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私募基金:从魔到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5日 15:33 南都周刊

  几千万资金量的操作方法肯定不同于几十万,所以有些人自己炒股,几十万上百万的投入,成绩很不错,但不代表他能运作几千万的资金。

  记者 杭晓琳

  6月9日,私募基金与中国黄金10年论坛在京召开。虽然依旧处于灰色地带,但私募基金已经有阳光化的趋势。突然间,这些过去曾被妖魔化的投资机构俨然成为未来期指的重要一分子,维系市场稳定的中坚力量。

  私募基金的利益分配、 投资策略、制度困境

  今年4月在杭州举办的

理财博览会上,童旭明的公司也租了一个展位。童直接在公司的介绍里添入了“私募”两字,而在主动前来询问的人中,有90%的人对私募表示了好感。“之后我们和留下联系方式的人办了一次座谈会,目前已经有10人成为了我们的新客户。”

  童旭明说,很多人以为私募基金不会亏损,这就好像天方夜谭,“就拿做短线来说,十次里最少有三次是割肉出来的,怎么可能只赚不亏呢。”

  利益分配:基金管理人收取2%的管理费,加上收益的20%

    “我们不收管理费啊,就是直接分成30%。”

  童旭明是一家私募机构的股东之一,代人理财了三年多。这个衣着朴素的年轻人看起来与年收入上千万的私募基金经理相去甚远。

  最近,一场以私募基金为主题的论坛刚刚在北京落幕,一组关于私募与公募基金间的数字对比也颇为有趣。

  2006年公募基金经理的年收入,在业内普遍流传的版本是年终奖大约100万元,年薪约30万元,据说这还是按照国内薪酬最高的一家基金公司计算的。

  而私募基金经理的回报似乎更诱人。假设他在2006年管理1亿资金,并获得100%的收益,扣除各项杂费后,他的净收入约在1000万左右。因为据说,国内的私募基金参照国外对冲基金模式,即2-20,基金管理人收取2%的管理费,加上收益的20%。

  “我们不收管理费啊,就是直接分成30%。”童旭明说,他是直到今年初才拿到公司成立至今的第一次分成,而之前,他拿了整整三年的2000元月薪。但这并非公司不赚钱,事实上,在2004年初成立公司后,两年熊市里童与另外两位操盘手也替客户赚到了钱。“现在公司管理的资金规模是1亿元,我们觉得还不够,把自己的分成都投进去再运作了。”

  中央财经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私募基金的资金总规模在6000亿-7000亿元,超过公募基金一倍。

  鉴于私募的隐蔽性,6000亿-7000亿元的数据或许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国内私募的规模,但是从北京的那场论坛所传递出的讯息,以及越来越多的人打算从事私募的趋势来看,一个关于私募的明显转变正在发生,即从数年前的谈“私”色变,到如今的唯“私”则牛。

  “我希望别人明白,私募并不‘黑’。”童旭明说。

  也没那么神?答案是肯定的。

    起步阶段:积少成多

    “那时交易成本低,频繁地做小波段,两个点、三个点地赚。”

  成立公司前,童在上海的一家证券咨询公司工作,这类会员制的公司现在已被禁止,但当时却蔚然成风。

  公司并不代客理财,只向会员出售研究报告。客户中不乏富人,童旭明隐约感觉到替人理财的市场,于是找了几个朋友凑了几十万成立了公司。当时是2004年初,正值行情高点1783点,童并未料到,此后会遭遇一条漫长的阴线。

  第一笔业务是在老家富阳。为了节省成本,童没有在上海租办公室,而是直接跑回富阳,在一家超市门口摆摊。有个当地的小企业主想拿出部分积蓄投资股票,但自己不懂,看到坐在超市门外的童旭明,问了几句,觉得挺有意思,就给了他们7万元,第一单就这么订了。

  那时富阳只有一家小券商,童在证券公司里借了一间办公室,开始倒腾这7万元。此刻,中国股市正在向谷底慢慢挺进,证券公司里每天张贴出来的交易成绩都很难看,唯有童旭明代理的账户,两个月内竟然赚了50%。“其实没有特别的方法,就是频繁地做小波段,两个点、三个点地赚。”当时的交易成本低,童旭明的策略就是积少成多。

