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正不断地敲打着中国股债市场脆弱的神经,叠加资金市场紧平衡,股市、债市在11月双双下挫,而人民币却没有像去年那样受到做空情绪的传染,并且受益于本币利率走升,月内对美元汇率稳中有升。

  上证综指上周四创年内最大单日收盘跌幅,且至今没有走出月中以来的震荡下行趋势,月内累计跌约1.6%,而境内债市在紧流动性的环境下持续低迷,10年期国债收益率徘徊在4%左右的高位。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则持稳于6.60附近,有望延续10月的升值态势。

  与去年末中国股债汇市场的整体大跌以及今年二季度的“股债双杀”相比,人民币近期未受波及,反而受到市场预期稳定、美元整体弱势及本币利率走升的支持,有望录得四年来首次年度升幅并扩大战果。今年二、三季度预测人民币汇率最准确的瑞典北欧斯安银行(SEB)本周在中国2018年市场策略报告中,首选做多人民币汇率,并远离股债。

  “收益率走升将对汇率有正面支持,”SEB驻新加坡亚洲策略主管Sean Yokota写道,“中国央行将会支持人民币,因为在去杠杆及收益率波动加大的环境下,汇率将扮演的‘锚’的作用(即稳定的信号)。” 他将中国政府未来数年的去杠杆政策作为判断依据,认为股债类资产将因此承压。

  预测不准

  人民币汇率9月经历暴涨及回调后,四季度兑美元双边汇率持稳于6.60上下。年初至今,在岸人民币走强约5.3%, 离岸人民币升5.7%,令众多国际大行大跌眼镜。高盛去年末曾将做空人民币作为首选策略之一;野村年初表示对做空人民币信心很高。瑞信年初亦有类似策略。

  岁末年初的季节性购汇需求,曾令人民币汇率过去几年临近年末跌多涨少。去年12月,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下跌近1%;同期上证综指下跌4.5%,创当年1月以来最大月跌幅,10年国债买价收益率走高11个基点。

  “这次,整个经济环境不错,大家对经济前景并不过分担心,”西班牙对外银行驻香港的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夏乐在采访时表示,过去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不确定,导致抛售中国资产才出现股债汇齐跌。现在“外部对中国信心增强,当然这也需要弱美元的配合。”

  瑞穗银行资深外汇策略师张建泰表示,近期个别天人民币即期虽然走弱,并不是表示人民币贬值情绪重临,而是区间交易下市场一些逢低购汇动力所致。整体来看人民币年底前将继续保持在6.56-6.70区间交易,并大致跟随美元波动在6.60水平上下波动。

  招商银行首席外汇分析师李刘阳预测,人民币近期的购汇客盘消耗一段时间之后,年末有望升向6.55元。

  有利因素

  张建泰表示,虽然人民币贬值压力消退,但是当局目前还未明显放松对资金流出的限制,跨境资金流易入难出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汇率预期的企稳;再加上中美利差扩大外资进入中国境内动力增加,都是支撑汇率的因素。

  其他多项指标也显示虽临近年末,人民币企稳走升的机会更大。美元/在岸人民币1个月期权风险逆转指标上周五以来多数处于负值区间或接近零,显示市场对人民币预期稳中看多。周三北京时间16:30,该指标报-0.0050%。风险逆转指标是指看涨美元/看跌人民币期权与看跌美元/看涨人民币期权的波动率之差,差额为正值越大,表示市场越看多美元、看空人民币。

  此外,人民币波动率从周五以来不断下降,1个月美元/在岸人民币隐含波动率从4.28%降至4%左右。

  夏乐表示,人民币年底走势的最大变数不是加息,而是美国税改。如果税改顺利通过,能够给美元带来支撑,人民币可能对美元出现小幅贬值。

  德国商业银行驻新加坡经济学家周浩表示,去杠杆引发的利率上升也意味着做多人民币将会得益于更高的正面套利交易回报,因此在岸人民币将在套利交易推动下走强。此外,由于中国央行关注一篮子货币稳定,为了维持一篮子指数稳定,中国央行需要允许人民币兑美元走强。短期来看,人民币兑美元将会更取决于亚洲市场的升息预期。

  来源:彭博环球财经公众号

责任编辑:张伟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