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胖子基金瘦身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7日 03:20 第一财经日报

  嘉实策略增长基金由“巨胖”到“苗条”的艰苦“瘦身”经历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迅猛成长的新兴市场,投资者教育无论对散户还是机构投资者都同等重要

  禹刚

  “这半年可真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邹唯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

  邹唯是嘉实策略增长基金的四位基金经理之一,过去半年让他如此“不堪”的事,是让自己负责的基金“瘦身”强体。

  嘉实策略增长确曾是基金界一名“巨胖”。去年12月7日,它创下一个中国纪录和一个世界纪录:一天之内募集近420亿元,成为中国基金史上规模最大的基金;打破了全球单只基金单日募集金额的最高纪录。嘉实基金公司也由此一举成为国内首家资产管理规模超千亿元的基金公司。

  在嘉实基金公司产品部兼市场部总监周晓明看来,超级“胖子”基金的诞生“是由当时特定的环境和市场氛围所决定的”。中信证券研究员胡浩则认为,去年的牛市格局下,“嘉实抓住良机成功发行嘉实策略等基金,从而跻身大型基金管理公司之列。”

  不过,特定环境催生特殊现象却难以保证获得特别的成功。在嘉实策略增长基金身上所折射出的,是中国股市制度痼疾消除后的超常规发展,以及相伴而生的投资需求被突然释放时的冲动。

  “好在经历了起起伏伏,最艰难的阶段都过去了,还有这么多持有人在信任和支持我们。”邹唯说。3个月以前,嘉实策略增长基金的增长率还在近300只基金中的150名开外,最近一周则已跻身前40名。“我们为持有人赚来的收益已经有130多亿元,相当于新发一只新基金了。”邹唯表示。

  一口吃成大胖子

  去年以来,大盘如昂首之龙,扶摇直上,投资者的热情在媒体、专家、“股神”甚至隔壁赚了大钱的王大妈的反复刺激下,彻底引爆了。

  去年最后两个月,股市的热度融化了寒冬的萧瑟。短短两个月,上证综指从1866点飙升至2675点,涨幅高达43%。居民储蓄从银行到股市的“搬家”行动,也是在那个时候让外界大吃一惊。

  在这样不断“发酵”的气氛下,新基金的审批和发行停不下脚步,一批百亿元规模基金纷纷亮相:117亿元的易方达价值精选、184亿元的广发策略优选、141亿元的华夏优势增长和122亿元的工银瑞信稳健成长,似乎一切都阻止不了基金公司扩大规模的雄心壮志,以及基民们的如火热情。

  尽管基金销售让人惊呼“卖疯了”,投资者教育却有些滞后。证监会一位高层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某基金公司用大客车将小区的居民拉到销售点,在热情洋溢的“赚钱效应”宣传后,一位老大妈购买了基金,不过随后她又返回柜台询问:“这个基金每年的利息是多少?”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2006年12月7日,嘉实策略增长创造出了两项中国和世界纪录。面对如此规模巨大的基金,嘉实公司也始料未及,除连夜紧急开会增加三名基金经理外,还立刻发布公告,宣布原定三周的募集期于当日提前结束。

  大块头也得有大智慧

  不过,还未从“一口吃成大胖子”的兴奋中平静下来,“胖子”基金就开始因为体态臃肿而遭到持有人嫌弃。

  嘉实策略增长自成立以来,持续低迷的业绩遭到持有人质疑:一季度结束时该基金净值增长率仅为7.02%,大大低于业绩基准的27%,排在所有开放式基金的后50名。

  银河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胡立峰表示,判断基金规模与业绩没有统一标准,“但普遍规律是大基金小业绩,小基金大业绩。”

  “基金规模决定了我们买卖股票无法实现快进快出,只能坚持买入持有策略,否则会产生较大的冲击成本和流动性问题。”邹唯也无奈地表示,“我们只能选择并执行严格的建仓个股标准。”

  “胖子”基金被迫“瘦身”强体,一季度末份额降至278亿份,赎回比例达到33%;截至6月30日,份额仅有160亿份,比首发时的419亿份,“瘦身”了将近六成。而截至本月24日,嘉实策略增长的资产也缩水为235亿元,远远小于最初的419亿元规模。