  10个月后,这个小企业主的7万元生出了90%的利润。而童的公司也在当地接下了一批业务。

  “那时的行情很难,死了很多黑庄和私募。”童旭明回忆当时的行情,每天成交量只有几百万上千万元,庄家拉高了股价,却没人呼应,庄家出不了货,套死自己。“现在呢,一只股票涨到二十多元,你说它会到五十元,一堆人相信。”

  童旭明说,过去人们谈到私募,就想到恶庄,不是完全没道理。“股改是个分界点。”童说,股改前,市场容量小,股价和上市公司业绩关系不紧密,就能玩游戏,但现在不同了,纯粹的炒作依然存在,但会越来越少,“这叫时势造人。”

   成长阶段:多个操盘手,长线、中线和短线并进

    “别人都以为私募有很多消息,但我至今为止只做过一个消息股。”

  童旭明的公司没有死在熊市里。2005年6月6日,沪市盘中跌破1000点,公司的客户开始大量涌进,如今公司客户的起始资金门槛是100万元。

  童自称现在不能算是真正的私募基金。“我们曾将资金集中起来操作,但随着客户数量增加,资金量越来越庞大后,我们将每个客户的账户分开操作,这和私募基金有差别,更像代客理财。”

  如今公司有60多个客户,60多个账户分布在几个地区的证券公司。童旭明说,资金集中在一个账户里,操作起来容易被人关注,分散在几个账户,不容易被人看破操盘手的意图。

  “这就是我刚才说的,50万炒股和5000万投资是不同的。”童旭明说,几千万资金量的操作方法肯定不同于几十万,所以有些人自己炒股,几十万上百万的投入,成绩很不错,但不代表他能运作几千万的资金。

  “还有代客理财和自己炒股面对的压力也是不同的。”童旭明讲了一个故事,2006年初报上登了一条消息,国家打算投入1万亿发展铁路。童旭明和其他股东讨论后,认为2006年的铁路领域充满投资机会,但是当时没有铁路股,而钢铁板块的公司太多,不容易选择。结果童选中了时代新材。这家公司生产的是高速铁路的一种配件,“那条消息里说,此次发展铁路的方向是提速。”童旭明因此认为这家公司的业绩一定会增长,“这家公司之前只有几百万的营收,1万亿的国家投资,只要有1个亿落到这家公司,业绩就是暴涨。”童旭明以4.5元的成本买进时代新材,将近一年时,童在17元左右卖出。

  “但是刚买时,两个月几乎没怎么动,有些客户等不及就会退出。”童旭明说,这就是投资理念的差异,“客户不一定会接受我的判断,尤其是看到其他股票都在涨时,客户会施加很多压力,这和自己炒股就不同了。”

  童旭明的公司一共有三个操盘手,其中一人专司短线,“有些客户喜欢赚快钱,就必须投其所好。这个操盘手现在负责20个账户,已经到了极限。”公司现在不再接受短线客户,但是新客户需要知道童旭明等人的理财能力,“所以我现在会客串短线操盘手,但是一旦获得他们的认可,我会说服他们做长线。”

  童旭明说,做私募是需要投资理念和心理素质的,“别人都以为私募有很多消息,但我至今为止只做过一个消息股。”

  困局:遭遇投资人赖账

    “如果打官司,我们不一定会赢,即便我们有合同。”

  一年多的熊市,让太多的投资者心满意足,公募基金普涨的同时,私募的收益也不会逊色。但是童旭明却遇到了在熊市中不曾预料的困扰。

  “熊市里,投资人觉得10%、20%的收益已经很满足,但是到了牛市,有些投资人却嫌我们赚得不够多。”有个客户至今拖欠着童旭明的公司六七万元分成,客户的理由是如果自己操作会赚得更多。

  “很多人没想到能赚那么多钱,于是舍不得分成。”主营金融顾问的上海源泰律师事务所田卫红律师说,时常能遇到这种代客理财的纠纷,委托人赚了钱突然不想分给受托人,这种纠纷往往以重新确定分成比例而化解,走到诉讼阶段的不太多。

  以温州地区最近普遍兴起的一种私募基金为例,即一家公司内,同事间成立一只基金,每人投资十几二十万元,雇佣一个操盘手,按合同约定的比例分成。若发生亏损,20%以内由投资人承担,亏损超过20%要由操盘手垫。

