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首份基金经理份额激励计划引热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7日 04:2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徐汇 资料图

  ⊙本报记者 贾宝丽

  昨日,华宝兴业基金公司推出基金经理基金份额激励方案。作为国内公募基金业首个基金经理激励机制,该方案一经推出,便引来业内人士的纷纷议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作为试点,该方案应该说是开了个好头。但从方案本身的内容来看,其象征意义更大于实质意义。

  “这当然是好事,基金经理激励机制讨论已久,无论如何,算是开了个头。”一位已经离职的基金经理对记者说。不过,说到具体的方案,该人士却认为意义不大。首先是激励的力度明显不够,从方案来看,公司用自有资本购买的每只基金金额仅在20万元到45万元不等,激励程度非常有限。其次,相对于股权激励机制而言,这种方案更短期化一些。该人士认为激励机制还是从公司层面做更好一些。

  “我们下午已经讨论了很久,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上海某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对记者说,但除此之外,他不愿意评价更多。对于今年以来,公募基金人才频频投奔私募的现象,多数基金经理认为,恐怕仍然很难遏制。

  “基金经理转投私募,决不仅仅是为了钱”,一位合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说:“很多人始终不理解基金行业究竟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其实很多人去私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的投资风格更适合做私募。也或许是想换种生活方式”。

  这一观点得到普遍认同。一位基金经理对记者说:“中国的基金业发展时间不长,基金经理的风格也在形成之中。大家选择公募和私募,更多的是一种投资风格的选择。因为两者的客户基础不一样,客户的风险偏好度不一样。在国外,公募基金与对冲基金的分界线也一直非常清楚”。

  “基金经理时刻生活在聚光灯下,天天面对各种排名,承受的压力非常大。其实基金经理最需要的是归属感,但目前的情况是,基金经理更像是雇佣军,做得好了,就有奖金,做得不好,就得枪毙。这可能是更应该考虑的问题”,上述某人士说到。

  不过,也有人士认为,作为试点,该基金份额激励机制还是有很大的示范意义。而且一开始,不可能全面铺开。力度小,范围小也是应该的。如果效果好,可以继续推广;一旦有差错,也容易纠正过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