更高的风险,排除风险因之后的收益究竟是多少?所以这个角度来讲,马上碰到这些问题,如果这是你的思路的话,你需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如何来计算基金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第三点一个基金如果他的风险高,那么这时候应该问你的问题,它是否因为承受了更高的风险而获得了足够的风险补偿?因为从投资者来讲,风险越高收益应该越高,因为当你承受的更高的风险之后,这部分风险应该给你带来额外的回报,所以使你的收益率更高,而如果你的基金回报很高,但是他的风险也很高,并且并没有给你带来足够的风险补偿,那么基金比较高的收益率并没有告诉你他的真实的业绩表现如何。

  另外对于同类基金来讲,风险收益究竟是高还是低。另外现在提到最常用的办法,如何把两个指标融在一起呢?我们叫做比率分析,一个分子一个分母,这个办法现在遇到的挑战,有没有比这种常规比率分析更完善更妥当的衡量办法。最后讨论的是怎样能够更准确的计算风险调整以后的收益。

  大概谈一下比率分析,究竟他想做什么事情呢?基本形式=收益/风险

  投资含义=每单位风险所获得的投资收益把风险已经平均化了,每一单位的风险所获得的投资收益,什么样的基金好呢?在每一个单位风险能获得最高投资收益的基金,所以这就是比率分析所要告诉投资者的故事,

  一般怎么讲,最常见的夏普比率,同时还有一个信息比率。是超额收益与跟踪误差之比。这两种是最常规和最常见的比例分析,从目前的国际市场华尔街来讲,他们在衡量风险调整后收益究竟走到了哪一步呢?如果提到最常规的两种办法应该告诉你它也是第一代产品,现在华尔街已经走到了第三代,第二代什么?第二代更注重下行风险,如果在股票市场下跌的时候,这个基金的表现怎么样,换句话说固然我关心它的在牛市当中的表现,但是我更注意的是它在熊市当中会给我带来怎样的损失,所以这事更注重下行风险。它有不同的比率。现在走到第三代根据效用渠线来进行分析。

  4、历史业绩的重要性与局限性。

  如何选择基金,刚才南方吕总谈到这个问题,你选择基金经理的时候,要注意的一些事情!但实际上,从这个基金的选择上来讲,历史业绩究竟能够不能够说明未来?因为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投资问题,大家知道,一个基金无论它过去的表现怎样?如果你今天成为它的基金持有人的时候,你只能买到它未来得表现,而你绝对买不到他已经过去的历史业绩,那么好,你既然买的是未来表现,那么你想知道的是什么?历史能否能够在未来重演,这就说你想回答的问题,历史业绩究竟等不等于他的未来,有三种不同的回答,第一种回答,可以说明历史,第二个历史业绩不能够说明未来,或者二者之间没有可靠的相关性,第三点历史业绩从某种程度上或许能够说明未来。从这点上来讲,你可以看出三种不同的答案。究竟我们的答案是什么?可以看出来,这点是历史数据,可以看出五星表现最好,作为什么事情?根据过去的表现,评出他是五星、三星、二星,过三年之后,五星基金是不是仍然是五星,是不是仍然表示业绩,如果是的话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历史业绩能够说明它的未来表现。所以答案是历史业绩有时具有预测能力,但是故事并不是那么简单,历史业绩有时又没有预测能力,这从点表现来看,五星表现最好,但是未来预测来讲,表现第二差的,反倒是过去最差的在未来三年表现最好的。这时候给投资人带来一种困惑,我究竟应该买过去业绩表现好的呢?还是应当买过去业绩表现差的,希望他否极泰来。

  美国基金种类比中国多很多,有82种,我们做抽样做了一些证明,未来是可以跟历史重复,因为这类基金有他的特性,大部分是债券基金,不能能够说明是大多是股票基金,还有一些特殊的例子。从这点来讲,如果我们来回答这个问题,历史业绩能否预测未来我们的答案是:1.能,也不能。2.有时能,不能,3.对有些类别能,对有些类别不能。4.根据历史进行预测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5.如何过往业绩不能预测未来表现,那么什么能?究竟应该不应该根据历史业绩来选择基金呢?如果所有投资人都只能买未来,他更关心不是基金历史业绩,更关注基金在未来是否能够提供他所期望的回报值,这个问题应该说不仅在今天的中国,在全球市场上也是仍然在继续探讨的一个问题,但是他告诉我们一点,历史数据固然不能完全说明未来,但是它在相当程度上是可以为未来的表现树立一个标尺,或者是供您参考的。

