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私募基金和中国黄金10年论坛下午实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9日 21:12 经济观察网
新浪财经讯 由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报网和《YOUR MONEY》理财月刊联合举办的私募基金与中国黄金10年论坛于2007年6月9日在北京召开。以下为论坛下午实录: 夏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各位各位大家下午好,我想讲一下私募股票资金或者是私募证券基金,在座的可能有的也知道,叫我来也有这个潜台词,当时在社会有一点影响,有的私募资金来到以后该破产的破产,因为看他们年龄都是搞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让我谈一下自己的观点。我想两各方面,一个方面谈一下对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另外谈一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因为在座从事更是是私募投资资金,但是官方更关心的是产业投资资金,都纷纷打报告。 我发言的题目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短腿私募基金或者说私募股权基金,当时前两天在天津渤海湾,天津滨海新区召开的中国企业融资国际洽谈会,当时是做这样的发言,那一次会议实际上是全球私募基金大会放到天津来看。我给他们讲重要的意义,我说今天在这,在天津开这样一个中国融洽会,不仅仅是天津市的会议,是全国的会议,今天在这开中国融资洽谈会,不是民间组织在推动,而是国务院领导批准,原来的名字就是中国私募基金大会,是资本对接,把美国协会这样一种形式搬到中国来开,但是不是民间推动,而是国务院批准,天津市政府组织的官方推动的中国私募基金股权大会,我讲的是天津那个会议的性质。现在中国的资本市场,我们说股票市场有1500家左右企业上市,债券市场发展好多年,除了国债已经有5000亿债券市场,作为现在中国资本市场中间缺什么,最短的短腿什么,或者是木桶原理中间最短的一块板是什么?我认为就是私募股权基金。广而言之,也包括在座所从事的私募投资资金。为什么这么说?我们说资本市场中间我们两个交易所要上市的标准是3000万资本金,但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近28年,产生了一批有活力的具有成长潜力的,但是资本金在3000万以下的这批企业,他们在扩充资本上面学到不少,对于未上市股权的转让市场方面更是没有,而这恰恰是中国市场所需要的。 由于中国市场中间木桶原理中最短的这一块把没有发展起来,由于这一块板短,我们中国企业资产负债率比较高,资产负债率比较高当遇到宏观调控,国民经济就容易出现明显的波动,由于这一块木板短,我们一方面社会大量的闲置找不着资金的出路,另外一方面一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充满着增长的活力,但是也找不着合适的资本金而苦恼。由于这一块木板比较短,一方面现在海外的私募股权基金或者是私募基金纷纷看好中国,投资中国,然后整合中国的资源海外上市,获取高额回报,另一方面中国的政府,正处于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内外经济失衡,而国内富余的资金又找不到门路,所以这几个方面来看,中国发展私募股权基金是势在必行的,这是改善中国金融市场结构的需要,也是负责和促进中国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需要。 由于中国市场中间木桶原理中最短的这一块把没有发展起来,由于这一块板短,我们中国企业资产负债率比较高,资产负债率比较高当遇到宏观调控,国民经济就容易出现明显的波动,由于这一块木板短,我们一方面社会大量的闲置找不着资金的出路,另外一方面一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充满着增长的活力,但是也找不着合适的资本金而苦恼。由于这一块木板比较短,一方面现在海外的私募股权基金或者是私募基金纷纷看好中国,投资中国,然后整合中国的资源海外上市,获取高额回报,另一方面中国的政府,正处于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内外经济失衡,而国内富余的资金又找不到门路,所以这几个方面来看,中国发展私募股权基金是势在必行的,这是改善中国金融市场结构的需要,也是负责和促进中国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解决中国经济内外失衡,保持国民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需要。所以我认为发展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是中国资本市场当前发展中间迫切的需要。天津这一次开融洽会,它的主题形象的比喻,就是资本对接,快速谈判找对象,这样一种状况在天津召开,就是学习他们怎么样选择企业,选择行业,学习他们如何评价管理团队,发现他们如何发现企业价值链和重组,从而通过并购发现价值,通过发现价值创造生产力。这一次在天津召开的中国企业国际融洽会,资本对接主要是积极引进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营销渠道和品牌效应的资金,这样也可以提升中国企业整体的竞争能力,提高中国经济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与此同时开中国企业融洽会,目前是为了进一步搭建中国企业私募股权投资的网络和平台,发现和培养具有成长潜力的未上市企业,为中国下一步建立未上市股权的转让市场,准备市场资源。对于中国来说目前中国私募股权道路怎么走,能走多长,我想还是从产业基金这个角度说。在座有媒体,也有投资者,可能看到我们有的文件,我们有的网络上反反复复的说产业投资基金,我们回忆一下在国外成熟的金融市场上有没有叫产业投资基金的?没有。极个别的国家有所探索,更多的就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无非具体的名称是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说,有的是创业投资基金,有的是发展基本或者是企业成长基金,有的是并购基金等等,都是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定义基金的名称。私募股权包括接下来要讲的私募股权基金,所谓私募相对于股票IP公开发行而言,主要是从发行方法上,募集资金的渠道上进行区分私募与公募,公募就是向非特定的投资者募集资金,所谓私募就是向特定的投资者募集资金,比如说股票就是向非特定的投资者募集资金,而私募无非就是向特定的投资者募集资金,所以我想借这个机会说一下,如果产业投资基金走公募的道路,就是向非特定的公众投资者募集资金,也因为向非特定的公众投资者募集资金,作为政府的责任,要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要考虑到广大中小投资者的专业素质和风险意识比较差,因此你要公募就要审批,你要公募不管是在国外也一样,无非就是交易所审批,你要公募就要审批,你要公募就要按照有关规定详细的披露你的信息。如果这么,那么和发股票,发债券有什么区别?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不走公募的道路怎么走,按照发改委关于产业投资基金征求意见稿规定,搞私募基金要有投资者人数的限制,我听说是200人,200人好像跟我原来抓信托是一样,信托200份合同是一个概念,我听说每一个合格投资者最低投资金额是500万。你如果说又有投资人的人数限制,又有投资人最低投资金额限制,那么这就是典型的私募方法,那就是私募基金。但是我们也知道,如果从这一条路走,搞审批制,中国的企业快速成长不了,如果是私募典型特征又何必叫产业投资基金,所以我建议取消产业投资基金的说法,作为政府机构就要明白你搞的不是公募基金,我们的基金管理基金是公募的,公募就有公募的办法,你现在搞的500万人是私募典型特征,我相信是参照了美国证券法和美国的投资顾问法,肯定是参照那里面,也可能参照了我们原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信托公司的管理办法。所以我认为应该取消这个说法,也不必出台产业基金的管理办法,不要再遮遮掩掩,羞羞答答,我们直接就叫它股权募集基金,不存在公募与私募的问题,不存在是与非的问题。何况我想我们反复说目前的《公司法》、《信托法》和一个礼拜前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已经给私募基金,私募股权资金运作市场提供了法律空间,目前国内也不是不存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私募投资证券基金,已经存在,只是发展很缓慢而已。目前的角度来看国内可以有三种类型的募集基金,一种是公司形式的股东50个人以下,股份制公司形式股东2个人,以上200个人以下,而且针对私募募集基金的特点,《公司法》第26条、第81条规定,说投资公司的资本金可以在5年内逐步的运作,满足资金的需要;第二根据《企业法》,该法第6条规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由合伙人分别交纳所得税,合伙企业不用交,和国际教规;第三是根据《信托法》,我想说的一句话,向社会反复宣传的一句话,当时我们在搞信托法的时候,当时针对的是信托投资公司去的,为了整顿信托,但是《信托法》的内容大家要明白,不是对着信托投资公司业,而是对着全社会采取信托行为的一种约束。所以也应该看到这样一种区别,也要看到我们社会上搞私募基金,按照《信托法》也没有违规。上述三大法律已经对三种私募股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方式有了基本的法律约束,我们何必再另起炉灶搞产业投资基金。 就是在国外我们知道,在美国对私募基金本身的业务基本上不管,管的是你投资私募基金公司的投资人要谨慎。比如说美国的养老保险金,因为是老百姓的钱,所以政府要谨慎,而对于公司本身产生的业务并不管。