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基金公司热衷投资自家基金 风险不得不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3日 03:21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见习记者 郑焰

  建信基金管理公司今日公告称,拟投资4000万人民币申购旗下三只开放式基金,其中:建信恒久价值,1000万;建信优选成长,2000万;建信优化配置,1000万。建信显然不是唯一一位对自家基金感兴趣的公司。牛市效应下,基金公司投资自家基金的热情高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包括华夏、广发、汇添富、中邮等在内的10多家基金公司,已经斥资4亿多元投资旗下的开放式基金。

  各家基金公司通过这一方式分享牛市行情带来的巨大收益,从而开辟了除管理费收入之外的又一增收途径。规模较小的公司和新成立的公司也可以通过投资自家基金以缓解经营上的压力。

  华夏基金管理公司今年1月11日公告称,于1月15日申购旗下华夏大盘精选证券投资基金500万。截至7月12日,华夏大盘精选较1月15日的累计净值增长率已达79.88%。区区500万投资便净赚约400万,效益之好,可见一斑。无独有偶,中邮创业基金管理公司1月公告称,于2007年1月26日通过代销机构申购中邮核心优选

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800万元人民币。中邮创业基金公司购买至今,中邮核心累计净值增长率达到45.53%。

  事实上,2005年6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基金公司运用固有资金进行基金投资的通知》后,基金公司自有资金的获利能力变得大大放宽。此前,基金公司的自有资金只能用于购买国债或银行存款,而进行基金投资则拓宽了基金公司的盈利渠道,提高自有资金的使用效率。其后,多家基金公司运用自有资金申购并增持旗下封闭式基金。晨星(中国)研究中心分析师王蕊对上海证券报表示,这一行为不仅在当时增强了基金公司在“封转开”过程中的话语权,同时将基金公司自身利益与普通投资者利益捆绑在一起的举动,也令市场信心大增。

  王蕊认为,在牛市环境下,基金公司通过这种渠道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但仍需要防范风险,毕竟投资于基金比债券和银行存款要承担更高的风险。对于基金公司运用自有资金投资于旗下基金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证监会有如下规定加以防范:如不得投资于ETF基金;投资于封闭式基金的份额在合同终止前不得出售;购买渠道只能通过代销机构,持有份额期限不少于六个月,同时对信息披露也有严格的规定。

  今年以来基金公司申购旗下开放式基金情况统计

  基金公司 申购公告日期 申购基金 申购量

  华夏基金公司 1月15日 华夏大盘精选 500万元

  华夏基金公司 1月15日 华夏回报 1000万元

  中邮创业基金公司 1月26日 中邮核心优选 800万元

  诺安基金公司 1月31日 诺安平衡 1000万元

  嘉实基金公司 2月5日 嘉实债券 1500万元

  汇添富基金公司 2月8日 汇添富均衡增长 500万元

  中信基金公司 2月27日 中信稳定双利债券 5000万

  华夏基金公司 3月5日 华夏债券 4000万元

  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 3月27日 光大保德信红利 500万元

  广发基金公司 4月17日 广发聚丰 2000万元

  银河基金公司 4月30日 银河银信添利 5000万份

  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 5月22日 光大保德信货币 1500万元

  益民基金公司 6月6日 公告益民红利成长 1500万元

  工银瑞信基金公司 6月21日 工银瑞信增强收益 7000万元

  巨田基金公司 6月27日 巨田货币 1,000万元

  广发基金公司 6月29日 广发优选 5000万元

  建信基金公司 7月13日公告 建信恒久价值 1000万元

  建信基金公司 7月13日公告 建信优选成长 2000万元

  建信基金公司 7月13日公告 建信优化配置 1000万元

  制表:牟敦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