  “这种情况,市场好的时候问题不大,大家都在赚钱,市场不好了,矛盾就会突出。”田卫红说,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私募至今还是灰色身份,所以这种委托理财的合同属于民事合同,法院会支持受托人获得报酬,但合同里的分成比例,法院不一定会完全支持。田曾经看到不同的案例,一个是完全支持合同条款,一个却没有支持合同里写明的分成比例。

  “这就是说,如果打官司,我们不一定会赢,即便我们有合同。”童旭明的公司没有为了这六七万元去打官司,而他有个同行,被委托人拖欠了上百万元,至今还没讨回来。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童旭明设想在银行开设限制性账户,比如客户打入1000万元,该账户只能在一年后打开(委托合同签订的时间一般为一年),并且由银行将利润按比例划到私募机构的账户上。“我和在银行工作的朋友聊过,银行是乐于做这样的中间业务的,对银行来说,几乎没有成本。”

  童旭明的想法,在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上,可能会遇到一个阻碍,即监管层当前对私募基金的态度。一位基金公司的研究总监透露,当前监管层对私募的态度依然暧昧,很难说将来会有什么变数。“就算私募的环境越来越宽松,这种夸大私募收益能力,大家都去做私募的趋势,肯定有问题。”

  多年前就呼吁要出台“私募基金法”的基金领域权威王连洲认为,对于现在的私募热,最重要的是规范,不要离开监管层的视野范围。

  “我觉得有没有这套法律不重要。”童旭明说,阳光化并不是私募需要的,“众目睽睽之下反而难有作为,出台法规后反而绑手绑脚,假设限制了注册资本,必须1000万元,那我们当年就没法成立公司了。”

  私募基金“名人堂”

  

量子基金——索罗斯的后花园

  该基金最初由索罗斯和罗杰斯创建于60年代末期,开始时资产只有400万美元。基金设立在纽约,但其出资人皆为非美国国籍的境外投资者,从而避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1979年,索罗斯将公司更名为量子公司,来源于海森怕格量子力学测不准定律。至1997年末,量子基金己增值为资产总值近60亿美元的巨型基金。

  量子基金的著名溃败发生在俄罗斯金融风暴以及做空港币时,而对美国网络股的投资更是让其损失近50亿美元,元气大伤,因此2004年4月28日,索罗斯不得不宣布关闭这一闻名世界的对冲基金。

  黑石——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参股9.7%

  1985年,在一间小办公室中,史蒂芬·施瓦茨曼(Stephen Schwarzman)和彼得·皮特森(Peter G. Peterson)创办了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当时只有两名员工以及账户上的40万美元。黑石集团在网站上这样描述公司的创业状况:“除了伟大的梦想,当时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么微不足道。”

  22年过后,黑石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截至今年5月1日,管理的资产规模高达884亿美元。

  LTCM——分析师曾获诺贝尔奖

  世界著名四大对冲基金之一、拥有梦幻组合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因期权定价公式荣获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桂冠的默顿(Robert Merton)和舒尔茨(Myron Schols)是LTCM的分析师,世界一流的电脑数学自动投资模型输给了未来无法预知的小概率事件,他们因为俄罗斯金融风暴接近破产。在辉煌期,LTCM每年的投资回报率分别为:1994年28.5%、1995年42.8%、1996年40.8%、1997年17%。

  D.E. Shaw——“计算的对冲基金”

  上世纪80年代初期,David Shaw一直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直到后来他被华尔街

摩根士丹利高薪聘请。1988年,他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D. E. Shaw Co公司,他称之为“计算的对冲基金”。如今,该公司管理着273亿美元的基金,利用严密跟踪的计算机算法监控国际市场上股票价格的波动。Shaw也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科学顾问。现在,它是美国第四大对冲基金。

  凯雷——“总统俱乐部”

  美国凯雷投资集团有“总统俱乐部”之称,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曾出任凯雷亚洲顾问委员会主席,英国前首相约翰·梅杰担任过凯雷欧洲分公司主席。

  凯雷目前管理着39个基金,共管理资金390亿美元。主要在亚洲、欧洲和北美用于公司并购、房产以及创业投资等。据悉,自1987年成立以来,凯雷集团已在全球125亿美元的策略性投资中获得了巨额利润,给投资者的年均回报率高达35%。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