英国他基本的基金业务也不受监管,仅是对基金管理公司进行备案,对高管人员资质有一定的要求,在欧盟国家根据有关条款可能要求多一点。比如说对管理出资人的出资要求必须达到公司资本金的1%以上等等,那就是像我们现在国内已经存在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里面有这样做法的,因为我在深交所以前的部下,我问他们,他们本人也出了1%、2%的资本金共同运作。所以不管是国内的法律也好,国外的监管案例告诉我们也好,我们中国药尽快发展中国的私募基金,我们必须呼吁各地方和政府的有关部门,你如果真正想迅速改变中国资本市场的短腿现象,改变中国资本市场种不同木桶中短板的现象,就不要另辟蹊径,不要另动脑筋,地方政府我也不鼓励他们到发改委申请产业投资基金,你可以按照现行的法律,重点去关注,去引导,去支持你当地的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产业投资基金的审批上、报批上。政府有关部门也不要把精力放在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的研究和制定上面。 因此当前要克服中国资本市场的短腿,我个人认为关键是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法律,尊重法律,执行法律,根据法律的要求,尽快制定你部门应该制定的具体的措施,法都已经定了,你不要再另起炉灶,定起和法相违背的东西。同时呼吁有关地方政府和部门,应该抓紧协调急大局所急,尽快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决定,建立中国未上市企业的股权转让市场,方便私募股权投资的市场投资机制,鼓励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在中国境内上市,不必绕到海外上市。我讲的潜台词就是有关地方政府都在争未上市股票市场,我们证监会所管辖的交易所也在搞股份转让,到底怎么弄,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去协调,想全局所想,急全局所急,尽快拿出来。呼吁有关地方政府,在国家法律的框架下,当前你抓紧去推动你当地的私募股权基金的形成,重点抓好五件事。第一去挖掘,去培养一批自身拥有一定资金的职业经理人管理群体,因为我们市场刚刚推出,有的人很有本事在公募做过,很有素质,手上没有钱,原始积累没有完成,连1%的钱都拿不出来,我们很多很优秀的从大学、从海外回来的人手上没有钱。应该去培养、挖掘有钱,有一定资金的职业管理人群体,培养他们的诚信,引导具有风险意识的,和这些职业经理人合作,创业投资组织私募股权基金,法律已经赋予你可以干,你就不要再去申请了。 第二在中国股权私募基金发展的初期,我个人建议根据前几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教训和非法集资活动中间出现的一些纠纷和教训,因为当时曾经也讲过全国非法集资,里面的事情很多,老百姓不懂,所以根据这几年教训,市场部成熟,我个人认为可以学习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也就是发改委批的产业投资基金,可以学习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名称底下实际上搞的是企业型股权投资基金的办法,渤海的产业投资基金他们投资都是企业型的,实际上是企业型股权投资基金,学习他们的办法,他们的基金由第三方托管,当然对于公司型基金就不能千篇一律强求。因为这一方面信托业也有教训,曾经前两年出现一家信托公司资金链断了,实质是什么?实质是资金没有托管起来。我给他们举了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我说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现在有100多家年轻人当经理人,难道他们的道德素养、政治信仰就比证券公司的道德素养、政治信仰就高吗?差不多,为什么证券公募基金大量挪用的现象没有,拿钱逃走的现象也没有,他逃不了也走不了,那么信托的教训是什么。 第三点对于基金投资人要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这不一定是像报纸上公开,但是对于投资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定期不定期的让投资人了解你投资的状况,增加企业经营的透明度,减少中国市场初期容易出现的道德风险。 第四点对于企业创业投资初期的私募基金政府应该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税收的支持,对于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应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推动并购融资和杠杆融资、过桥贷款,支持鼓励管理者申购,尽快的把它做大做强。因为我一直在说,我们中国金融在这一方面没有放开,但是海外基金大量收购中国的企业,他们的背后都有外国银行支持,我们为什么不主动把这一项制度改了,加快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的竞争,加快民主经济的发展,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 第五点鉴于国际私募股权投资者的丰富经验,各地方政府思想上要想通,要克服政府动不动搞项目,搞建设的传统思维,要下决心拿出一部分搞项目的资金和国际投资者合作,组成中外合作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海外,在全球,在国内招聘一批优秀的职业经理,选择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给予股权投资,这一点不容易,我们现在政府动不动自己搞项目。你能不能把项目资金拿出来一块搞收购兼并,搞股权投资。在让出一部分利益,给海外投资者的同时,学习海外企业管理经验,抓紧提升当地的产业结构,提升当地企业的竞争力,我认为这同样是提高当地GDP增长水平,同样是提高当地的就业水平,当地政府重点就是关注这两件事,同样可以做到,不一定非要搞当地建设。这是我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说的一点意见。 对于今天在座各位更加关心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怎么办?我谈个人观点。2001年当时写了一些东西,搞了一些调查,对于那时的现状也提出了可能政府部门睁眼闭眼不管也容易出现一些事情,特别是中国私募市场刚刚发展的初期。所以对于中国下一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怎么办,我想提几点自己的想法。第一我们要看到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它的工作效率和投资效率。我们有的私募就是比公募做得好,当时2001年我们也指出的这样一种现象。这一波行情中间在座的比我更有活生生的例子,我是举不出例子,但是我知道有一些私募做得很好,否则不可能出现像报纸上所讲的很多公募经理人跳槽到私募,私募有时候可以到千万,公募也就是30万左右,我想大概差不多。所以我想要看到私募,肯定比公募的效益高,为什么不用分析,在座的谁都明白,因此私募必然会受到市场的欢迎。私募既然搞得好,有效率,因此也一定是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指责私募、公募之间存在是是非非的问题,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是必然出现的事情。 第二如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采取公司制的形式,或者采取合伙制的形式,只要按照法律经营,它的业务本身我个人认为也没有必要一定要有监管,有限合伙还是怎么样合伙,他有他的章程,你管他什么,我认为没有必要监管。甚至公司制中间的管理人要不要出资1%以上,2%以下等等,或者不出资可以进一步探索,但是我个人认为,在中国目前一直有诚信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刚刚初建的时期,最好带一点资本,也就是带一点资金,我是职业经理人,我拿出一点钱和99%、95%、97%的合格投资者的资本放在一块搞私募基金,这样人家放心一点,因为毕竟队伍没有建立起来。巴菲特人家就相信巴菲特,但是李菲特虽然你是哈佛的,但是人家不相信,只不过在这一波行情里面你做得不错。深圳我相信在市场上滚了很多年的会出一批优秀的人。但是要拉中石化、中石油投资的钱给你做,放心吗?不放心。当然不要说我们国家外汇投资给黑石基金投了30亿,这是境外投资,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现在说的是队伍没有组成。但是要带钱,有的有钱的人没有钱怎么办,他现在干了十几年,干了几年都是拿工薪风险奖金几十万,他拿几百万拿不出来,怎么办?能不能搞股权激励,让他们看到明天,看到好好干的结果,或者管理废费先抵押一块,不能一下子拿走,所以我认为可以跟着各种探索的方法来探索。如果采取合伙形式,中间有一个合伙人要负无限责任,本身的操作确实有一点难度,要干也不容易干起来,所以我的观点,对于采取公司制的,或者采取合伙制的私募基金,包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政府你可以不用管,一批合格大头仔人是具有风险意识得,不会简单把钱给你的,就像五年前我们刚刚搞信托整顿,搞结合理财的时候出现上海搞一个信托项目,老头老太太排队来买1万块,托人来买,真正的投资者拿30万、50万看你的信托合同不信,我愿意到你办公室去谈,带着律师一块来谈,这就具有风险意识,这就是中国国情。因此我评价公司制、合伙制的政府不用管。 对于金融机构搞私募证券投资更多的是采取契约制的形式,当前部门对于这种私募基金不要再政出多门,我在2004、2003年写过,我们要尽快流转最近这几年政府几个监管部门,政策有所该改善,趋向于统一,但是仍然不统一,比如说信托公司和自然人最低投资金额1000万,最高人数限制50人,当然非自然人人数不限,证券公司限定,非限定结合性质10万,不一样,我们银行通过其他的机构合作,他在柜台上本质上仍然是结合理财信托的形式,它的最低起价5万,有的根本没有5万。