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薪酬与心态:基金经理流动之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7日 03:32 第一财经日报

  刘瑛

  2007年以来,部分顶尖公募基金经理开始流向私募基金。但是并非所有的基金经理都受同一因素驱动,更多的顶尖公募基金经理仍然坚守在公募基金阵营。

  率先离开公募基金的顶尖基金经理是博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博时价值增长基金的原基金经理肖华。目前肖华掌舵深国投·尚诚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肖华是境内连续掌管同一基金时间最长的基金经理之一。从2002年10月9日,即博时价值增长基金成立时,肖华就开始担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在离职前,其连续任期已经超过4年,这在目前基金经理频繁流动的趋势中并不多见。

  除深圳的肖华外,北京和上海均各有一位顶尖公募基金经理据传言将转投私募。这两位著名基金经理还同时兼任所在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不同薪酬模式是促使基金经理流动的主要原因之一。私募基金经理按比例提取所管理资金的投资收益。但是绝大部分公募基金经理的薪酬均和基金投资收益并不相关,他们的年终奖金也只是按照年初基金公司规定的比例提取。

  只有少部分基金公司给予基金经理业绩奖金。这方面,基金公司之间仍存在着分歧。很多基金公司担心基金经理为了提升业绩,而忽视风险控制,所以未将基金业绩和基金经理薪酬挂钩。

  但是现有公募基金经理薪酬体系的弊端已经显而易见。在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后,刚刚培养起来的顶尖基金经理流向私募;公募基金经理为提高收入也大搞“老鼠仓”。

  一位转向私募的基金经理称,市场中不能都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作为公募基金的对手而存在。

  股市的牛熊也影响着基金经理的职业方向。一位权威人士称,在牛市中,基金经理流向了私募基金。但是市场不好的时候,一些基金经理又会回到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公司的股权激励可能帮助公募基金行业留住人才。2006年6月25日,

证监会发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治理准则(试行)》,其第八章激励约束机制中的第一条规定:“公司应当建立公正、透明的经理层人员、督察长和其他员工绩效评价的标准和程序,并可以根据基金行业的特点建立股权激励等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公司对员工的绩效评价结果应当成为确定其薪酬以及其他激励方式的依据。”

  不过,目前基金业内正在讨论的股权激励仅局限于管理层,主要是总经理、副总经理和部门主管,而基金经理依然缺席股权激励。

  但是也有很多顶尖基金经理坚守公募基金阵营。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基金经理现在已经不再关心薪酬。他们管理公募基金只是在挑战自己,因为公募基金会公布净值,他们想在排名比拼中力压同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