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沉寂年余保本基金逆市上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1日 07:07 南方日报

  保本基金

  保本基金以保本和增值为目标,国内目前通常设定3年的保本周期,主要通过调整股票等高收益高风险资产和风险很低的资产之间的配置比例,在保证投资者到期能得到本金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追求回报。其原理是将一定比例资金投资于债券,并将这部分投资获得的固定收益数额放大一定倍数进行股票投资,确保在本金安全的前提下,把握股市上涨的收益机会,获得较高的预期收益。这样的操作模式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投资者资金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取得一定的收益。实际上,随着技术的进步,某些类型的保本基金还可以获得很高的收益。

  在2006年以来的大牛市行情中,众多基民中保本基金的持有人无疑不是大赢家,保本作为熊市中的“降落伞”,在牛市中却成了“鸡肋”。当老保本基金的规模在持续缩水的时候,国内却突然冒出一家号称将专注做保本基金的基金公司——金元比联,旗下第一只保本基金宝石动力保本混合型基金(下简称“宝石动力”)也将“逆市”上阵,成为国内目前第7只保本基金。

  牛市中投资者是否需要保本基金?宝石动力是否将被投资者冷落?保本基金如何同其他基金竞争?在发行前夜,金元比联和宝石动力依然被不少投资者存疑。

  老保本遭遇冷落

  金元比联的外方股东比利时联合资产管理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保本基金管理人之一,也是比利时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总资产已达1500亿欧元,管理的保本基金共有800多只,在整个欧洲保本资金市场的占有率约为12.5%。

  相比欧洲保本基金业的风生水起,国内的保本基金依然在惨淡经营。目前国内共有南方避险、银华保本、万家保本、国泰金象等6只保本基金,继去年4月底国泰金鹿成立后,再没有保本基金问市。相比连轴发行的

股票基金,可谓冰火两重天。而老保本基金的规模也在持续缩水,6只基金在二季度规模同比最高缩水24.75%,最低也减少3.6%,而且保本基金中最大规模也不超过30亿。记者了解到,嘉实保本和国泰金像在保本期结束后,也将分别转型为指数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退出保本基金的行列。

  保本基金遭遇冷落的根本原因,正是其在熊市中能保护投资者的保本机制,却制约保本基金在牛市中的收益率。截至7月27日,今年以来6只保本基金的平均回报率是27.67%,最高的南方避险是55.58%,而最低的银华保本只有11.40%。而股票型基金中,华夏大盘今年来的回报率已经高达150.42%,差距太过明显。

  基金买卖网首席分析师任瞳更是向记者直言,“加上保本基金的流动性不好,在牛市中我们不会向投资者推荐保本基金”。

  提高股票投资比例扩大牛市收益

  在这样的格局下,金元比联又将如何应对?

  记者获悉,宝石动力基金发行的上限为50亿份,承诺从基金合同生效起三年后,保证每份额价值1.01元,如果总净值低于该水平,则向投资人支付差额。同国内其他保本基金最大的不同是,金元比联宝石动力基金突破了传统保本基金30%的股票配置比例上限,最高可以达到60%的股票配置上限。从股票投资比例来看,已经基本相当于一只配置型基金,而今年来收益最低的保本基金银华保本,股票投资比例的上限只有20%。

  保本基金也将分级

  “在现在的氛围下,很多客户都在积极投资高风险的产品,但没有看到潜在的风险。从2001年到2005年,很多基金跌破了面值,但保本基金没有让人亏过钱”,国泰基金市场总监曹东杰表示,保本基金作为基金产品线的一环,对于不愿意承受亏损的投资者而言,还是有吸引力的。2005年中国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回报率为0.8%,配置型基金为2.33%,而保本型基金却达到5.82%。

  曹东杰认为,作为低风险投资品种,保本基金的对比对象不是股票基金而是银行人民币

理财产品等数据显示。仅5月份就有16家中资银行和5家外资银行推出了131款银行
理财产品
,在131款产品中,一年期以下的短期理财产品共78款,占产品总量的比例为59.5%,收益一般在3%~8%之间。而保本基金的收益率则相对较高。

  “实际上,保本基金的收益率并不低。我简单统计了一下,国内保本基金成立到现在,平均年化回报率在20%以上,而股票型基金是30%,差距并不明显。”陈凯还给记者算了笔账,“假设目前你有10万元人民币的储蓄金额,有投资股票型基金的打算,根据大多数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对这种风险收益偏高的产品,你可能会配置3万元左右。如果问你愿意投资多少钱在保本基金上,因为不会有任何损失,大多数人会说全部都买保本基金吧。虽然股票型基金表面收益高,但投资者出于对风险的担忧,“半路下车”的不在少数,实际上的收益并不高。而投资保本基金一般都会持有到期。

  在陈凯看来,并不担心保本基金的市场,“目前国内居民储蓄超过16万亿,其中63%是定期存款,比起定存,保本基金还是有很明显的优势”。

  曹东杰和陈凯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方向,未来保本基金也将分级,增加其吸引力。“在香港,有保本金100%的,有保95%的,有保90%的,”曹东杰告诉记者。而陈凯也透露,在未来的产品体系中,也将分成“非常积极”、“积极”、“保守”、“非常保守”几类。不过曹东杰也坦承,国内投资者对于保本基金的认知和接受还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全基金行业的努力。

  本报记者 贾肖明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