  5、中长期业绩远重于短期表现

  目前为止我们。在您选择一个基金的时候,您是注重他的中长期表现还是相当注重短期表现,换句话说,如果您认为历史业绩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未来的话,那么请你告诉我我应该看他过去的短期历史,还是应该看他过去的中长期历史,这个是我们要回答的问题。为什么讲这样一个问题呢?现在有两位基金经理,我想让大家回答一个,这两个基金之中您会选哪一个。

  基金经理1和基金经理2,它的价值波动性第一个是4.1%,第二个是6.1%,相对于基准指数0.71%,第二个是0.65%,最关键时候战胜指数百分比一个是45.7%战胜了他的基准指数一个是100%战胜了基准指数,大家会选第一还是第二呢?为什么有不同?因为你看历史二者没有任何区别。一年把它作为基金经理1,你如果看他五年,看他十年,可以得出不同结论,为什么100%战胜,因为他在十年历史上,他每年都战胜了,但是你把他作为一年来看,他有好几个月没有战胜,所以这个说你从长期和短期来看实际上中长期表现更能够说明问题。

  另外一点基金经理叫所谓“投资风格漂移”,因为短期内你看不到这种漂移给您基金带来的影响,但是如果可以看中长期来看,基金经理是否是投机分子,还是能够恪守他自己所能的那种投资理念,这点可以看出来他的投资风格可能漂移,规模可能漂移,从大团股变成小团股等,这点或许中长期业绩表现或许能够给您更准确的标尺一个参照物、参照系,让你知道他的投资风格与理念。

  6、挑基金经理比选基金更重要。

  大家都知道,大家买的不是基金,买的是基金经理。为什么?从基金来讲,基金只是基金经理的一个产品而已。基金经理究竟要做或者事情呢?或者说我今天问大家,基金经理是干吗?基金经理管基金。基金经理要管好基金,需要具备五大主要职责:任何一个职责多出现偏差,都决定一个基金经理不是优秀的基金经理。第一资产分配;第二进行资产分配完成之后是如何筛选股票;第三你挑选出你的股票,每个股票在你的基金组合中占多大比重呢?组合构建(不同股票在自己投资组合中的相对权重的高低);第四交易时机,我已经决定了,是否马上买进股票,还是决定市场高低呢?最后一个是风险控制,就是如果在市场下跌时候,是否有足够能力来承受这个风险,来避免市场下跌给基金带来的损失。这点可以看出来,有些基金在牛市的时候表现非常好,在熊市的时候表现非常差,也有一些基金在牛市时候差,在熊市非常好,大家知道,我想买什么样的基金,在牛市和熊市都能够表现好的基金,这点要求基金经理有非常好的风险控制能力和运作流程。

  基金经理三大管理能力:第一行业轮转,在不同行业之间进行转换,并且进行适时的转换;第二股票选择;第三风格的替换。这三个实际上作为一个基金经理来讲,这是他根本的三大管理能力,希望在这三个管理能力当中,找到一个基金经理,他有一种稳定的能力,我们不指望任何一个基金经理在这三个能力上都非常出色。并且事实已经证明不光在中国,在美国也是一样的。中国目前为止是328支基金,在美国截至2006年8839支基金,在这8839支基金当中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基金经理在所有的管理上都出众。我们想找到可以做三个能力当中保持稳定性而不是运气释然。

