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东吴基金:特别国债不是洪水猛兽 有利银行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6日 05:28 中国证券报

  

CFP图片 

    □本报记者 徐国杰 上海报道

  市场连续两日大幅下挫,上证综指累计跌去约300点。除了QDII开闸、IPO的加快等因素,特别国债预期发行被市场列为下跌的重要因素。

  所谓特别国债发行,就是

财政部发行债券融资,向央行购买外汇,再交由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进行投资,从而影响整体流动性。业内人士指出,预计特别国债规模在2000-2500亿美元,但这对流动性和股市来说并不是“洪水猛兽”,过分的担忧和恐慌是不必要的。

  收缩流动性

  据知情人士透露,特别国债的规模相当于2000-2500亿美元,约合3月底时我国外汇储备的20%-25%。由此带来的流动性收缩将达到1.5万亿元到近3万亿元,此次特别国债可能面对银行间市场发行,可以想见即便是分期发行也是影响巨大,静态来看,市场流动性的确得到了有效回笼。

  “央票是短期的,所以如果预期特别国债是长期的,整个市场就会有变化。”有学者说,一旦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启动,将对目前市场上的央票起到一定替代作用。随着目前市场上的央票陆续到期,央行资产负债表资产项下的央票减少,同时负债项下外汇减少。“流动性实际上是在降低,一方面(特别国债)不增加流动性,一方面使现有流动性降低,这种收缩流动性的效果是很强的。”

  东吴基金莫凡也指出,发行特别国债,可以低成本的筹措资金,增加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特别国债的发行对于外汇储备的商业化管理,为国家大量的外汇资金保值增值铺平了制度安排的稳定道路。而且对于解决中国长期的双顺差问题,有效遏制流动性过剩方面,特别国债将发挥关键作用。目前在国内流动性管理方面,主要是依靠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准备金率、短期回购、外汇互换等有限工具,严重制约了央行的调控空间,另外这些工具期限比较的短,央行的频繁操作,不但增加了央行的冲销成本,另外很容易造成市场资金面的短期波动,成为金融市场不稳定的来源之一。而特别国债的发行对于收缩流动性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分担央行流动性管理的重任,另外方面更加可以长期限的锁定外汇占款,对稳定金融市场大有裨益。

  有利银行股

  各方的投资人对于特别国债的发行都似乎忧心忡忡。东吴基金则认为特别国债的发行对于金融市场并非洪水猛兽,其实际冲击力远远小于之前的预计。

  正如上述分析的那样,特别国债的发行是代替央行回笼流动性的“准财政”功能,也就是说特别国债和央行的央票和准备金率都是有相互替代作用的。从央行的公开数据看,其操作规模也是相当惊人的,根本不亚于特别国债的规模,去年央行总共发行了3.5万亿元央票,而去年的到期央票也有2.6万亿元,即便在央行大规模回笼背景下,债券市场和

股票市场都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流动性繁荣。截至目前,央票发行2.5万亿,而到期央票资金更有3.2万亿。换句话说,特别国债发行将理顺流动性管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回归相应本位,莫凡认为,市场忧虑的大规模流动性紧缩也很难成为现实,特别国债将在流动性管理方面可能更多扮演类似基金的作用。

  不过,由于总体供应量有所扩大,联合证券分析师指出,特别国债对债券市场的利空影响是直接的。对于股票市场来说,经济体的整体流动性将有所降低,对资金流动性要求高的行业是利空,特别是房地产业。不过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压力将减轻,从这一角度看,法定存款准备金对商业银行贷款的挤出效应会降低,有利于银行股。

  从市场表现来看,有基金认为,由于特别国债发行的预期、QDII开闸、IPO速度加快等因素,多空分歧再一次增大。在如此敏感的时间和空间,显然市场做多欲望大幅降低,短期内多头不会轻易向新高发起挑战。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市场大幅下挫中,许多缺乏业绩支撑的垃圾股加快了价值回归的步伐,不少股票甚至创出了近期新低;但部分业绩优良的股票却异常抗跌,航天信息三一重工锦龙股份都在逆势中创出新高。由此可见,个股两极分化的走势日趋显著,这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启示,在指数剧烈波动的时期,坚持价值投资理念,选择有业绩支撑的优质品种才能获得牛市利润。

  市场连续下挫,特别国债预期发行是因素之一,但基金人士表示特别国债非“洪水猛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2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