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银基金股权升级之变 国企股东让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3日 23:47 中国经营报

  编者按

  相对于建行、工行、交行而言,中国银行的确在综合经营方面占有很多优势。但近年来的事实表明,这几个兄弟单位在其他领域的表现远比中行要风光得多,原因何在?正在谋划股权变局的中银基金,其“身份”的改变,对中行意味着什么?早之进入内地市场的中银证券,其表现为何总是差强人意?

  持续火热的资本市场,让中国银行(601988.SH,3988.HK)在基金领域“大干一场”的想法更加坚定。尽管原定年初开业的直属基金公司未能如约而至,但随着中国石油(0857.HK)、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国开投”)等原股东出人意料的让步,中银国际基金管理有限公司(BOC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Managers,以下简称“中银基金”)——这家中国银行“曾孙”公司跃升为子公司的计划,已经没有技术障碍。

  记者日前获悉,将原中银国际旗下的中银基金升格为中行直属基金公司,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这家基金公司仍将保留外资股东贝莱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莱德”)。待具体事宜敲定后,并购方案将报证监会审批。

  国企股东让步

  早在2006年11月8日,中行就表示,监管部门已原则上同意将中银基金“升格”为中行总行直属基金公司的计划,并引入一到两家外资伙伴,预计当年底会有结果。当时媒体援引中行发言人的说法称,新公司可能在2007年年初开业。

  与其他几家银行直接设立合资公司的路径相比,中行的“收购”计划显然更具挑战性。中行的设想看上去很简单:由中银国际

证券有限责任公司[BOC International (China) Limited,以下简称“中银证券”]将其持有的中银基金股份全部转让给中行总行,然而,这正是此番并购的难度所在。在金融股权投资炙手可热的情况下,要先进入者放弃可观的既得利益,并非易事。

  由于内地金融市场实行分业经营,而且中行在综合经营布局上一直比较领先,所以其拥有的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都是通过在境外设立的控股公司间接持有的。中银基金于2004年6月28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开业批准,由中银证券、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BOC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以下简称“中银国际”)和美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06年9月后改名为“贝莱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公司注册地为中国上海市,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其中中银证券持股67%,中银国际持股16.5%,贝莱德持股16.5%。

  而持股67%的中银证券,则是由中银国际联合内地五家大型企业——中国石油、国开投、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中外合资综合类证券公司。这几家发起人企业在资本和金融方面大都长袖善舞,有的甚至已经有颇为宏大的构建金融帝国的设想。在资本市场向好、基金收益可观的情况下,要他们将对中银基金的权益拱手相让,从单纯的商业逻辑上,是有难度的。

  事实上,尽管谈判并非一拍即合,但中行最终还是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记者获悉,目前,这几家发起人股东已经同意出让相应股份,但尚未正式交割。至于几家发起人股东从中收益几何,是否在商业利益上得到了充分的投资收益和退出补偿,不得而知。

  至截稿时为止,记者仍未能联络到已从中石油资本运营部调任物资装备公司总经理的中银证券董事李庆毅。而“因为事态敏感”,国开投方面的代表和红塔投资公司有关人士,均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新公司框架

  中银基金率先成立,曾使中行一度在基金领域的动作远远超出其他几家国有银行。但由于当时的政策限制,中银基金的很多安排无法一步到位。直到2005年4月6日,国务院才批准商业银行直接投资设立基金公司事宜。

  2005年6月21日,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为我国第一家由银行直接发起设立并控股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公司股东分别为工商银行(601398.SH,1398.HK。持股55%)、瑞士信贷(持股25%)、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持股20%)。同年9月19日,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主要股东为建设银行(0939.HK)、美国信安金融集团和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65%、25%和10%。稍后,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其三方股东交通银行(601328.SH,3328.HK)、施罗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集装箱海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65%、30%、5%。这三家基金公司注册资本均为2亿元人民币。

  不难看出,几家银行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与外方合资,除交行的合资伙伴占比高达30%之外,其他两家银行外资持股比例均为25%。

  记者获悉,中行计划对中银基金进行的收购,是比照其他几家同等量级的银行做法进行的。但目前,中银基金注册资本仅为1亿元,因此,未来注册资本必然要有所增加,消息人士透露,可能的标准是2亿元人民币。

  “升级”后的中银基金,与贝莱德携手的基本框架不会改变,但美林的股权比重会否从目前的16.5%有所提升,悬念尚存。前述消息人士表示,中行与贝莱德的正式接触才刚开始,其间将涉及到股东名称由原来的“美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更换为“贝莱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事宜。而中行究竟将如何收购中银证券所持有的中银基金股权,方案目前尚未报批证监会,“一切都取决于监管部门的批复情况”。

  此前,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曾向记者表示,欧美国家在对待资产管理(例如基金)和保险业务开放方面持相当审慎态度,而内地则希望能通过扶持基金的快速壮大,来促进民族资产管理力量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股东权益变更后的中银基金,还将面临一些人士方面的变动。此前,中银基金董事长由中银证券董事长平岳兼任,但平岳因到龄退休,今年年初,中银证券董事长已由中行原人力资源部领导唐新宇担任,但唐新宇并没有同时被任命为中银基金的董事长。消息人士透露,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银基金不再是中银证券的下属公司,并且,升格后的中银基金将成为总行直属子公司,而中银证券从行政层级上只能算是中行的“孙公司”。中国经营报记者:温秀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