有的根本不强制。所以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不公平竞争,所以我说对金融机构搞结合委托理财这个业务,关键是政府部门不要再政出多门了。 第五点对于民间私募投资基金,就是在座搞的那一块,我认为鉴于有素质的,讲诚信的职业经理人的队伍正在逐步形成,你说你形成了,社会上毕竟公信力还不够,所以正在形成,鉴于我们过去中国市场上私募基金曾经出现的一些教训,鉴于中国投资人目前的风险意识,特别是中小投资者,从这一拨行情看得很清楚,我就不展开说了,它的风险意识,所以我认为对于这一类私募基金,也就是民间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第一政府应该进行备案,我不是管理,我想知道你,我想了解你,备案不是审批,备案不是核准,政府部门只要依法行政就行,我是备案而已,但是不能变相变成审批。第二政府要在合同里面明确提示风险,就是投资风险你自己要担的,政府是不管的,明确提示风险,明确要求合同要求按照信托法所提示的信托合同的各项要素签定合同。第三原则上要求委托资金要第三方托管,我相信委托人更愿意这么干,不放心。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你信用度很高的,人家很愿意把钱给你,根本就用不着,他根本不担心。在座可能了解,我原来有一个部下,现在他叫什么私募基金我不知道,在香港备案的,原来是国际期货部的经理,他搞私募基金,他跟我说很多人,包括美国人通过关系把钱给他,也就是他在这波牛市的前面,在圈子里面有了一定的公信力,所以他的基金要不要托管要研究,但是对于大面积而言基金契约性第三方托管可能更可信一点。浙江出事关键就是没有制度安排。第四对于受托人的资质可不可以考虑,政府有关部门要不要有最基本要求的考核,毕竟你拿了这么多钱来做事,万一做砸了,万一是非法集资,万一是骗子怎么办,要不要做最基本的考察,比如说很多人在这个行业有阅历,在某某交易所干了多少年,所以我认为要不要基本要求的考核。第五点政府部门应该要向市场明确提示,在这个领域明确讲民间依法进行的各类私募基金业务各类活动本身,政府不予干预,风险投资者你要自负,但是你也要担心非法集资的形式,非法集资是要打击的,按照国务院2002年非法投资来看这是要打击的。所以我认为对于民间私募基金,政府有关部门关键是要掌握分寸,仅仅能不能限于对备案、风险提示,管理人职责,信托合同要素这几个方面,给你一个指导性的管理,仅仅是指导性的管理,还有第三方托管等等进行适度的管理,这是对广大中小投资者的真正保护。而如果放任不管,现在谁都知道媒体在讨论,一直在讨论,讨论得很热闹,政府有关的人也在看报,他也知道,到底是鼓励、不鼓励、怎么办,从私募基金报告到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股市不好的时候影响很小,现在股市好了市场上对此的议论也多了,所以我认为如果放任不管,在中国市场不成熟的初期,我们现在仍然相对于国外还是不成熟,在市场不成熟的初期放任不管,恰恰是对广大中小投资者的不保护,你要保护关键就是拿捏好分寸,管什么,告诉投资者你什么不管自担风险,不能不出来视而不见,什么都不说。 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概括说搞公司型的,搞合伙企业型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政府可以不管,对于民间搞证券私募基金的,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概括说搞公司型的,搞合伙企业型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政府可以不管,对于民间搞证券私募基金的,应该有适度的管理,但是不是直接对他业务本身进行管理。对于各类金融机构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活动,政府部门不能再政出多门这么无次序竞争了,我的话说完了,谢谢大家。 中国私募基金立法与创业投资税收扶持政策解读 刘键钧(中国国家发改委改革委员会财金司) 大家下午好,刚刚夏斌所长对我们搞的产业投资基金进行得尖锐的批评,那么我作为发改委一员,站在这再做发言,肯定是非常之尴尬的,如果我呼和了夏所长的话我在发改委就没有办法待了,如果我和他争论,我本人不太愿意跟别人争论一些东西,所以我今天还是一如既往的像我最近6年一样,我从来不在外面讲产业投资基金,在我所发表的文章也从来不讲产业投资基金,所以请今天各位记者如果报道我的发言,千万不要和产业投资基金扯在一起,我继续沿着夏所长那一句话来说,也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短腿,又叫短板,我再进一步讲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短板里面的基石的力量,也就是创业投资的这一块。当然主办人也说让我讲一讲私募基金,其实我对私募基金过去专门写过书的,但是我觉得我在外面讲还是有一点不太好讲,所以我今天只是简单地带过去。我先介绍一下国外私募基金立法的概括,然后看一下中国私募基金立法的状况,最后我也想向大家介绍一个没有任何争议的,世界上都这么做的创业投资的政策法律体系,这是我最近10年来一直在发展和推动的事情,我相信这个大家不会批评的,发改委领导也不会批评我的。 从国外私募基金立法来看,我原来作为中小企业促进法起草具体成员我也看过一些东西,对于公募基金,因为涉及公众投资者保护问题,所以国外都专门立法。但是对于一般性私募基金,因为是以私募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投资者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风险鉴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所以均未对一般性私募基金进行立法,受到一些法律约束,虽然没有立法但是也要受到法律约束。主要是三个环节,资金募集的环节通常是由《证券法》调整,对于基金投资人来说有《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信托法》调整,但是基金设立以后投资运作,如果你是证券类的,那就是证券类机构投资人,按照这个机构投资人对待犯什么法就按照什么法来调整,国外也是这样的情况。但是在私募基金里面,对于创业投资基金,那是例外,因为创业投资基金它是一种支持创业的投资制度的创新,由于支持创业活动而注入了外部投资的特征,所以完全靠市场来配置创业投资资本必然要出现一个市场失灵的问题。 所以像美国、英国、以色列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最近像我们的邻居韩国,为什么他们创业股非常发达,就是因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扶持政策,但是既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按照我们全义务相对等一个理念,政府就理应进行适度的监管,否则的话,比如说我们给你们很多的税收政策,但是还是打着创业投资的旗号,又炒股票又搞房地产,我给你税收政策最后导致什么结果?很多的机构挂羊头卖狗肉,结果没有办法实现政府的目标,反而成为税收的漏洞,这是不行的。所以为了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对你专门立法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美国没有专门私募基金法,但是美国有专门的小企业投资基金法,韩国没有私募基金法,但是有小企业基金法,英国没有私募基金法,但是有专门关于投资法的集合基金法,台湾也没有私募基金法,但是有投资事业管理规则。 所以我们是否对私募基金需要专门立法我个人认为需要专门探讨,但是现在的观点又是没有办法发表的。我可以理直气壮的跟大家讲,我们按照国际惯例并适应国家,促进创业活动的需要,在给创业投资基金以必要政策扶持的同时给予适当的监管,那是毋庸置疑的。我们这几年也正是基于政策扶持与法律监管并举来发展的。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十部委《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所确立的基本制度;然后再介绍我们这些办法所提供的法律保障以及国家要推行的相关配套政策,尤其是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2月1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所推出的《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办法》。这个办法出台确立了三项基本制度,第一就是为创头基金提供特别的法律保护;第二方面就是我们为七项配套政策提供了一个法律的依据;第三我们确立适当的备案管理基本制度。特别法有9项,创投基金是按照公司制和合伙制,公司法强调很多法律障碍,所以我们通过很多技术处理,使得我们创投基金可以克服很多法律障碍,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多讲了,我这只讲其中简单的一条。比如说国外创投基金,过去我们按照实收资本制,即使现在修改的《公司法》也是折中的方法,也就是先到位20%,后来可以慢慢补,言外之意就是10个亿的创投基金,照样会存在资本限制的问题。我们创投基金要有一定的规模才有抗风险性,所以3000万是最起码的条件,但是3000万不一定马上到位,到位只需要到位1000万就行,剩下都可以5年之内到,这样假如你注册10个亿创投基金,按照《公司法》要先到位2个亿,但是按照创投基金只需要先到位1000万,而剩下的9000万可以慢慢到位。我们现在公司法,如果说公司发行普通股以外的股票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而我们创投基金主要是按照优先股特别投票权的股票进行投资,现行没有办法提供法律保护。我们向国务院申请特批,创投基金可以像创业型企业转为优先股进行投资,这样投资可以受到法律保护。比如说像第九条,我们现代资金不能用作度企业股权的投资,但是对美国为了增强小企业投资公司投资的能力,一个亿的小企业可以申请向国家担保,对外发行4个亿长期10年期的长期债券,这样就可以对外投资。