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私募仍然得到市场追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9日 14:27 21世纪赢基金

  尽管私募的整体业绩并不如公募基金,但在流动性泛滥的市场上,其受市场追捧的局面却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

  以深国投为例,6月份期间,共有5只新的证券类信托基金发售。其中,上海睿信投资管理公司,其第一只证券信托基金运作了仅仅半年之后,6月份就又同时推出了睿信二期和睿信三期两个证券信托基金在市场同时发售。

  而平安信托在6月期间也有2只新证券投资信托基金在发售。

  与这些

证券类信托基金不断发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上流动性过剩的狂热。6月25日,正在发售的“深国投·民森A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和“深国投·民森B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就同时公告,将自然人委托人的首次认购金额从不低于人民币300万变更为人民币1000万元;而法人或其他组织委托人的首次认购金额也从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变更为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

  从这些不断提高的投资人门槛就可以看到证券类信托基金近来的火爆。就在这些产品火爆的同时,“阳光私募”也开始像公募基金一样,不断上演人才争夺战。

  例如:上海证大一期设立时聘请的投资管理人佘海、李扶桑,就经历过从赤子之心、惠理基金公司,再到天马投资公司,和晓扬投资公司的复杂经历。

  “其实,除了像佘海这样的历经国家投资公司的信托经理也不在少数。毕竟现在信托基金发售的火爆,使得这些业绩好的信托经理炙手可热。除了信托公司内部基金管理人的流动,不少信托基金管理公司海从公募基金公司,或者银行等金融系统高薪招揽一些有经验的投资管理人。

  尽管人才不断进入,但在股市的持续火爆下,有经验的投资人才的匮乏仍然是私募信托基金的一大软肋。”

  “表面上,私募信托的持续火爆是皆大欢喜,但值得这些发售的证券信托基金多半是此前并没有证券投资信托基金运作经验,或者是刚进行证券信托管理基金时间不久的投资管理公司。由于

资本市场的火爆,大家都想在市场上今早树立自己的品牌,扩大自己的管理规模。但到底运作结果如何,最终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某信托业业内人士表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