  怎样选择基金经理呢?如果我们并不是把基金的业绩作为最核心的因素,那么请你告诉我,应当从那些角度来考量基金经理呢?我们说这就是所谓的业绩外的定性研究,不是基于历史业绩的定量分析。第一我知道投资基金经理投资理念是什么;第二是否有风格漂移的历史;第三管理资历怎样,也就是他是否同时经历过牛市跟熊市的考验,另外他是否有资产肿胀效应。是不是越大资金表现越好?可能大家都会问这样的问题,当然中国目前来讲这个趋势还不是非常明显,所以我不愿意对中国的情况现在过早的下一个结论,根据国际基金业的发展,答案是否定的。越大的基金表现越差。为什么?很简单,如果基金大到一定规模之后,基金经理可能就无法找到他真正认为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因为从基金构成来讲,有很多法规的限制,比如讲有5%的资产在某一个具体的股票上,同时你持有一个公司的持股份额不能超过公司发行股份的10%,实际上这决定了(这个法规中国美国都是一样的),这个角度来讲,他限制了基金经理投资方向,如果大量的资金涌入之后,这个时候逼迫基金经理不得不去购买一些他本来不想买,或者他根本无从了解的公司。任何一个基金经理都是有一定的能力限制的,所以他所真正了解的公司都是少数。只是如果资产规模过于庞大,使他的资产规模超出了他能够买的这些公司,结果怎么办?他不得不去买那些他不想买的,或者他不了解的公司,对于基金未来表现来讲,实际上是负面的消息。

  换手率高低,基金经理究竟是是长期投资理念还是不断地进行股票交换。

  集中度的高低,它更多是把资产放在某几个或者某时几个股票上还是大幅度的比较,可能拿到2、3、4百,他的集中度究竟高还是低?它的交易策略究竟怎样?所以这些东西都最终的决定了一个基金经理他过去的业绩究竟是他的能力释然还只不过是运气释然,这对于投资人来讲是很重要的,你如果认为历史业绩可以部分说明未来,那么你所要做的下一个工作就是当你看一个基金历史业绩的时候,你想知道,提供这个业绩的基金经理究竟是它的能力出众还是他的运气出众,这点是选择基金经理的时候应当十分慎重的问题。从国外目前所采取的办法是1、焦点追踪,不再跟踪某一个基金,而是转为跟踪基金经理,我联系的历史不是这个基金的历史,而是基金历史的历史。大家知道,如果一个基金过去十年当中换了三次基金经理,虽然有长期的历史表现,但是三个基金经理所带来的十年业绩表现是不连贯的,是不连续的,是无法进行直接比较的。相反如果某一个基金经理他在这儿作了三年,到另外一个地方干了五年,两支基金是不同基金,但是是一个基金经理管理下,把这两支基金连在一起的话,或许更能说明一个基金经理长期业绩表现和他的管理能力。第二个,归因分析,我想看一看究竟是造成了因基金历史好,我刚才提到基金经理三大管理能力,我想把一个业绩表现把它拆成三个部分,基金经理在三个管理能力上究竟它的表现如何?同时,我希望一个正向的递进,大家知道,基金经理都在不断地买股票,最简单的例证,如果这个基金经理没有买这支股票,而继续保持这支股票的话,基金表现是否反而会更好呢?换句话说,如果这个月当中,基金经理把假股票卖掉,买成因股票,这个决定究竟是对还是不对呢?假设你没有买这个甲继续放在投资组合中,最后月底会给我一个业绩表现,当然这不是真实的,但是我可以跟基金经理卖掉甲买回乙做一个比较,看他究竟做的决策是正确还是错误的。我想看看在一段时间内比如讲在一年、三年或者五年时间内想看哪个基金经理作出正确决策的比例最高?所以这是一个思路,我们叫正向递进的比重。最后基金经理的技巧分布。他所提供的基金表现是来自于他的。

  7、基金业绩与投资者回报不等。

  今年比2006年涨了88%,基金内金涨了122%,你要知道,这个表现是仅仅自己计算出来的业绩表现,跟每个具体投资人所得的回报是不同的。为什么?因为从基金股份来讲,因为基金投资计算方法有不同,一种叫时间加权,一个资本加权。可以告诉大家,美国目前来讲,所有投资人业绩表现都低于基金的业绩表现。这是为什么?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基金的业绩表现等于投资人表现,大部分投资人都可能不断注入新的基金,或者再出一部分钱,如果一旦有这种交易行为发生,那么可以告诉你,投资人的实际回报率绝对不等于基金的业绩,那么是高于它呢?还是低于他呢?从美国来讲,美国8839支基金,我们原来只做了大概1800支基金,结论是什么?没有任何一个基金,投资者的收益高于基金收益。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基金回报与投资人回报之差

