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下半年哪些基金值得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 12:32 新闻晚报
□文崔烨 摄影李瞻

  主持人:在进入一季度的猛进、二季度的调整后,基金整体依然小胜大盘指数一筹。那么下半年的基金亮点在哪里呢?建议您不妨关注大盘基金、指数基金以及封闭型基金。

  ■基金聚焦

  大盘基金:蓝筹股投资空间更大

  作为上半年表现出色的易方达上证50指数的基金经理,林飞认为沪深A股指数从2005年低点以来上涨已接近4倍,紧缩政策、市场扩容的预期使得股市面临短期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投资者更应关注投资的安全空间。而经过上半年市场的结构分化,个股估值水平变得更加参差不齐,对长期投资而言,估值水平较低、成长性良好的蓝筹股将提供相对安全的投资空间。

  在具体的个股主题方面,华宝兴业基金则提出积极关注大盘成长股、尤其是自主创新的装备工业、军工、节能减排等主题的相关

股票。他们认为,风格板块的变动表明,市场已经再次转向成长股,尤其是大盘成长股将会成为未来的热点。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机构化牛市”趋势的形成。

  而国联安的投资策略报告则显示,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那些有实质内容的蓝筹股将成为持续强于市场的王者,而那些前期过度炒作的“垃圾股”、“概念股”将持续消沉。

  博时基金则认为,在下半年的结构性调整过程中,随着蓝筹股的走强,将带动更多的资金关注蓝筹,从而使其呈现“强者恒强”的局面,甚至会出现新的“二八现象”。实际上,从“5·30”下跌以来,市场的这种结构性分化就已经开始了。

  【投资导航】

  哪些基金大量持有蓝筹股

  在基金的选择上,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那些基金组合中持有了大量绩优蓝筹股的基金。如易方达、景顺长城旗下基金,富国天益、汇添富均衡等基金,其基金的投资组合中大都为白马股,具有较强的抗跌性和长期增长的潜力。

  指数基金:牛市中的尚佳选择

  作为上半年行情的赢家,指数型基金以73.35%的半年净值增长率一马当先,指数投资的“赚钱效应”也显山露水。市场下跌时,指数类产品的业绩通常跑在最后,但在市场连续上涨的时候,指数型基金却能战胜众多主动投资型基金,成为基金的领跑者。

  这是因为在牛市中,指数投资的优越性主要来自于指数进出效应。通常主动型基金对股票的覆盖量比较小,而且还保持比较高的现金头寸,致使基金在牛市中,往往无法跑赢大盘。相比较而言,指数投资的收益率往往来得更高。

  为了使指数基金的收益更接近所跟踪的指数,指数基金通常仅保留5%的现金并进行完全复制。而指数基金平均高达90.4%的持股比例,使其在市场上突然大幅上涨时股票头寸及分散化的优势能够体现出来。

  寻找跟踪蓝筹股的指数基金

  可适当配置以大盘蓝筹为标的的指数型基金,如易方达50指数基金、华夏上证50ETF,其跟踪标的都是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市场影响力50只股票。统计显示,5月29日至7月5日期间,上证综指跌幅为16.59%,指数基金平均跌幅为11.27%,50指数跌幅低于其它标的指数,跌了9.98%,而作为有一定增强型的易方达50指数基金净值仅跌了5.82%。

  封闭式基金:创新、折价是热点

  由于无需考虑申购赎回等份额规模变动的冲击,封闭式基金管理人更能稳定自在地运作基金资产,结果表明,上半年整体业绩增长明显优于开放式基金。截至6月29日,现存的39只封闭式基金上半年平均净值增长率64.70%,这一数字高于开放式偏股类基金上半年的回报水平。

  已经推出的创新型封基,在下半年也将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选择,比如首只创新封基国投瑞银的分级基金,就把基金分为两部分,不同级别的收益分配不同,值得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持有。而另外两只已经获批的创新封基也将在下半年里酝酿出炉,其特色值得期待。

  而传统的封闭式基金也在今年上半年引起了投资人的注意:除了2月、6月的猛涨,还出现了首次溢价交易现象。但近期封基交易价格又大幅下挫,使得折价率有所扩大。其中,大盘封基平均折价率上升至26.41%,中小盘平均折价率也升至12.77%。基金久嘉以29.19%的折价率位列第一,而此前一度出现溢价的基金金鑫,也随着套利资金的出尽折价率再次回到26.66%。当然折价的再次提高也凸显了基金的投资价值。