  据邹唯介绍,考虑到419亿元的首发资产规模并非常态,会有较大规模赎回,而且在市场处于结构异化、估值偏高的状况下,过于激进的投资会导致较大风险,嘉实策略增长的建仓过程在二季度才结束,而且采取了偏保守的股债平衡型投资策略。

  扭转了盲目追求规模的思路后,稳步建仓、保守投资和严格选股成为这个“大块头”基金的“大智慧”。从所披露季报来看,嘉实策略增长的持仓集中在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以及华侨城A上海机场等金融、地产、交通运输行业。

  而这些又是市场重归价值投资、“二八现象”再现后,市场所一致看好的下半年主要行业。所以邹唯表示:“相信我们,未来会逐步上扬、逐步走强。”

  “瘦身”下来的嘉实策略增长业绩得到了改善,一季度结束时该基金净值增长率仅为7.02%,而截至本月25日,单位净值升至1.487元,年初以来增长率已累计为47%。在最近三个多月大盘震荡整理期间,它的增长高达24.4%。“苗条”后似乎也向投资者重新焕发出魅力,仅二季度的三个月中,其总申购就有7.4亿份。

  不过对邹唯和另外三位基金经理而言,目前嘉实策略增长和业绩基准间相差的1.67个百分点,是重新博得持有人信任更为现实的一道坎。此外,金融、地产股未来能否持续走强,还需要时间来验证。毕竟经历过一连串洗礼的基民们,在逐渐成长中也变得越来越挑剔了。

  散户和机构都需要投资者教育

  证券市场一年多来阔步向前,引发投资热情高涨,基金规模和基金公司也在迅速扩张。此前,基金资产规模突破1000亿元用了近5年的时间;从1000亿元到5000亿元,用了近4年。但是,从去年6月底的5114亿元到现在突破万亿元,仅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

  市场的迅猛发展,使得投资者教育无论对散户还是对机构投资者,都成了“必修课”。

  富通(Fortis)基金全球CEO吴瑞琪(Richard Wohanka)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就强调,市场的发展,不仅是股价上扬,更重要的是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基金公司的发展,还是要向价值投资、基本面分析的方向前进”,而不能盲目追求规模、过度营销。

  在他看来,对于基金销售而言,最难的事情在于,“劝阻某个投资者不要过度投资”。吴瑞琪认为,一个经过良好培训的销售人员应该了解投资者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力、投资规模等多方面信息,并判断该拿出多少资金投入股票基金才合适,“但劝阻客户不要购买自己的产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一段时间以来,基金业大发展也给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们带来很多“成长的烦恼”,比如:夸张的营销、对规模盲目的追求、飞速的建仓、残酷的排名、频繁的跳槽,以及难堪的“老鼠仓”等等。

  而对基民来说,近期市场的大幅波动让他们变得更加成熟,基民们也开始了解:原来基金并不是越大越好,原来基金也不是买了就能赚钱,原来基金也会有风险。

  但是一些狂热的现象依然存在,比如盲目追求业绩排名、盲目追求新基金、盲目追求高分红、盲目追求保本收益、盲目崇拜和过分渲染明星基金经理等。

  今年一季度,华夏优增、易方达增长、南方绩优这一批去年成立的百亿元规模的“胖子”基金,赎回比例也分别达到了39%、43%和44%,而上半年发行了180亿元的广发优选,一季度赎回比例甚至达到了50%。

  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4日,资产规模超百亿元的基金多达60只,突破200亿元的也有16只之多。要知道,一季度末还只有7只基金迈上百亿元规模。

  从二季度业绩表现来看,超大规模基金依然业绩平平,反倒是一批规模在100亿~200亿的中等基金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其中165亿元的中邮核心、160亿元的南方绩优、159亿元的广发策略以及128亿元的华安宏利等,近六个月的增长分别达到67%、67%、62%和63%。

  回头来看,“胖子”基金的诞生虽然有特殊的市场环境原因,但无论如何,它们的“瘦身”历程都是吃了不少苦头的。分析人士提醒,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迅猛成长的新兴市场,普通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都需要有更多的投资者教育,这样才能避免更多类似“胖子”基金的艰苦“瘦身”故事上演。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