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私募公募角色对掉 公募做短线有他自己理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7日 22:55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谢舒/文

  基金的操作风格。

  让我们看看这一波牛市里,“牛基金”们都在做什么:王亚伟的华夏大盘精选并不全是买大盘,中小盘股为他蝉联业绩第一作出贡献不小;邵健接了个400亿的胖基金嘉实稳健来管理,来不及完成建仓,就被赎回超过一半;朱平去年惹了个“飞机的祸”,洪都航空事件影响广发基金去年下半年几乎没有发行新基金;老前辈江作良和肖华干脆转投私募,省去了公募基金“带着脚镣跳舞”的种种繁文琐节,安安心心做长期投资。

  受排名、赎回、仓位限制等各种压力,公募基金经理倒像短线高手,震荡行情中这种现象更加普遍。

  相比之下,这一轮牛市里崭露头角的一些私募基金,比如以赵丹阳、但斌、李旭驰为代表的一批“巴菲特拥趸”,倒是刷新了人们过去对私募基金的认识,其持仓比公募基金更坚守价值、稳健、长线等投资理念。

  从单只

股票看,往往,私募基金敢于在这只股票没有被市场发现的时候抄底建仓,然后令其价值逐渐为市场认可,一般会做完一只金股的完整波段,所以有持股三年甚至十年不变之说,最后获得的收益率巨大是可以想见的。

  但是公募基金不敢这样操作。有时候是眼光的差别,有时候是调研的差别,更多时候则纯粹是制度的差别。和这类私募比起来,无论比较收益率还是基金经理个人收入,连明星基金经理都只能望洋兴叹。

  2001年以前,提到私募基金,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想到“庄家”两个字,吕梁、德隆等庄家,以炒作题材为主,风格凶悍,其中还掺杂造假、骗贷、掏空上市公司等各种具有重大法律风险的行为。

  经过5年熊市的清洗,幸存者开始痛定思痛,寻找稳健投资之路。虽然仍有不少单一炒股的私募基金不改“坐庄”老路,不过,一些显示出“大家气象”的投资团队开始逐渐为市场所关注。

  价值投资派踏踏实实做调研,一旦选定便长期持久不调仓,“一年只做一次交易、平时不看盘”这种状态,令投资客们羡慕。一些过去的期货商、操盘手甚至走上对冲基金之路,跑到香港和国外去学习组合投资。

  开放式基金设立之初,市场曾对他们寄予很多期望,管理层也希望他们作为证券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来承担稳定股市的功能。但是这几年下来,实际情况证明,恰恰相反。

  震荡市中,我们看到,基金再次在重仓股上演板块轮动。银河证券统计显示,2季度基金调仓,2季度以来市场由原先中小板块领涨的行情逐渐演变成大盘蓝筹板块主导的局面。

  其实,在长期大牛市中,震荡期不调仓本来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整个行业的逐利冲动、业绩压力和赎回压力,又使每个基金经理都想跑在别人前面。

  “5.30”大跌的时候公募基金仓位测算仍在高比例上,至6月30日维持较高仓位。

  进入7月,市场小幅回暖,反而使得减持需求增加,加上市场对下半年调控的恐慌仍未散去,散户和新基民坐不住了,频频卖股票和赎回基金。基金被迫调仓和主动调仓需求增加。

  其实,对于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角色理解,过去市场本身存在认识误区。

  其实海外成熟资本市场也不是我们过去理想的状态。仅仅以在海外发行的QFII基金为例,从理柏等海外研究机构统计的规模变动显示,开放式基金比

封闭式基金更难做长线,共同基金比私募基金更难做长线。

  公募做短线有他自己的理由,投资者无须太过计较。考虑公募私募的角色对比,更重要的是,投资者不要一厢情愿地以为,公募基金在第三季度会坚守那些他们一直在唱多的重仓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