我们现在开发银行给创投基金提供很多的贷款,但是国家规定出来,我们就规定创投企业就可以向银行贷款,甚至以后也可以发行企业债券,不受贷款政策的影响,我们都有特殊法律保护,相应的配套政策大家都再跟进做。 国际上通过税收鼓励创投基金发展,在韩国、英国、我国台湾地区都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国家税收政策使成本相对来讲比较低,而且最不容易导致寻租行为,所以我们在推动这个。而且这个政策都已经出台了,都是很受欢迎的。 第二个配套就是我们为了克服过去地方政府都是纷纷拿出财政的基金去设计国内独有公司的弊端,我们现在就在制定一个促进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于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基金就是有别于过去独有的创投基金,创投基金必然存在业绩激励机制不够的问题,现在我们地方财政基金包括中央财政基金以后不再搞创业投资基金,而拿出一个创投基金,他的目的是为了引导民间的资金组织新的创业公司,新的创业投资公司支持40%以上,他过去干预所参股的投资公司参股的问题。比如说你要申请创业投资公司,比如说3000万,我先承诺你3000万,另外7000万就募起来相对就容易一些,而且政府不干预具体运作,我仅仅是在一个方面发表,也就是如果你炒股票我就行使一票否决,另外我政府为了民间参与这个游戏,政府参股20%,即使创投基金每年政府只要发行国债利息就行,超额利润全要民间投资,通过这个办法来解决弊端的问题。我们推动保监会设立投资创业基金,保监会要制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问题。去年保监会出台国十条已经写了,并且我们也在推动这个事。创业投资通过债权融资投资能力,这个办法也在推动,并且包括推动债券资本市场的政策。这个机构政策,税收政策已经于今年2月15日出台,按照税收政策已经有5大基本精神,我们创投税收政策要适应政策特点,我们要解释这个方式对创业投资就不太合适,如果那个项目失败了,你给我减免没有什么意义,最后我们采取什么办法?税收抵扣的办法,假如创投基金有三个项目是非常成功的,三个项目是失败的,三个项目是平平的,即使三个项目失败没有收益,但是我也要体现我国家给你一个补偿的作用,你可能拿你三个失败项目的投资额,来申请一个税收抵扣的额度,而且税收抵扣的额度可以用于抵扣前面三个获得高回报所得税的抵免,这样就能够比较好的鼓励我们创投去增加企业投资。第二我们税收环节适合中国国情,我们看国外的创投,一说公司制创投必然存在双重征税的问题,国外制度是这样,如果按照公司制创投基金,有些国家是按照税收透明企业,但是本身不交税款,一般公司资本金,本身就要交税,然后投资公司必须还要再交税,这就是双重征税的问题,所以国外创造的税收政策,为了避免双征税,也就是在投资的环节搞抵扣。我们国内为了更好便于税收征管,减少税收的流失,一个公司制的企业你交过税以后,公司制企业作为投资者,你从那个公司创造基金所得是不用再交税了,所以按照中国的方法,不存在双重征税的问题。既然投资者从创造基金所得本来就不用交税,在交税环节搞抵扣就没有意义,所以在投资环境上抵扣。抵扣的力度多大?我们坚持资本的力度,税收政策适度的原则,我们考察国外年内投资20%是比较好的,一般是14%,但是我们不能按照平均,按20%,创业投资短的有1年,长的有3年、5年,我们按照3年,3年累计起来就是1.2的3次方,加上7多,0.7是纯收益。我们取一个整数,也就是这个创投基金可以按照投资额的70%来申请一个税收的抵免的额度,这样就保证我们创投基金按照这个抵扣,基本上能够做到公司制创投基金不用交税。企业投资者从创投基金所得因为是税后收益,照样可以不用交税,两个环节都可以不用交税,但是税制体现鲜明的导向性。所以这必须是中小高新企业,来达到鼓励我们创投基金主要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问题。 现在市场都在炒私募股权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翻译是不准确的,所以往往容易把私募基金理解成私募股权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是私募的股权私人基金,所以我们讲私人股权基金更准确。对这个概念,像美国公司内部把自己业务分成不同的类型这也是可理解的,特别是创业投资,这个词是冒险资本,给人高风险的感觉,尽管私人投资基金是起源于创投基金,但是90年代很多美国创投基金也主要搞并购,对搞并购的基金为了和传统区别就叫私募基金,但是这两个概念作为法律概念,尤其是作为学术概念来讲,我认为政府的制定者和学术研究者,别跟着企业界人士瞎起哄,我们要有冷静的思考。我觉得我们政府去制定政策,一定要制定那些能够准确界定的东西,不能准确的东西完全由市场去界定就行了,所以说我们在我们创业投资管理暂行办法里面,没有对私人股权投资再做区分,私人证券不可能由政府去做。所以这个基金申请资金抵扣要按照高新中小企业抵扣。但是为了给中国创投基金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而且吸收国外税收政策的弊端,台湾以前的税收政策,创投基金必须是80%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这样来讲对它的限制就过多了,在开头几年台湾半导体产业很发达,就没有限制。但是到90年代以后哪有那么多的高科技企业去投,严格限制的创投基金的发展,所以我们没有限制我们创投基金必须是投资多少高新技术企业,比例上来讲10个亿的创投基金,9.9亿可以投资到国有大型企业,照样是合格的创投基金,但是只能按照投资高科技企业申请700万应纳税抵扣,相反你10个亿全投中小高新企业,可能就用10个亿的投资申请,这样就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同时又给你相对宽松的投资环境,但是我们有一个底线,你千万不能炒股票,搞房地产。如果一个创投基金10个亿,9.9亿搞创投基金,有1000万搞房地产,这就对不起无法抵扣。中小高新企业认定抵扣额度这个条件是不是太苛刻,说太苛刻,我们采取什么办法?我们在《企业所得税法》里面就写到,就没有采取这种方法,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特别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享受应纳税所得抵扣。这个条款一方面对目前创投企业税收优惠方式和环节,另外一方面,就是为税收抵扣条件和力度,预留了空间。中国创投基金发展会有光明的前景。 另外我们备案制度实际是非常宽松的,创投基金完全可以先到工商注册登记,登记完了以后你想享受税收政策就到发改委备案,不想享受这个政策还可以不来备案,而且到这来备案我主要还可以给你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比如说我把公司的名字公示一下,让更多的人了解你,我们以后相应的服务都跟上,主要是给你提供一些服务,就是在申请税收抵扣这个环节上,我们要不折不扣执行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一些政策的要求。我讲的不一定对,请大家批评指正,但是不要把我和产业扯在一起,谢谢大家! 私募基金的自律与发展 李春喻(深圳金融顾问协会) 尊敬的领导,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谢谢主办方的要求,深圳市金融顾问协会作为本次论坛的协办单位,能够与我国最有影响力的《经济观察报》一起参与这个活动感到非常荣幸。 我讲的是私募基金的自律和发展,首先我国私募基金发展的现状来看,一方面私募基金快速兴起,不同类型不同方式的私募基金遍地开花,另外一方面适用于私募基金的法律监管却相对落后。在这种情况下,私募基金的自律就显得十分重要,也就是说大家得先对自我的行为进行规范,讲诚信,这样才能够让市场接受你,让政策制定者认可你,所以我认为在目前阶段强调私募基金的自律与发展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有利于私募基金的持续发展,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有利于为社会公众开拓新的理财渠道,最终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其次自律是发展的重要保障。从相关行业及其他金融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行业自律可以提高产品的服务质量,维护企业的利益,进而维护行业的持续发展。私募基金也不例外,发展是自律的基础和结果,没有一定的发展就谈不上私募基金的自律问题,同时对私募基金行业自律的保证下,行业本身就会得到一个相对较好的发展结果。 第三,从国外经验来看,私募基金监管主要采取的是行业自律的形式。基金的发起和运作由证券法、投资基金法等相关法规约束,但是我国当前法律法规体系并不完善的情况下,明确监管部门对行业监管十分重要,行业组织就是自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私募基金缺乏阳光机构,行业中很多人都想通过集体的力量推动私募基金的健康快速发展,如果有一个能够代表行业整体利益的组织出面协调,进而行业自律式的管理,维护行业整体的形象,让行业中的不遵纪守法者列入黑名单,检举交给司法机关处置,净化行业的环境,同时规范行业,是私募基金目前发展的迫切需求。 第四,我认为我们私募基金阳光化的路子比较长,法制的建设和完善还需要时间,私募基金的发展,除了行业自律组织来促进以外,私募基金本身也需要自我完善和提高。比如说诚信水平,守法经营,规范运作以及严密的风险控制等等,需要交流与互相学习。与海外成熟的对冲基金相比,国内私募基金不论是从规模还是管理水平、服务理念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需要学习与改进。如果有工会这样一个组织,大家组织出国考察学习,比如说更多的服务,将对整个行业带来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教育也非常重要,投资者签订专门的风险提示文件,不仅是对客户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 最后我认为新合伙企业法为国内私募基金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法律规范是阻碍私募基金发展的问题,明确私募基金的合法地位,是私募基金参与公平竞争的前提,明确私募基金法律地位并不意味着现有的基金违法,明确私募基金法律地位,也没有必要为私募基金专门立法。