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公募基金用业绩捍卫市场地位 阳光私募黯然失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 04:5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公募基金、QFII基金、阳光私募、券商理财上半年业绩大比拼公募基金用业绩捍卫市场地位

  见习记者朱景锋

  作为大众化的理财产品,国内公募基金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与国际同行QFII基金相比,国内公募基金丝毫不落下风,二者难分伯仲。而和国内的竞争对手信托型私募和券商理财相比,公募基金业绩全面领先。国内公募基金正在用业绩捍卫着市场地位和行业荣誉。

  上半年,公募基金净值增长全面超越大盘。来自天相投资的统计显示,1-6月份,上证指数上涨42.80%,成立时间在半年以上的116只开放式股票基金的加权平均净值增长达到63.89%。这当中只有四只基金未超过大盘涨幅。

  和国际同行打个平手

  具有丰富投资经验的QFII基金上半年同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公募基金良好的业绩相比,两者确实难分高下。

  来自理柏6月份的数据报告显示,6只QFII基金上半年收益达到66.05%,同样超过大盘,这一数字低于国内股票型基金70.89%的收益率,但稍高于进取混合型基金65.82%的增长率。

  如果按照天相的基金分类,这6只QFII基金的收益率要超过天相股票型基金63.89%的净值增长。可以说两者在伯仲之间。

  QFII基金中表现最好的三只基金是富通扬子基金、摩根斯坦利中国A股基金和怡富中国先锋A股基金,上半年总回报分别为81.44%、74.72和70.95%。另外,日兴中国A股基金2号、日兴AM中国A股基金和iShare新华富时A50中国基金总回报分别达到57.80%、57.16%和54.23%。

  从资产规模看,iShare新华富时A50中国基金仍然是规模最大的。截至6月29日,这只基金资产规模达到14.95亿美元,但接连遭到巨额赎回,6月份出现了约5亿美元的净赎回,这也导致QFII基金连续两个月资产规模减少。其他5只基金的资产规模在3.96亿-5.38亿美元之间。

  国内公募基金虽然总体上同QFII基金打了个平手,然而,QFII基金在震荡市中表现要好于国内基金。理柏的数据显示,QFII在6月份上证指数下跌7.03%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2.33%的正回报,而同期理柏国内股票型基金平均下跌0.43%,表现不及QFII。如果按照天相的基金分类,6月份股票型基金净值增长1.45%,仍然稍逊他们的国际同行。

  阳光私募黯然失色

  在上半年公募基金发行放缓的情况下,国内信托型私募风起云涌,私募机构借助牛市大肆扩张。据深国投和平安信托网站的公开数据,上半年,两家信托公司共发行了21只信托型私募基金,接近同期公募基金的24只。

  可是,同阳光私募的发行火爆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些借道信托的私募基金上半年的业绩却令人不敢恭维,多数未跑赢大盘。同公募基金的强势业绩相比就更加黯然失色。

  根据两家信托公司网站的数据统计,9只今年之前成立的阳光私募上半年净值增长不足40%,涨幅超过大盘的仅有平安晓扬机会一期和深国投明达两只,净值分别增长61.94%和45.34%。其他几只基金的业绩只能用惨淡形容。

  康晓阳任董事长的天马

资产管理公司旗下平安lighthorse稳健增长简单收益率为42%,上海涌金资产管理公司任投资顾问的深国投亿龙中国到7月5日净值增长38.26%,深国投天马投资到7月5日净值增长34.54%,平安价值增长一期净值增长33.71%。

  其余三只净值增长不足30%,分别是深国投赤子之心(中国)和深国投赤子之心投资哲学、平安pureheart中国成长一期,这些基金都归赤子之心资产管理公司管理。

  在今年一季度成立的阳光私募中仅有几只表现还算可圈可点。深国投睿信投资截至7月10日净值增长59.52%,这只基金是由李振宁所在的上海睿信投资管理公司于2月8日发行成立的。上海证大投资管理公司管理的平安证大一期自2月5日成立以来净值增长56.90%,深国投万利富达自3月20日成立到6月20日净值增长49.11%,表现较为出色。

  继去年肖华离开公募基金投身私募之后,今年上半年又有不少公募基金界人士加入到私募阵营,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曾任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投资总监的江晖,他离职后迅速成立了深圳星石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星石投资与深国投合作推出的深国投星石1期和2期目前正在发售中。

  由肖华管理的深国投尚诚证券投资自3月28日成立至6月20日净值增长34.01%,超过了同期上证指数31.78%的涨幅。传奇人物林园管理的深国投林园证券自2月28日成立至6月20日净值增长32.55%,远远落后同期大盘45.13%的涨幅。

  同公募基金行业相比,私募界鱼龙混杂,谁也不知这当中的水有多深。此前,有私募界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私募基金中的故事多数被夸大,虽然这当中确实有不少传奇。

  有业内人士认为,私募基金从来就不是普通大众的

理财工具,私募基金动辄上百万甚至千万的最低认购额将众多没有资格的投资者挡在门外。尽管私募基金同公募基金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但私募基金的业绩好坏确实同小老百姓没有多大关系。

  券商理财稍逊风骚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越来越向公募基金看齐了,这不仅表现在业绩上,还表现在有趣的营销方式上。

  应该说,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上半年业绩还算令人满意,不过同公募基金相比则稍微逊色了些。进入记者统计的10只偏股型产品上半年简单平均净值增长52.08%,超过了大盘涨幅,但不及同期公募基金偏股型基金64%的净值增长。

  10只产品中东方红二号、中金股票精选和广发理财3号表现最为出色,时间加权净值增长分别达到72.56%、69.58%和67.34%,位居前三名。

  四只FOF中表现最好的是华泰紫金2号,上半年净值增长61.42%。记者发现,华泰紫金2号一季度净值增长只有18.92%,但由于该产品在一季度末大幅增持了大盘封闭式基金,封闭式基金在二季度的优异表现给华泰资金2号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其他几只FOF表现差强人意。

  基金持续营销的模式逐渐被券商理财产品采用,光大阳光2号于4月16日进行了大比例分红持续营销,每10份分红8元,当天认购额就达到30亿元的规模上限。华泰紫金2号也于4月23日开展了分红持续营销活动。

  最有意思的还是中金股票精选。今年以来拆分成为公募基金特别是小基金最为流行的营销方式,据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已经进行拆分的基金达到23只,这些基金拆分后规模急剧扩大,成为当前最有效的营销方法。

  中金公司借鉴了这种方法,该公司于6月20日以1:2.5083的比例对业绩优良的中金股票精选进行了拆分,并同时开展限量持续营销活动。短短几天就已经基本达到规模上限,只是拆分后遇到震荡调整市,目前中金精选的净值还没回到一元。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业绩好坏是该券商研究实力的体现和标志。谁也无法怀疑中金公司强大的研究实力以及他们对市场影响力,同样,中信证券研究实力强大,屡获《新财富》本土最佳研究团队和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该券商拥有多名最佳分析师。因此,这些券商管理的集合理财产品业绩表现优异就不足为奇了。

  上半年,公募基金爆发“老鼠仓”事件,人们对公募基金信托责任和公信力产生了怀疑,不少公募基金高层出走转战私募更加引发舆论对公募基金治理结构的讨论。然而上半年四类产品业绩比较表明,公募基金在投资研究、风险控制、信息搜集、监察稽核等方面仍然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公募基金不输国际同行,让私募黯然失色,并正影响着券商理财产品,公募基金仍是大众理财的首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