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上市公司公开增发遭遇基金冷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1日 04: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陈建军

  尽管上市公司的公开增发再融资日渐受到市场关注,但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热衷认购定向增发股份而冷淡公开增发的做法依旧没有出现根本性的改变。去年以来实施公开增发公司的情况表明,机构投资者认购公开增发始终是“蜻蜓点水”。

  上周完成公开增发的永新股份的最新股东名单显示,虽然华夏基金公司旗下的华夏红利、华夏大盘和中小板ETF三只基金赫然在列,但记者了解到它们所持股份均非认购公开增发所来。永新股份公开增发的承销商国元证券有关人士表示,华夏三只基金所持的495.43万股均系二级市场买入。

  由于股价在实施增发前跌破增发价,永新股份的公开增发一度让人担心会出现券商包销局面。最终戏剧性出现的获12倍超额认购,系产业投资者的踊跃认购所致。其实,申能股份新兴铸管普洛康裕航天晨光三房巷、普洛康裕等去年以来实施公开增发的上市公司情况均表明,基金认购公开增发始终是“蜻蜓点水”。

  航天晨光公开增发2470万股,共有40家非个人投资者获得配售。其中,16家为基金、券商、信托和

社保基金。然而,公开增发能够获得机构投资者如此青睐的公司实在是凤毛麟角。比如,三房巷公开增发约3403万股,共有24家非个人投资者获得配售,但其中只有8家是基金、券商和信托;普洛康裕公开增发约2541万股时共有17家非个人投资者获得配售,但只有3家为券商和基金。

  在“蜻蜓点水”般认购公开增发股份的机构投资者中,基金的参与往往更只是象征意义上的,因为认购的机构投资者家数主要由信托公司堆积而来。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对公开增发采取冷对态度,与公开增发价和二级市场股价相当接近,参与认购不能有效提升净值有关。但是,永新股份昨天涨停报收于24.16元,已较17.58元的公开增发价上涨了近37%。股价在短短时间内的迅速飙升,足以表明永新股份的公开增发并不缺乏认购价值。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