有限合伙是未来我国私募基金发展有利的形式,这样可以解决面临的问题,发展有限合伙基金必须有相关的政策和规范,确立有限合伙开设帐户的法定权利。深圳市金融顾问协会是由银行业、金融业的专家组成的行业协会,我们关注国内私募基金阳光化的发展,在这里我们协会也愿意为私募基金、信托、银行等中介机构的沟通方面,为大家提供信息披露方面做一些事情,提供一些帮助。最后我们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私募基金与信托 何亮(华宝信托营销部副总经理) 谢谢主持人。我演讲的题目是私募基金和信托。今天上午我听很多嘉宾的发言,私募基金现在确实是在我们国内已经应运而生,但是它的身份现在一直不明,包括私募产业基金、私募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都称为私募股权,像天津市政府正在极力推进滨海新区的基金,这是着重拉动地方的GDP,政府在不断的推动主导,同时还有大量私募股权基金,像国外大的投行已经介入到国内的并购,像凯雷、黑石,国内相对发育不是很完善,仅有几家在上海、深圳,今天到来大部分都是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者,不一定利用对冲这种方式来管理,但是它的名称在中国海没有相应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专用的名称,这也不妨碍它的应运而生,迅速发展。 从前几年中央财经大学做的地下金融课题调查,把中国私募基金的规模做了一个描述,当然这个规模总数可能各自有各自研究的方法,包括2001年夏所长所做的专题演讲,规模在几千亿左右,现在规模到1万亿左右。长期以来私募基金可能身份不明,也可以说灰色地带,在法律上缺乏明确的界定和保障,换句话说是地下金融工作者,但是它确确实实又是在证券市场当中安全运行所存在的一个环节之中。我们认为它的前途是非常远大,主要是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的财富寻求增值,同时理财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像这一次存款大搬家,可能再搬回到存款里面去可能性不大,同时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迫切自己的寻求需要增值,公募基金是一种方式,但是越来越多会投入到私募基金里面去。近年来流动性过剩和实际的负存款利率也更加剧这种现象。在国外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规模实际上是各占一半,而且好的私募基金的运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品牌。 大家对私募基金争议比较多的就是缺憾,也就是私募基金目前的架构,要不就是委托方把委托资金打入受托方帐户,要不就是由委托方自行开户,受托方操作,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同时私募基金潜伏在地下,操作也不透明,换句话说他有灵活性的优势,同时它的信息披露不足,也没有独立的第三方出具业绩和证明记录,换句话说公信力就缺乏。在这个情况下,私募基金就需要信托制度作为嫁接。信托行业因此长期,特别是中国的信托行业长期在压抑性的监管政策下求生存,我们称之为金融界的灰领,同时现实需求和增长潜力极其巨大的中国理财市场,这一点上找到了和私募基金合作的前景。 我们看国外成熟的私募基金的架构是这样的,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提供一个合理的财产安排,同时有销售代理,有托管银行,也有投资管理人,投资管理人我们也可以认定为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在国内受托人为核心的资产管理模式,有企业年金和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因为这两个都是银监会、央行所极力推的,一开始就采用受托人为核心的资产管理方式,这样就解决了管理人道德风险,避免发生恶性的事件,发展的过程是非常平稳和顺利的。 我们所倡导的私募基金的信托解决之道,探索于2004年,最早见于媒体是深圳赤子之心赵丹阳先生和深国投合作,这样用信托的财产独立性的安排,把委托财产化为信托财产。在这种模式下,信托财产的安全性得到了提高。信托公司在分工安排里面,主要体现出选择一个良好的有基金托管资格的银行基金进行托管,同时选择良好的券商、审计师、律师提供审计和法律支持,同时延请优秀的投资管理人、日常管理信托财产,媒体上见的比较多的是深圳模式。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主要是提供一个客观的业绩记录,用于体现投资管理人的投资能力,同时进行着日常的信息披露,为受益人提供流动性安排。在这里我简单说一下所谓的上海模式和深圳模式,深圳模式大家比较熟知,在媒体上披露或者是投资管理人不过多的投入资金,就算投入也是少量的投入,同等比例的承担风险和收益,他主要是靠提取超额的业绩管理费,这样他收益增长模式就是不断地扩大规模,通过不断的业绩曝光来扩大规模。今天上午有一位嘉宾说神龙见首不见尾,肯定是行不通的,必须要实时曝光。上海模式自己优先承担风险,相对获取超额收益,这样既然把融资的问题解决以后,他就潜心于投资管理运作,他的投资稳定也不是日常开放,他超额回报,尤其是2005年牛市以来,获取超额回报收益是非常显著的,包括最近大家看到大级别的调整,根本无损于他们现在的资产状况。 顺应于国际潮流,我们认为信托公司目前是作为私募基金的行动计划的受托人,赚的是管理费和业绩报酬。未来信托公司我个人认为应该首先定位于中国证券,尤其是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成长,伴随着这样一个角色,在初始阶段可能因为私募基金知名度不高,资金来源有限,需要有牌照的金融机构在这个阶段加以扶持,通过以金融机构自身的名义发行理财产品来获得资金,交给这些私募基金来运作。这样通过一两轮的牛市快速获得原始积累,因为结构化就是一个合法的杠杆通道,同时在成长过程当中,私募基金逐渐完善,逐渐发育,也逐渐有一些脱颖而出,过一段时间再进行总结这些私募基金哪些是超越了整体的收益率,哪些它是波动性非常小,因为它有一个稳健的投资理念,同时超额收益是不是通过比较成熟的理念来获得。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经过不断地在短线平凡交易和收益是不是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从这几个标准来衡量会有一些私募基金脱颖而出,到那个时候信托公司角色会有重大转变,从最初资金的安排,信托产品,载体的提供向产品架构进行转移,同时信托公司的职能更多是定位于出具第三方独立客观的业绩标准,做一个排名一样,私募基金还没有说服的排名,但是未来肯定会出现,同时代表理财需求,挑选一些优秀的私募基金。像我们现在有一些放的就是这个概念,因为已经出现了一大批投资基金,但是投资者没有办法选择,这个时候就选择一些产品,同样的原理可以用在私募基金上,相对于走上规范化的角度,信托公司和私募基金的合作之路非常有前景,像我刚才说的私募基金就会更清晰,会简单作为财产独立名义者安守本分,谢谢大家! 投资可以想得久远 但斌(东方港湾投资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 我看了一下前几位讲的,实际上我这个单元应该是放在上午讲更合适,因为对于我们做实务的来说,还是谈实务的操作经验更合适,法规留给专家和领导来讲。我尽量往这个方向靠拢,既然把我放在这个单元里面。我自己的体会,私募基金阳光化,实际上我们看到这个PPT上有两句话,第一是我看到衬着蓝天的高山,春天里的一片嫩叶,也就是有挫折、有失败、有痛苦、有艰难的时刻,过去5年我的很多朋友亏的剩零头了,今天的牛市也是人生当中一段很正常,但是如果想做长期投资要有好的心态,下面一句话是我感到爱永不止息,我跟大家共勉,私募基金的阳光化主要在于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能够本着一种正直、公正、契约精神来从事这个事业,我们私募基金受到公共认同,我觉得这个日子也不会远,因为在我理解实际上人品比业绩还重要,这是我理解这样一个投资行业的规则,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你想让你的事业逐步久远,你就必须要有一个公正的心态。我知道很多人在追逐短期的利益,或者为了短期的事业在损害一些利益,但是我们尽量少做一些,下面我们开始正式专业上的交流。 这是投资者未来书上的一张图片,这个图片表达什么意思?就是长期的岁月当中真正的投资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不是这五年牛市好了就来投资,实际上是长期岁月的事情。我们看在长期的岁月当中,如果把钱放在银行里面,1块钱美元黄金是1.79元,票据是301,债券是1072,股票是579485,我们可以看到同样资产放在不同的资产效果是不一样的,另外在我们理解投资逻辑里面要想真正创造很大的财富,必须要有足够长的时间。我们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包括一些私募基金的朋友可能绝大部分这样想,比如说行情来了,这几年赚一点钱就回去,实际上我们的理解是这样的,如果让一份资产真正有回报,比如苏宁做的这个行业,当它达到很高的回报的时候,如果一个外国投资者说很高的溢价买你,苏宁的老总看到我在这个行业的未来,或者是在中国企业未来我不愿意卖,他可能还会继续经营下去。做股票也是一样,持有招商银行或者是万科15年的时间,这才是让财富真正增长的一个根本动力。 这几份资产当中,我们看一般普通的投资者,你觉得很多投资是风险很大的,我们建议投资房地产,因为全世界来看,真正搞投资最好的家族像英国家族,他们持有大量的庄园土地。另外作为投资来讲,今天有一个朋友说我今天赚了10倍,在我们理解如果一个商业每年赚才是商业,如果大起大落这是投机。比如说这是接近110年道琼斯指数指示图,1890年指数发布,实际上我们看经历了110年就有一家破产了,我们理解比如说你的股票亏了多少,另外11个股票你赚了多少,我们觉得这是投机的逻辑。放在历史的长河,假如说香格里拉风景非常美好,空气很新鲜,我们导游他爷爷活到100多岁,假如我们个人活到100岁,从1900年开始做投资,如果按照很多人的想法高抛低息,能赚几百亿或者是上千亿美元这是很难赚钱,但是持有不动就有可能赚到。