  1、基金回报不考虑资本的流入量及时间。

  这对基金经理是公平的,因为基金经理衡量基金时候他只想知道我管理的能力是怎样,如何一个基金的业绩表现还受到投资人金钱流入和流出的影响,那么你在衡量业绩表现的时候,对基金经理是不公平的。因为有的基金流入量大,有的基金流入量小,有的基金净流入,有的基金净流出,都是在不同的时间发生,所以所有基金之间没有可比性,如何上所有基金在它计算业绩表现时候,具有完全一致的可比性,那就是要把所有资本流入和留流统统排除在外,不予考虑,这个时候你想看到基金业绩表现能够完全反应出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这就让基金回报是假设基金持续持有并无增减。同时,投资人的回报与资本的流入量和时间有关的。这点跟资金无关。基金无关,但是两个投资人大家动买同样的基金,一个人早一天点,或者进入量不一样,最后两个人收益是不一样的。

  投资人的回报实际上是投资人实际获得的收益,也就是说投资人回报是它真正所得,而不是一个基金所公告它的业绩。怎么计算这个?很简单,投资人的回报和基金回报相比,如果投资人的回报大于基金的业绩,那么这个成功率就应该大于一,从美国来讲,在我们所做的1800多个基金当中,最高的成功率99.2%,没有任何一支超过1%,为什么?这说明,你怎么计算,所有的,我们不排除个别的投资人可能会超过基金的收益,但是在一个特定时间内,就所有这个投资人整体行为来讲没有超过他,或者说投资人大部分时间在高点买入,在低点卖出,或者说他进出场时间都是错误的。这是人性释然,从他们投资的模式来看,大家都是在涨很高的时候进去,跌的时候受不了心里刺激而卖掉,所以他们做出来的总是和他们预想的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相反的,换句话说他进出场的时间总是错误的,这导致了成功率总是低的,基金什么东西影响呢?基金的流入与流出量越大二者的差异越大,成功率誉定,资本的流入与流出越频繁,二者的差异越大,基金业绩波动性越高,二者差异越大,三者影响是投资人回报最主要的因素。美国基金业在过去十年间显示:1、美国股票型基金:成功率=73%,大部分买股票的投资人都是高位买进,低价卖出的。2、美国平衡型基金:成功率=98%,大家多少长期持有,如果完全长期持有,也不抵触的话,你的成功率会非常接近100%。3、低风险基金:成功率=98%。4、高风险基金:成功率=63%。5、某高科技基金:基金回报率=15%,投资人回报=-1.5%。因为这个基金波动性非常高,动性大导致投资人范错误几率越高。

  8、基金产品和投资的准商品性。

  这点我觉得对中国的投资人来讲,是尤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基金它是准商品,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商品有两种共性,第一市场共性,商品是用来市场交易买卖的,他不是用来自己使用的,从这点来讲,基金股份也同样是为了市场交易,换言之,基金从这点来讲,它满足商品性的定义,是个商品,但是商品还有第二重定义,这点是基金不满足的。如果是商品的的话,商品价格是由什么东西决定?是由供需平衡决定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买家愿意出什么价,卖家愿意卖就能成交,这会导致价格的变化,换句话说商品价格只取决于一个因素,那就是供需的平衡。这点对基金是不适用的。为什么?这点对股票是使用的,但是对基金不适用。为什么?因为基金价格不取决于买入和卖出量的大小,这不像股票,股票越多人买,价格就上涨,但是基金价格不受人买的影响,基金价格受它所持有的基础

证券价格影响,而与进出量或者它的进出平衡毫无关系。所以我说它是准商品性,从某一点上来讲,具备了商品性,另一点又不具备商品性,二者导致了基金股份或者基金产品的准商品性。说明:1、基金价格与供需平衡无关;2、不是越火的基金会价格越涨,也就是说不是投资人越蜂拥而入的基金它的价格会涨的更厉害;第三投资人蜂拥而至不影响价格。4、价格是按百分比增长而非金额变化增长;5、相同基金可能对应不同股票。因为基金价格是他所持有的股票来确定的,而基金持有的股票很可能在某一时段之之内不断频繁的发生变化,今天的基金和两个月前基金可能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换手率比较高的基金而言变化是非常大的;6、高价基金或许对应低价股票,也就是说他所持有的股票可能全都是低价股票,但是他的基金价格可能是很高的,所以说基金价格和他所持有股票价格之间没有必必然的联系;7、羊群效应反而导致价格下跌。为什么?刚才提到基金种量效应,羊群效应,大家都去蜂拥而入买一个基金,羊群效应反而使得基金价格下跌。这是基金股份准商品性。