  ■

理财金语

  ★不要在短期内频频作比基金净值,就像长跑刚起跑时就抱怨某些选手跑得太慢,这样的对比是没有意义的。

  ★基金净值跌破一元没啥可怕,很多收益翻番的基金都有过类似“痛苦”的经历。

  ★买基金不是买衣服,千万不要挑便宜的,基金公司的品牌、基金经理的能力显然更为重要。

  ■基金观点

  向左走,向右走

  股市在震荡中逐渐完成半年报,机械、石化、金融、

房地产等蓝筹的预增报告,让机构和投资者对大势的研判依然充满乐观。而偏股型基金870亿元的分红,让自身累积的风险在众乐乐中消化,也在蓄势等待新的建仓机会。

  然而第三季度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依然高位运行,高达11.1%的GDP增长和预计4%以上的CPI增速,让加息等调控政策的出手箭在弦上。新股发行、新基金的发行、老股重入估值洼地、老基金的持续营销,让个人投资者手中的钱再度成为香饽饽,不知道会递给哪方神圣。

  新股的密集发行是使得资金从基金和二级市场持股中分流的一大因素,散户普遍持有“吃饱一顿,撑死一年”的心态。虽然打新股的中签率一降再降,打新资金的年平均收益率也已经由年初的10%-15%调整为10%以下,但是新股发行的增多还是使得投资者的热情上升,持币待“打”或者打算赎回基金增加“打”资的人还是大有人在。

  股市已经表现的300多点的深幅调整和预计产生的进一步震荡整理也使得资金有了建仓的良机,在经历了价值投资的生动教育之后,重新买入优质股票等待长期牛市的再次爆发也让憋了很久的投资者充满了对新年大礼的期待。

  于是,有怎样的理由让资金进入基金市场呢,老百姓们想得很实惠,不想费脑细胞的话,还是买基金。因为生活质量的提高不单单是金钱上的收益,更多的还是心态。

  (特邀作者朱敏)

  ■基金七日谈

  永远的寂寞难耐

  难耐寂寞,是人类的天性,虽然有些人在度过了丰富的人生后对寂寞的忍耐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享受寂寞这个境界能够达到的相信仍属少数。

  在投资中,难耐寂寞往往也会成为提升水平的障碍,当然,投资人也十分容易因为难耐寂寞而蒙受巨大的损失。

  自今年5月30日以来的A股调整就是最好的一则实例,也就是所谓的“5·30”调整。

  最郁闷的非小K莫属了:不管你说是鬼使神差也好,运气极佳也罢,小K就是在“5·30”的前一天———29日清仓。从现在来看,这是一个多么正确的举动,但是,小K愣是在30日股指低开高走后又杀将进去,和许多投资者一起经历了这次惨痛的调整历程。

  用小K自己的话来说,“还是没能熬住,手里没有股票就是难受!”这,就是难耐寂寞的典型。

  许多个人投资者都是如此,一旦账户中的资金略微多了些就浑身难受,非要买点什么才好,更不用提一段时间空仓了。不信,您可以问问身边曾经做过股票或者现在也在做股票的朋友,同时也考察一下自己:一年200多个交易日中,您和他们空仓或者轻仓的日子占多大比例?

  这是难耐寂寞的一种,而另一种,则是偏好频繁交易,明白手中的股票长期前景极佳,也希望能够做到长期投资,但还是耐不住寂寞要交易一番,“做一些差价”。最终结果在上涨市道中,往往是失去了珍贵的筹码,还付出了不少交易费用,其实,拿住一只好股票的收益率,比频繁交易的收益要高许多;而在下跌市道中,往往是“割掉”跌得多的股票,买入强势股,最终强势股补跌,损失远远超过股指的缩水比例。

  从股票投资转向或部分转向基金投资的投资人中,也有不少将股票频繁交易赚取差价的习惯带到了基金投资中,这就更不可取了。一方面,基金本来就有专业团队进行管理,调整仓位高低和投资组合;另一方面,基金的交易费用较股票而言也要更高一些。

  由此可见,对寂寞的理解和应对之策,无论是在人生中,或是在投资中,都必须不断地“修炼”。(郝渊侃)

  

下半年哪些基金值得关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