实际上你能不能选到伟大的企业这是投资的关键,而且选到以后要持有足够长的时间。我不太同意这几年牛市,风险高估就卖掉再等熊市,有一些投资者是永远等不到的。如果真正是一个好的投资,就要坚持持有它,正确的时间买入它坚持拥有,在历史长河中任何位置都可以买进,除了像GE无通用电器这样的。这是一首诗,大概的意思就是生命分成两条路,这条路很好走,那条路也好走,有的人走一走这条路又走一走那条路,实际上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人生重大抉择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要么做长线,要么做短线,没有第二个选择。比如说在香港做汇丰有人赚50,有人赚100,但是真正赚的是持有汇丰不动的。比如说你买入100万买了200万,分红差不多5块,每年分红就有1000万港币,这样的投资才是真正的赢家,所以你在人生的每一刻,比如说我们在开始任何一刻,你可以想得很浅,也可以想得很深,也可以想得很近,想得很远,人生每一刻你可以为自己考虑,也可以从长期的岁月考虑,这往往在于你,这没有对错。有人喜欢这几年赚很高的回报这也可以,不想遥远的未来。当然在中国投资,也需要对我们中国自身的看法,比如说黄金十年,实际上我们在2005年写过一篇文章,也就是中国股市黄金时代来临,我们在2005年的时候是全力以赴,我们实际上做得更主动一些,我们希望无愧于这样一个时代,另外我们知道中国是很美好的。另外说老实话需要上帝的祝福,长达100年的岁月当中,如果巴菲特同志不再美国投资,而是在中国投资我想会很困难,所以在中国投资真的想走一条长期的路,也需要上帝祝福我们祖国。 另外作为投资者我不太同意几位嘉宾讲的风险的东西,有一些风险股票市场我理解风险,比如说好股票会不会跌,也会跌,但是会起来,垃圾股会不会跌,会跌,但是能不能起来不知道,有可能会消失。如果说我们这个时代未来10年真的是黄金10年,你在这个股市刚刚到了4000点、5000点的时候看到风险就放弃它就有很大的遗憾。华尔街一个银行家赚了几百倍他很后悔就跳楼了,为什么?因为他才买了100股。他没有在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情,作为投资者敢持长时间的仓这是很困难的事情。如果我们走美国60、70年代的岁月的话,在中国唯一就是买入持有,问题是你持有什么样的股票,这是值得探讨的。我们希望你持有的是王冠上明珠式的企业。这是一幅图,我们想通过这幅图表达什么?也就是我们拿出大笔投资资金都是40、50岁的年龄,当你迈出投资人生第一步的时候,我们希望右手拿到的是人家看到的房子房契,森林、矿藏这些资源的东西,左手拿的是好公司的股权。长期来看比如说在过去50年当中获益83亿,但是问题就是你是否能坚持。投资的逻辑是做的决策越多做的错误越多,如果你把你7个股票赚270亿美元,如果用一生岁月选择27个股票进行长期投资,我们选择每一个股票都非常慎重,然后就持有它,我想这个赢的概念要远远大于。有神仙我们比不过他,没有办法,但是我们愿意一步一步地走。 秋天的落叶,人生的落叶,春天很短暂,我们投资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怎么想投资,这是决定每个人的未来是不一样的。投资是比什么?我的看法是投资是比谁看的远。资本市场从来就是慷慨的,但是他只会惠及拥有智慧的人。 全面正确认识私募基金 王丹枫(上海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谢大家。今天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能够跟大家交流,可能在座有很多私募基金的同行,也有很多方方面面的领导,还有我们很多合作伙伴,我今天看到大家真的是非常的高兴,我本人从1997年在我们睿信投资董事长李振宁先生的引领下进入这个行业,当时真的是刚刚起步,我想很多朋友对他会比较熟悉。这10年间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起起伏伏,我们私募基金也确实经历了非常艰难的挣扎过程,今天按看到这么多人关注私募基金,走进私募基金,非常高兴。 今天主题是私募基金的阳光化之路。这一点上我和刚才但总观点是一样的,因为我们是实务工作者,所以很多在监管、法律方面,这些方面不一定会有很多的研究,但是我想今天我就结合我自己的工作,对有一些问题稍微提一提我的一些想法,还有一些建议,包括对我们监管层的一些建议。首先我们今天谈到,私募基金的阳光化道路,提到阳光化,提到私募基金,我想首要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非常全面的,非常正确的去认识私募基金,所以我今天发言的题目就是全面正确认识私募基金。这是什么意思?我想说的是今天早上我听到有一位嘉宾讲到说,中国的私募资金,我们得给它正名,国外都是私募股权基金,我们这么多的证券基金,我们应该是私募证券基金,实际上私募基金是一种制度,只要私下募集,只要基金化的运作就是私募基金。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分支,有私募股权基金专门投资非上市股权,有专门证券基金是投资二级市场的,但是都是私募基金,必须很全面很正面的了解它们。国外近10年的发展,其实这两种基金的重合程度也是越来越家居,很多证券投资基金他也会做一些股权基金,很多股权基金同时也需要在资本市场上去兑现,但我们背靠着这么多的资本市场,同时很多客户都是面对着同一个市场,所以这是密不可分的。早上有一位嘉宾说美国孩子基金,这个基金就是非常典型横跨股权基金和证券基金,它是混合型的基金,所以当时我们谈私募基金的时候它是一个整体。 另外说到全面,我也很想跟大家交流,就像刚才但总提到的他的理念,价值投资,所以我们千万别认为私募基金就是对冲基金,私募基金起源于对冲基金,最早做对冲是因为当时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工具的创新,整个发生变化投资者的需求。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其实对冲基金在发展过程当中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我们现在有很多很多种不同策略的私募基金,还叫对冲吗?可能可能叫,但是它并不全面。这里面有很多比如价值投资,市场中立,宏观对冲很多很多的策略,真正完全建立在金融衍生品的对冲基金只是其中一个分支而已。另外一点我也想说,今天早上也有一位嘉宾说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区别就是公募基金做长线,私募基金可以灵活交易,交易比较频繁,其实我认为这是不全面的。我记得前年索罗斯先生在访华的时候我们交流,他说我的工地77年,投资7年,这么长的时间,我们的客户也有很多1年、2年,那么有了这样长期的客户,都是非常富有的人群,可能一生都不会用到。有了这样的客户基础,我相信我们有很多很多的私募基金会使价值投资的重视性,我们一样会非常好的重视长线投资,所以我想在这一点上谈一点体会,希望大家今后再谈到私募基金的时候,能够更全面一些。 另外就是正确认识私募基金。私募基金刚才有一位说地下工作者,要阳光化,我想可能有很多的原因,一些运作很规范的私募基金,本身由于我们前些年整个的环境,所以大家会非常的低调,甚至是刻意的低调,我本人也很低调。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我们听到很多的都是一些好像负面的报道,甚至是一些很极端的例子。但是这样我觉得对于私募基金而言,可能我们看到它太多负面的影响,但是忽视了它很多的制度上的进步和制度上的优势,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利于私募基金未来的发展。私募基金在我看来,其实它与其说是一种投资工具,它是一群人,一群机构的总称,它是一种商业模式,但是最根本的它其实是一种制度,它有着非常清晰的制度属性,制度特点,我们必须要从制度这个层面去观察它,去考察它。我觉得这个私募基金制度就像是投资银行制度,投资基金制度,对商业银行制度,它进行了一个重大的改革,一个补充。私募基金它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它也是一种进步,从组织形式,从激励约束,还有从投资的灵活性,种种这些方面其实我觉得它的进步意义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所以我也想从这一点上来看,我觉得今后我希望我们的媒体朋友们,我们的方方面面,能够大家多从私募基金的一些根本性的特征来去看待它。 还有人说到私募基金风险太大了,长期资本倒闭了,风险太大了。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风险它分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只能通过构建组合或者是策略去规避,但是系统性风险没有办法规避,必须有承接的下家。公募基金由于公众的性质注定只能是转移风险的上家,而私募基金当中很多的比如说像做市场中性的套利、对冲,专门做金融衍生品这样策略的基金就可以承担这样的角色。这本身对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对于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其实都是有非常正面的意义。就像长期资本当时出现危机,很多人向格林斯潘建议我们应该加强监管,我们应该怎么样,后来格老说其实我们应该做的,一方面是要让那些真正投资私募基金的人,他们是成熟的投资者,另外一方面要告诉他小心微妙,仅此而已。就是在很多私募基金方方面面,我们觉得我们还是应该正确的认识,包括我觉得如果说到很积极的方面,比如说私募基金它很好的解决了激励和约束的问题,私募基金的经理他要投入自己的资金,他们又没有非常高的业绩收入,必须靠报酬,所以就必须和基金的运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这是非常好的方式。再有私募基金从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委托代理成本的问题,除了他自己得投资金,另外很多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他们本身他就有很强烈的自我约束的倾向。 