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经历两次大跌散户行情结束 闭关基金出关受追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2日 10:19 21世纪经济报道

  深圳报道 本报记者 邹愚 

  阳光总在风雨后。

  经历了“5.30”和“6.4”两次大跌之后,6月5日,大盘在低探270点于3404点获得支持后,当日惊天逆转,上涨2.63%收出阳线。

  与市场其他参与者共同经历暴风雨洗礼的基金,整体表现出跌时抗跌、涨时领涨的特性。

  而此前,长达数月的“散户行情”令价值投资黯然失色,一度出现散户为基金经理所荐题材股跑赢基金重仓股的糗事。

  面对一触即发的赎回潮,基金业沉稳应对。在风险教育生动的展现之后,投资者从狂热回归理性,基金开户数创出新高。

  本期4位记者的深入采访,试图从不同视角还原振荡期基金的操作历程。

  遭受调高印花税“空袭”后的开放式基金,不约而同地选择打开申购。

  6月11日,易方达价值成长和汇添富成长焦点2只开放式基金恢复申购。

  曾几何时,为了控制基金规模,基金业暂停申购成潮。据天相统计,从3月中旬-5月下旬,30只基金先后暂停申购或暂停大额申购,约占全部开放式基金的八分之一。

  然而,5月30日以来,净值遭到重挫的开放式基金不可避免地迎来赎回潮,为应对规模缩水,宣布暂停申购的开放式基金纷纷宣布恢复申购。

  记者调查显示,恢复申购后,基金防止了规模进一步下滑。如建信优化配置,在6月8日恢复赎回当天,净申购额达到3亿。

  基金业一天赎回500亿?

  股指暴跌的几个交易日,基金未能幸免于难。

  据统计,5月30日-6月4日短短4个交易日,215只偏股型基金单位净值平均累计跌幅达10.69%。其中,累计跌幅最大的竟高达18.55%,累计净值跌幅超过15%的基金达到15只。

  习惯了2006年100%收益的基民,面对如此暴跌,是否会安然处之?

  不少持有人第一反应就是赎回基金,保护已赚取的利润。

  究竟基金遭遇了怎样的赎回潮,随着股市反弹,详细追问的人不多。对于赎回规模,圈内人士大多闭口不谈。

  一则未经验证的消息是,5月31日-6月1日,整个基金行业赎回规模达500亿元。市场人士认为,正是在基民赎回推动下,基金重仓股以及蓝筹股一度出现大幅下跌,推动空头行情进一步演化。如有90多只基金扎堆的万科,6月1日-4日,最大跌幅超过20%。

  因各基金未宣布规模变化数据,上述消息无从考证。但毫无疑问,那是一个惊险的时刻——30多只基金暂停申购,导致资金只能单向流出,一旦市场继续下跌,势必形成基民赎回——基金抛售——市场下跌的恶性循环。

  值得庆幸的是,第一张骨牌的倒下并没有形成多米诺效应。

  市场人士认为,由于基金赎回后的当天,投资者的资金并未到账,往往需要T+3或者更多交易日到账,因此基金经理有时间在其后的交易日将

股票抛出。

  正是这个时间空挡,让管理层能够了解到赎回状况严重与否,并且及时采取措施。如紧急批准四只新基金发行,意在扩大资金供给,加强市场信心,从而挽救了崩盘风险。

  股指随后企稳回升,跌去的基金净值快速获得补偿。统计显示,5月30日-6月8日收盘,8个交易日内,上述215只偏股型基金的单位净值累计平均跌幅为3.55%,这意味着前四日跌去的基金净值在后四个交易日内多半已得到回补。

  “我们并未感到太大的赎回压力,”暴跌次日,与记者电话交流时,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表示。

  尽管传言中的500亿赎回这个数字相当惊人,但摊到225只偏股型基金基金身上,每只基金的赎回规模也就在2亿多,因此,无论是渠道还是基金公司,均未感受到太大压力。

  相对于一万亿规模的基金行业而言,在市场大跌时,20%的规模波动也是可以忍受的。

  恢复申购的逻辑

  基金公司虽然不约而同地在6月初恢复申购,但每家基金的考虑却各自不同。

  易方达价值成长基金经理潘峰表示,公司选择这个时机恢复申购,与印花税调高之后的市场变化并无太大关系。

  “申购赎回本来就是一只开放式基金的正常功能,原来暂停申购是为了控制规模,保护原来的持有人,现在是恢复正常功能罢了。”潘峰表示,这并不隐含着基金经理对市场判断的假设。

  潘峰称,对于这次恢复申购,公司比较低调,而且选择的时机刚好是新基金发行期,“现在市场的选择对象比5月份要多得多,这种情况下打开申购,应该不会有上次那样的大量资金涌入。”

  实际上,从基金经理的角度看,并不希望自己掌握的基金规模急剧膨胀,否则势必造成巨大的投资压力。

  潘峰认为,尽管印花税提高造成市场振荡,但市场发展根基没有动摇,今年一季度是“散户行情”,机构获利并不丰厚,但随着基金的发行和打开申购,机构的影响力将会提高,这意味着整个市场的健康程度也会提高。

  这波“散户行情”结束后,很多投资者将其资金转投到基金。据建信基金市场营销部人士透露,建信优化配置在打开申购当天(6月8日),申购额就达到3亿,相当出人意料。

  建信优化配置在3月17日暂停申购,据公司人士透露,暂停原因是当时行情太疯狂,购买基金也呈现出非理性状态。

  “现在市场热情冷却了点,我们觉得,现在进来的投资者相对比较理性,不会是短炒热钱,同时,市场大跌之后,有些股票已凸现价值,出现估值洼地,让投资者购买基金,可以分享估值洼地带来的超额收益。”上述人士表示。

  基金重掌话语权

  对于基金业而言,这是相当有戏剧性的一幕。

  今年3月份开始的“散户行情”导致低价股和垃圾股鸡犬升天,基金重仓股则普遍疲软,导致基金业颇感脸上无光。甚至出现了投资者打电话给基金经理推荐股票的情况。

  不过,5月30日之后,垃圾股暴跌,而基金重仓股表现出了很好的抗跌性,基金又重新成为投资者的避风港。

  据统计,5月30日,A股新增开户数跌破30万户(3月份以来日均开户均超过30万),但当日的基金新增开户数却创造了整个5月单日新增基金开户数之最。

  建信基金人士认为,年初迄今,大盘蓝筹股涨幅远不如垃圾股和低价股,垃圾股暴跌,令散户获利幅度骤降,发现大盘蓝筹股以及基金的安全性,因此回头买基金也在意料之中。

  “从长期看,市场是有效的,业绩更好的股票,长期持有后回报更高。”

  在广发基金投资总监朱平看来,随着股市容量的扩大,基金的操作规模也将相应放大。

  “2005年A股流通市值是1万亿,现在是5万亿,如今200亿规模的基金,只相当于当时的40亿。”朱平说,随着资金的流入,不少公司在基金规模膨胀到一定程度后还会继续暂停申购。

  朱平认为,对于整个基金业而言,接下来的时间,大家都不得不与泡沫共舞。目前,市场估值并不便宜,但由于这一轮牛市的本质变化是国人的

理财意识被普遍唤醒,市场要回到低估值状态比较困难。

  “中国最根本的问题是储蓄过剩,过剩导致国内

证券市场规模不够,20万亿的总市值相对于20万亿GDP而言不算小,但因为储蓄太大了,所以最后出现泡沫不可避免。”朱平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