  9、无人能够长期准确预测市场走向。

  这点提到有些人反被聪明误,总是认为我能够准确判断进场和离场时间,但是古今中外无论对任何人来讲,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没有任何人能够长期准确预测市场走向。

  大家知道,可能有人投资人或者基金经理业绩确实很好,似乎他能够准确预测出市场走向呢?应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大家知道,1940年,曾经就华尔街来讲三传统经典投资著作都是在那个年代写的,三本传统的或者经典的投资著作,都是40年代写的,当时一个人《客户的游艇在哪儿)(Fred Schwed Jr.先生写的)。其中举了一个例子,他说40万人参加一个投币比赛,就是国徽币制,也就是说得到币制的就进入下一轮,所有得到国徽的淘汰出局,就是这样的简单的比赛,40万人参加,经过第一轮变成20万人了,又过一轮,剩下10万人,这样不断进行下去,进行第15轮以后,还剩12个人,16轮剩下6人:第17轮后剩下3人,一个时候三个人是什么?三个人一定是投币的高手,一定能投出国徽来,大家认为认为他们是高手,专家,大师;他讲含义非常明显,确实如此。中六合彩的人不会有很多财经记者采访他,不会问他:你讲讲究竟选的六个号如何对?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运气释然,并没有任何成功或者能力因素隐含在其中的。

  所以这句话在投资界很有名,爱因斯坦讲的:唯有两事乃无穷也,宇宙空间及人之愚蠢,前者我还尚且不敢确定。也就是说后者我敢确定,那就是人愚蠢是无穷的,就是很多人认为自己能够预测市场,而事实恰恰错误的。很多事情你能够预测出最终的结果,但是你不知道他发生的时间是什么。这就是巴菲特的预言:预测一件事情何时发生,往往会比一件事是否会发生更难。大家都预测人可能肯定会死的,但是毫无疑问他能预测谁什么时候会死,很简单例子。所以大家不要预测进场时机和退场时间。今天我讲基金选择和投资有九个大准则,这九个准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无论基金行业历史多久,也无论这个国家经营数目有多少,这九大准则是应该投资人记住。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准则?比如讲我应该讲大基金公司的基金还是买小公司基金,我之所以没有把它列在这里,是因为从我目前的理解,我不认为它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原则。有些规律在美国市场是对的,但是在中国这样年轻的市场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所以从这一点讲,我并没有把它列入这其中。

  进入最后一章

  1、中国基金业的八个理念错位与失误。

  这跟我上节讲的九个基本原则是违背的。八个奇妙怪象是什么?1、一元基金的迷思,因为我刚才提到,基金的价格是按照百分比涨的,不是按照金额涨的,你买一块钱基金涨了10%变成1.1,这时候你买的,他不会说1块钱涨1.1,2块钱涨到2.2元,基金和历史业绩和未来表现毫无关系,这点很奇怪。至少中国之外,发达国家当中还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在美国基金发行价是多少?尤其是新基金,美国来讲,政府没有规定,但是大部分是十块钱,也也有的是100美元,甚至是1千美元,所以一元基金是很奇特的现象。

  2、新发基金的冲动。

  大家一窝蜂去买新发基金。在海外新发基金应该用一句话何其之难,你新发基金人家凭什么买你的?我怎么知道你有能力管好这个基金,你没有任何业绩?因为你没有任何历史业绩证明他有这个能力。

  所以大家一窝蜂的买新的基金实际上是很独特的现象。在美国大家买的基金一般来讲是希望他有十年以上的历史,因为只有时间长才可以看出个基金在经历了熊市和牛市之后他的表现怎样,基金经理是否有在牛市和熊市都成功驾驭基金的能力。有人可能问,你说中国目前还没有十年基金,那我们什么都不要买了,不是的。你可以可以看基金经理2004年熊市表现如何,或者牛市表现如何?04年牛市表现如何个?

