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银华基金份额增长317亿份的奥妙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 08:50 证券日报

  近日,基金行业中期数据出炉,截至6月29日,57家基金公司管理资产规模合计达1.8万亿元,与2006年年底相比,2007年上半年基金公司管理的规模分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品牌基金公司成为市场的大赢家。

  今年上半年,开放式股票型基金整体跑赢大盘,116只股票型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65.70%;53只偏股型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62.80%;不仅赢利能力突出,基金的抗跌性也日益明显,尤其在五月底股市进入宽幅震荡期后,其净值损失远小于股指跌幅,也因此吸引了不少投资者弃股投基。在整体业绩突出的大背景下,基民数量大幅增长。

  银华基金,上半年在没有新基金发行的情况下,凭借绩优老基金的持续营销,旗下多只基金的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其中,著名金牛基金银华核心价值优选基金在5月初实施拆分后,因规模激增而先后两次暂停办理申购业务。截至6月30日,银华基金上半年基金份额增长超过317亿份,资产管理规模超过670亿元,在全部57家基金公司中,份额增幅名列第四位。

  银华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石松鹰表示,银华基金投资获利的来源有两个:共赢或者博弈。共赢就是通过所投资企业的业绩增长而获得收益,他们分享企业由小到大发展所获得的成长空间;而博弈是通过市场的波动来博取收益。博弈有可能在短期内提高收益率,但目前尚找不到稳定有效的方法保证长期获利。所以他们的基本原则是立足于经济和企业基本面,追随主流,与好企业共赢。

  最近有人对香港回归十年来恒生指数成份股的价格变动作了一个分析,思捷环球、利丰、港交所和中海油等一批公司的股价相比十年前增长10倍以上,最高的超过18倍,而另一些他们也曾经耳熟能详的企业,如新世界发展、恒基地产等,不但大大跑输指数,与期初比还下跌20%-50%不等。十年周期的分析再次告诉他们,价值投资不简单等同于长期投资,长期投资也不是持股傻等。

  恒指成份股的结构性变动结果也再次印证了他们关于主流投资的理念,即一国或地区在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大致决定了投资的基本收益水准;由于各国或地区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比较优势存在差异,主流的增长模式并不一致,机构投资者必须抓住快速成长的行业或部门与之共同成长;即便在同一个行业中,管理层的理想和能力也有显著差异,造成企业之间的发展前景差异巨大。这三个层面的原则都可以在恒指成份股的十年表现上获得印证:总体来讲,内地企业的表现好于香港本土企业,这是地区差异;1997年之前,房地产业是香港成长最快的行业,成就了一大批蓝筹企业,而1997年后的行业萧条,导致房地产

股票总体表现不佳,相反金融、品牌服务、创新贸易等部门表现优异;即便在同一个房地产业中,新地等管理水平高的企业的表现也大大胜出。

  回到中国目前,他们认为中国走向强国经济的趋势基本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

竞争力显著提升,盈利继续向好;在资产和资产建设部门,需求将持续稳定增长;在出口部门,部分行业已经摆脱对单一资源比较优势的依赖,而出现综合性的竞争力。长期储蓄过剩和相对投资不足造成的资金泛滥将不断推升资产价格。从这个角度看,现时的中国,至少应该是世界投资史上最适宜投资的几个阶段之一。一般投资者很难选择跨地区跨市场投资,不过,对于他们这一代人来说,能够赶上这么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已经足够幸运了。

  具体到股票选择的层面,除了他们在今年策略报告中谈到的资产价格上涨、资产建设和资产升级、消费升级、产业整合、产业集群和出口结构升级、企业竞争力建设、企业利润持续高增长等部门层面的主流趋势以外,还可以从制度创新、经济转型等角度去理解。简而言之,他们喜欢处于经济潮流浪头的公司、喜欢管理健全的公司、喜欢有显著竞争优势的公司、喜欢时时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公司。

  或许,他们可以借用李兆基总结的投资秘诀把主流投资刻画得更朴素一点:先选国家,再选行业,然后投到行业前三名。如果你生在适当的地方和适当的时间,你只需要寻找经济主流,买入适当的股票,剩下的事情,就是与主流共赢了。(马玉荣)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