在我的具体工作中,我还是很有体会,因为我经常会接触一些客户,很多客户他们很专业,非常专业,他们会跟你探讨投资理念,跟你探讨投资策略,跟你探讨关于市场方方面面,这种情况下你跟他说宏观对冲,你说量子都倒了能行吗,你说价值,他说你的价值和别人的价值有什么区别,你跟他说主动管理,他说跟你谈德隆吧,碰到这样的客户我每次心中都暗息,他们问的问题越多我们越高兴,因为他们就是我们的目标客户,一般来讲会具有良好的教育程度,会有非常强的参与度,并且投入私募基金的时候金额规模都比较大,这种自我监督的倾向我觉得是最效的,而且是成本最低的,这些方面我们应该正视它,认真去思考。 说到这可能很多朋友也会想这净说好话了,其实私募基金确实在中国碰到很多很多的问题,但是我觉得这些问题我们也应该辩证的去看,然后慢慢去解决。比如说刚才很多演讲嘉宾都谈到法律问题,监管问题,内部的运作机制不规范,外部的配套环境还不完善,这些问题当然都存在,当然这都是前进当中的问题,我个人认为私募基金要不要前进,要不要合法化都不需要回答。在这里面我稍微谈一下个人的观点,比如说在法律方面,刚才几位嘉宾都谈到合伙企业法在2006年8月26日正式出台了,这里面对公司型的私募基金做了很详细的规定,有限合伙制这是国外90%以上采取的形式,这已经是非常清楚了。但是我觉得始终有一些细节不清楚,比如说机构可不可以充当无限合伙人,如果机构可以的话,充当无限合伙人再充当有限合伙人怎么办。再就是二级市场做基金不需要纳税,买基金不需要纳税,买信托也不需要纳税,我将来加入有限合伙制税收怎么办,所以这些问题真的希望有关方面能够尽快去研究,能够出台一些解释的细则。另外像监管方面,监管方面我觉得其实任何一个比如像公募基金也好,私募基金也好,我们是非常紧的监管还是非常松的监管,这在不同的阶段不同发展时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都注意到私募基金它的创新性,它的灵活性,它的风格化发展这些特有的特点,一定要跟公募基金差别化监管,这一点非常重要。公募基金我们可能会去非常详细的去规定你应该买什么,不应该买什么,你应该怎么去做,但是对于私募基金而言,我觉得其实重点把握好几点就够了,第一就是投资者,什么样的人可以买私募基金,什么样的人可以认清楚他们买的产品究竟能不能承担风险,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点就是什么样的基金管理人他可以来做私募基金,我们是不是也要对管理人的资格进行一些审定。当然最好是不要靠施,要是考试我估计可能很多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员未必考得过。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这还是有一个资质的问题。 第三就是我们私募基金它成立以后,它还是需要备案的,在这些方面我们是需要很详尽的去监管。还有就是很重要的信息披露,我们知道什么样的人买,什么样的人可以做,他们应该披露什么,管理人应该向投资者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说哪些内容,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需要非常严格的监管。在这我也想提一点,就是在私募基金监管过程中,我个人体会其实我们要非常好的能够发挥托管行的作用。今天我看到还是有很多我们银行界的朋友,还有一些领导,我觉得托管行托管人其实在私募基金整个发展过程当中,包括在公募基金发展过程当中,它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很多时候它解除了投资者的疑虑,降低了风险,对基金进行监管,甚至于对基金管理人的行为也可以进行监管,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后一定要强化托管人的功能。我觉得有了这几点,我认为私募基金的监管不应该去着力于那些细节问题,那些实际运作的那些细节问题,比如说操作策略,比如说我应该每一支股票应该占百分之多少,投资对象、投资限制,我想这些方面我们应该适当的放手,这样才能形成平衡的监管,适度的监管,有效率的监管。我记得美国财长鲍尔森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我认为理想的监管应该是责任、诚信和成长创新竞争力的完美结合,我想也希望监管层在今后在出台一些政策的时候,能够考虑到我们这些感受。 最后我还想说一点,就是关于私募基金在中国的现实道路问题。刚才演讲嘉宾谈到信托化,我个人是非常认同这种方式的,因为目前在中国可以说信托化的私募基金它是最优法律保障的,不管你叫什么,只要他是私下募集,只要基金化运作就是私募基金。可能有很多人说由于信托的参与,提高了成本,降低了效率,但是这没有办法,在中国这就是现实途径,都要做本土适应性调整,所以信托化在中国目前是私募基金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所以我想也希望我们的银监局、银监会有关部门能够积极放开信托化的私募产品,有一些创新性的探索。据我所知现在可能除了深圳,我们国家其他的地方在信托证券基金,证券产品或者是信托PE产品这一方面,应该说产品种类还是很多,所以我就希望这一方面将来能够有非常大的发展。最后我也非常想感谢我们在座的很多在私募基金行业默默耕耘,坚守职业准则的这些同行们,我觉得正是大家的坚守能够在夹缝中生存,逆境中成长,在这一条路我也愿意与大家同行,我们一起努力。就像刚才但总讲的投资可以想得更久远,我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之下,私募基金一定会走得更远,走得更好,谢谢! 吴庆斌(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机构总部总经理) 非常感谢主持人,非常感谢经济观察报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前面有一些问题就是何谓私募、公募,前面一些专家都讲了。中国的私募基金分成这么几个阶段,也就是93—95年阶段是萌芽阶段,萌芽阶段主要体现在证券公司委托理财业务上;第二阶段形成在96和98这一拨行情的时候,也就是投资工作室,现在很多专家也是从这里过来的;第三阶段就是在2000年做庄、跟庄投资私募,真正优良发展是这一年开始的,私募基金发展非常好,规模非常大,并且说句实在话比较可喜的就是1万亿规模的情况下还没有出大事已经不容易了,因为现在1万亿可能有某家私募基金卷钱走了,这种情况随时会产生连锁反应,对整个行业产生毁灭性的打击,包括这一次行情大跌,大跌的时候许多私募基金是不是马上崩盘或者是怎么样,出现一些社会问题,目前没有出现可喜可贺。目前背景下把私募基金规范化、阳光化,我觉得现在是已经非常急迫的选择。 目前私募基金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家的操作模式,就是基本上是无法可依,包括夏斌老师等等专家谈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定在规范这个东西,一个无法可依的东西,管理这么庞大的资产存在非常大的问题;第二就是全部都是契约型的,就是和客户之间的约定,这种对私募基金经理的利益保护是没有的,很多客户做完了以后你的钱拿不到;第三点就是整个现在大家说地下工作者是不太好听的名字,不听敢宣传,实际上完全是制度性导致的。像赵丹阳老师,王丹枫女士等等,他们现在敢站出来宣传,因为他们找到合规合法的渠道出来讲一讲,但是很多在座的各位专家,各位私募基金经理没有出来宣传,因为身份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没法进行宣传。但是作为基金投资管理,完全靠口碑和品牌,不宣传怎么能做大,现在这些东西都是马上要解决的问题。刚才王丹枫女士,包括业界做得比较好的,像杨骏晓扬投资公司,包括赵丹阳,明达等等这些做得非常好,他们都开始选择以信托方式作为私募基金的一个载体,我下面讲的时候会把操作性的东西给大家介绍一下。 刚才大家讲到几个方面,契约型、公司型、合股型,现在找到合法合规的规定就是在信托的基础上,并且所有几种模式里面,只有信托模式是作为金融产品来去推介的。契约型、公司型、合股型完全是企业形式,目前中国金融监管这么严格的情况下,我相信会把私募基金纳入金融监管体系类,所以把信托作为一个平台和载体应该是比较现实的,也是监管上基本上可以认同的。 下面就是我们讲一下私募基金通过信托交易框架。也就是把现在的投资人变成信托的委托人,由他和信托公司签署信托合同,这是受法律保护的。然后私募基金这一块作为这个信托计划的投资管理人,或者是财务顾问,并且信托合同这里面会明确投资人是谁,财务顾问应该拿到什么样的分成体系,这是信托框架下来进行管理的。这里面先要派生出大家讲的上海模式和深圳模式,实际上这两种模式归根到底都是信托模式,就是针对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来进行产品设计,上海模式就是分成,比如说私募基金出30%,一般投资人出70%,亏钱先亏私募基金经理的30%,也就是投资人抗风险能力比较低,先拿自己垫风险;深圳模式就是客户风险能力比较高,这样根据客户的选择和投资人的选择来去选择,设计具体的信托模式。我觉得这么做以后,他有几个好处,第一个就是所有我们信托人和信托公司签的协议,包括信托公司和投资人签订协议的,是受法律保护的,所有收入都是法律保护。证券托管和资金托管完成回避资金挪用的风险,全部进入第三方监管,这样可以规避很多操作风险。 另外就是说通过这样操作以后变成金融产品,可以适度进行推介,把我们的品牌推动起来。另外就是很多钱都是在客户帐户上,把密码可以给基金经理,如果信托做是把所有钱放在一个帐户里面,这样操作起来会非常简单,调动基金业非常简单。另外北国投这边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针对私募基金,也就是从私募基金那边发的指令怎么进入交易系统,怎么在交易系统里面进入证券交易系统里面去,包括这里面有多少风险点全部进入系统当中,这样整个系统运营全部在电脑监控体系之内。另外就是说我们还设计了一些风险监控系统,这样也防止协助基金经理把风险控制在比较理想的地步。另外就是信托通过银监会的要求也必须做定期的信息披露,也就是每周公布净值,这样可以跟客户说做到什么样的收益,这样也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客户。另外就是北国投有非常丰富的客户资源,现在自然人客户可能在1.1、1.2万左右。但是自然人客户每个客户平均资产都是在300万以上,这是自有的客户资源。