  3、优胜劣汰的困惑。

  基金到一定程度时候,比方说一块钱涨到三块钱,卖掉,为什么?他要把三块钱卖掉再去买一块钱的。实际是如果一个基金表现好,他能涨到三块钱,说明他的业绩不错,结果你卖掉,你去买一块钱,一块钱之所以他那儿都不去,还是1块钱是因为他不好。好的被淘汰出局了,那么表现不好反而被人抢购,因为他是面值一块钱,这点来讲,是很奇特的现象。

  从基金来讲,基金结构变迁和股票不一样,股票还是股票,但是基金过了几个月可能就不是这支基金,你如果看他的投资组合可能已经或多或少发生了很多变化,也就是说,虽然你没有参与股票买卖,可是基金经理已经作为你的代理人或代言人在你所不知道的时候,对于基金的组合作出了调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不能够看到一个基金表现好以后,把它卖掉,把钱回来买一些便宜的。这实际上在国外表现最好的基金价格一般越贵,因为这种所谓分股的现象很少发生。当然股票当中有,基金业当中很少。大家知道,巴菲特所持有的股票是从1964年到目前为止没有分股过。为什么?他说:我就想让真正喜欢我的公司持有我,他的公司价格是1万两千美元一股,他就说就不分,我要看看不分有生之年能从15块钱究竟涨到多少?

  4、奇特怪象忽视风险盲点

  我作为基金的投资人我能够承担多少风险?对于投资来讲,关键不是说你买什么基金,最关键是首先考虑经受住经受不住它下跌风险,如果把投资收益和他的风险作为两架或者一个自行车两个轱辘的话,前轱辘是什么?应该是风险,后轱辘才是他的收益,或者收益推动他在前进,可是决定他的方向是他的风险,或者说投资人在选择基金的时候,更多应该考虑风险在先,而不是业绩在先,换句话说业绩导向基金选择方式并不是一个合适和理性的方法。

  5、我们叫道听途说的误区

  大家知道,买很多基金并不是根据我刚才所讲的能够分析基金经理基本面,看他投资理念,换手率看他操作流程究竟如何,而是说这个基金好,不论三七二十一就去买,而是受到业绩蛊惑或者诱惑,这个时候并不是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分析来做出它的投资判断,而是道听途说来决定究竟买什么基金或者卖什么基金。

  下面叫“优秀基金的孤寂,优秀基金价格一般比较高,尤其是当他基金公司对投资人负责的时候,他不会采取分股的形式来诱惑投资人,这个时候很多很优异的基金经理面对的问题是什么?他的基金会会被别人输回,最后越是好基金越被别人输回,这是逆淘汰的负面轮转,这对行业发展、基金发展、对投资人都不是健康的趋势。

  下一个是断线交易的风行,大家很多把股票买卖的或者交易方法拿到基金当中,觉得基金也是低买高卖,错,基金最主要的优势是与投资分散化,它最好的地方他把市场风险给降低了,他不能规避它,但是他可以某种程度上降低了风险,对于基金来讲它更适合于长期投资,而并不是短线交易,除去1.5%的前面收费和1.5的后面收费,除了这个因素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呢?是的为什么?费用固然是考虑因素,但是在美国很多基金,应该是40%基金都是没有前端收费,也没有后端收费,你说:不是说我这不是比买股票还省事吗?确实如此,是否遭到了投资人频繁的买卖呢?并没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家都知道,投资基金产品不是短线产品,如果一个股票该卖了,该买了,你放心好了,不必你作出这个决定,你所信任的基金经理已经替你在最合适的时机作出了这个决定,你何苦又要决定基金的买卖时间呢?他的正确与否呢?基金经理已经替你当家作主了,在最合适的时候,已经作出了调整判断,你不必再去做重复性的劳动了,从这点来讲,短线交易实际上这是很奇怪的现象。当然在美国这短线是作为退休基金,它更长期从法规角度来讲,不允许股票投资在退休基金上,这从整体数据来讲,中国的短线交易风险是一个非常令人心焦的事情,因为很多投资人并不知道基金和股票投资上根本的区别是什么?股票是你自己当家作主,而你买基金的时候,你已经把这个权利完全交给了基金经理,由他来替你作主,这个是两个不同的行为。

  最后一点是择时投资的顽疾,大家都在选择时机,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出,没有人能够长期准确预测市场走向,如果你卖了,那么市场继续高涨,最后向隅而泣的就是你。为什么投资者的回报会低于基金业绩,这是普遍现象,对于所有的基金都是如此呢?它的结论就是所有的基金的投资者在选择交易时间的时候,都错了。换句话说绝大多数都错了,使得整体的投资人的回报率要低于基金业绩,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惨痛的教训,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