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私募基金何时破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 07:11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消息]伴随着沪深股市的跌宕起伏,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屡屡进入公众的视线,并成为市场讨论的热点。

  第一财经研究院《产业投资基金与PE市场发展新格局》报告日前出炉,该研究院筹备负责人杨宇东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正逐步走向成熟的市场化机制,这必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报告称,境外“PE”进入中国的步伐在2005年后明显加快。由境外“PE”带来的赚钱效应,撬动了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中国本土私募股权基金开始活跃。国内知名、有内资背景的私募股权基金主要有亚商资本、鼎辉国际、弘毅投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等基金管理单位。

  数据显示,去年有6只由中国本土机构发起设立的私募股权基金成功募集,募集金额达到15.17亿美元,平均每只本土基金的募资额为2.53亿美元。

  伴随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开始逐步显现活力。证据之一就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机制的基本形成。中国近年

资本市场结构有了根本性的改善。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进程的加快,以及由经济发展带来的丰厚投资回报,都促成了中国“PE”市场机制的形成。

  证据之二则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制度环境的完善。包括《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以及即将推出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等众多相关的法律法规,都从各个角度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形成“利好”。

  但报告也指出,尽管中国“PE”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热潮,但由于基础薄弱,它的发展速度仍跟不上日益增大的融资需求。

  “与公募市场的发展相比,中国的私募市场发展相当滞后。中国的GDP是印度、

澳大利亚的3倍,但私募融资市场规模与它们大体接近。”杨宇东说,“但这同时意味着中国的私募融资市场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

  中国

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日前表示,要实现中国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建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产业基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未上市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产业基金,后者在寻求投资回报的同时,通过项目筛选、尽职调查,利于提高其所投资公司的治理和运营,这客观上有助于培育上市资源。新华社记者 潘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