另外就是机构客户,像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华夏银行都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我可以通过这些渠道为优秀私募基金拓展客户资源,拓展可操作的资金。 下面就是具体配套服务体系,我就不再具体来讲,会后大家可以就具体操作层面的东西一起沟通一下,就不占用大家的时间,谢谢大家! 嘉宾讨论与观众互动 宋效军:我们非常感谢刚才七位嘉宾的精彩演讲,我们留出半个小时的互动时间,请我们来的各位老总向我们嘉宾提问,大家先准备一下,请前面演讲的嘉宾上台。我们可以通过私募基金出色当家人的演讲可以看得出来,私募基金更超越于今天的问答和某种意义上的战略投资者,他们非常勤奋的与客户进行沟通,发掘客户的价值,才能取得辉煌的战果。在他们投资价值当中才有10倍甚至更超常的价值回报,大家对法律制度和操作流程都非常熟悉,看看私募基金的运作,还有对当前市场判断热点,大家有没有问题。 提问:台上坐的四位嘉宾,我想问一下王丹枫女士。上海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确实是很有名气,作为一个投资人来说,我想了解的是去年或者是前几年我投资100万或者是1000万,我作为投资人有什么样的回报,也就是说有多少收益,这是我们所关心的,对于风险控制这一块,我觉得我们可以考虑得比较多,但是我们对于私募基金了解得比较少,真正我们投入进去的时候有多大的回报,作为我们来说也想有所了解。 王丹枫:谢谢这位先生的提问,我们睿信公司是从去年开始跟信托公司合作发行集合式的信托,今年2月8日正式第一支信托运行,之前几年因为不是公众产品,也涉及到客户的他们一些私秘的情况,所以就不便透露。公众产品从2月8日到上一个开放日5月10日,收益是55%,这个月去除掉所有的管理费,净值是1.61,如果回到增长率来讲可能是70%多,但是过去收益不代表未来的情况,所以我觉得如果你要选择一个基金管理人,还是要从很多方面去考察他,不仅仅是收益率,还要看基金操作的稳定性、波动性,另外他是什么风格,是不是符合你的投资理念,他的基金管理人是否诚信,是否有道德风险,我想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内容,谢谢! 宋效军:看得出来王丹枫女士回答不仅是全面,而且还非常谨慎谦虚。 提问:我比较关心今天演讲嘉宾刘博士所说的创投这一块法律法规的建设。我比较关心就是私募和创投中间的中间层,在私募除了证券基金以外风险基金和上市之前的高科技投资这一块,是不是中国有这样的机会可以扶持像Google、百度,这样的资金并没有在中国得到成长,而是国外的资金成长,中国未来10年,中国的资本能不能为中国未来创造更多的Google、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你们能够寻找到集会有100倍,甚至上千倍的回报。我想问一下刘博士,在这样回报过程当中,加快国内上市的步伐,创业板什么时候能够推出,创业板的法制怎么健全,给我们私募更多更高的产品和更高回报的产品。 宋效军:提问者是一个爱国者,希望能够取得更辉煌的成果。下面请刘健钧先生回答。 刘健钧:你提出得很好,创投的目的就是为了培育境内优秀创投企业,像无锡敬德企业,我们更多的都是境外的创投公司到国内投资培育上市。但是像深圳有一个创新投中信电子,我们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企业像通州电子这样一个模式的出现。但是创投暂行办法和税收优惠本身主要还是解决创业投资进入的问题。创业投资有两个问题,进入和退出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我们下一步也在着力要推出创业板来疏通创业板退出的通道。 提问:非常感谢主持人给我这样一个提问的问题,我想问一下但斌先生,因为我们知道私募基金在牛市背景下,公募基金成了大赢家,获得了超额的收益,我们私募基金善于挖掘黑马,就是发现价值投资者,我注意到有的嘉宾提出基金非常善于发掘投资价值,我作为投资者我如何去发现,去发掘别人发掘不了的价值,标准是什么? 但斌:我们公司是非常开放的公司,你说发现别人发现不了东西我们从来没有做过,我们发现的东西都是别人都看到的,问题是谁坚持的时间长短的问题。如果你说有什么秘密,比如说我们从行业的选择来说,100年前美国银行业占比重是11.5%,100年以后是16.5%,也就是100年以后还充满生机。我们能不能在银行当中找出少数的企业长期投资,我们是顺着这个逻辑在走,没有说我们有能力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我们从来没有做到过,也许有人能做到,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做到。 提问:我想问一下但斌先生,就是在国外私募基金里,都是所谓的客户社保基金机构等等,但是中国现在都是所谓的富有者,你公司社保基金假设进入私募基金,你们有没有相关的政策解决? 但斌:我们客户对象主要是以民营企业家为主,这些民营企业家通常是他们代表行业中做了10年、15年,甚至20年的企业家为主,因为我们要求的规模相对大一点,1000万以上我们才做这样的理财。我们的信托是300万一份,所以一般是要认同我们想法的人才会跟我们在一起,通常来说如果有什么问题,我的间接体会就是越有钱的人境界越高,只需要找一个最高端的人跟他谈一个小时,比找1万个人跟他谈都有关系,要比较客观,能够真正跟你长期在一起,更重要就是你自己修炼。 刘健钧:私募基金不管私募的证券基金还是私募的私人股权基金,我个人觉得今后都是可以和社保基金联姻的。因为对于私募基金来讲,它需要长期投资者,社保基金符合这个条件,对于社保基金来讲需要找一个今后收益相对比较高,风险又比较可控的投资工具,所以联姻是双赢的事情。从国外来看,像很多的养老金,投资私募基金这是很普遍的事情。我相信我们国家今后这两者之间的联姻也是迟早的事情,当然这里面还涉及到我们社保基金本身的立法问题,这是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去推动的。 至于为什么现在社保基金没有投入到私募的证券基金或者是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我想可能和大家讲的阳光化、合法化不是一个必然的联系,我觉得中国私募基金现在发展的问题,实际上并不存在需要它阳光化的问题,也不存在所谓的合法化的问题,现在实际上已经是合法化的问题,但是关键的问题一个是政府部门的认识,另外一个就是对于我们私募基金行业来讲,今后你们需要努力做出自己的业绩,做出自己的品牌,让我们整个社会对你刮目相看,到了那一天迟早就会到来了。 宋效军:补充一点,刚才说到社保基金,其实我的老师高西庆理事长前面有一个发言,是拿出20%要投入到私募基金,但是不是我们理解的狭隘的私募基金,现在已经有投入了。我们刚刚成立外汇地产管理公司,大家都知道,投入20亿美元购买了国外最有名的黑石集团的股权就是私募基金,所以这个问题是不太久远的事情。 提问:请教一下北国投的吴总,我们中国投资者像刚才第一位提问那位先生,一张口就谈收益率,预期收益率是多少,其实我觉得通过给他介绍理念,我们怎么执行,我们理念怎么样,通过这个因素来导入,中国投资者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我觉得这也是满艰巨的过程,北国投作为一个很好的平台,会引进一些很好的私募基金,私募基金引入就涉及到有多少好的客户,但总非常有水平,一张口就是1个亿的客户,其他的人就没有这么好的服气。但是投资者的教育过程,包括你是一个公司可能只是涉及到推介的问题,只是在北京地区,其他的地区就享受不到优秀私募基金的服务,投资者教育、投资者推介的过程是一个很复杂,很繁琐的工作,这个工作怎么把它解决好? 吴庆斌:谢谢这个问题,这是银监会最关注的问题。从信托来讲,第一也是对投资经理形成自我保护,对所有投资都是不承诺保底,都是预期收益。我们给客户所有做的产品,都是在讲方法,讲理念,讲我们怎么操作,不会说保证你赚多少钱,目前我们已经在这么做了。两年前或者是三年前,我们发展客户非常困难,这一年多客户都认同了,北国投的客户都认同了,我们自己现在也在做类似证券的,还做了一些私募股权PE这一块的,已经按照这种方法做了,不承诺任何的保底,但是这的确根据不同的群体确实不一样,现在北国投花了三年时间形成了中坚客户。再就是我们培养大量的金融投资人,包括一些企业的,如果产品做好以后引入北国投就是信托公司,我们引进一个托管公司,再引进一个银行,把所有的措施摆在他面前,我相信他会相信的。其实就是引进信托制度以后,实际上这个过程很明显的一个优势就是你原来去融资的时候,它的预期收益是30%、50%,感觉风险会比较大,但是现在觉得很稳定,预期收益到了20、30%。作为私募基金经理提成会高一些,原来只能提20%,在我们平台上可以提30%,因为我们加入了很多规范化的东西。 提问:我想问一下信托公司那一位同志,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刚才介绍北国投的信托和私募对接的平台,能不能介绍一下你们现在做了什么证券私募基金,结构像深圳那种不保底的还是你们独创的一种什么模式,还有你们现在给我感觉你们是在寻找合作伙伴,你在寻找合作伙伴的过程当中希望找到什么样的伙伴,或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跟这些伙伴交流? 吴庆斌:谢谢。现在北国投管理整个信托财产是在300亿左右,300亿出一点头,包括产业类,证券类产品110亿左右。其中有一块是我们直接针对机构客户来做的,也就是没有经过私募基金经理自己做的,有一块就是有财务顾问,也就是平台模式来做的。这里面我们刚才讲上海模式和深圳模式,完全是根据投资人的角度来去设计的,就是分成的比例,产品是非常灵活的,是采用结构型的,还是我就发信托,比如但总大家都很信任都是跟他买的,这种产品也有。这个产品本身设计角度、复杂度并不是太高,并且我们现在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把我们整个标准协议文本,也就是风险控制这一块,尤其是我们跟投资人免责那一块,也就是我们投资人那一块到底是我们北国投承担什么风险,投资公司承担什么风险,这一块有标准文本,这一块运作起来真正亏了钱投资人怎么找我们,产品角度都是有的。 另外信托公司是一个平台,只是一个舞台,需要找人来跳舞,需要找明星和经理来跳舞,但是明星经理跳舞是在平台上合作,我们希望找到是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作为我们长期的合作伙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