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推荐2014年顶级交易:做多美/加

2013年11月28日 10:55  华尔街见闻 

  高盛首席外汇分析师Tom Stolper建议做多美/加:

  国际收支失衡暗示加元走软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加拿大经济外部失衡严重。2008年,加拿大经常帐盈余占GDP比从1%变为赤字占GDP比3%,自此之后一直维持在该水平。主要原因在于制造业出口下滑,加拿大制造业出口在金融危机期间下滑约30%、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约20%,且至今未能复苏。商品出口方面,与阿尔伯塔省焦油砂相关联的原油产出上升,基本抵消了天然气出口价值的下滑。能源相关产品的整体贸易平衡较金融危机时期依然不变。

  安然度过金融危机的强劲银行业令加元成为避险港,大量资本流入。2010年,加拿大央行过早升息令资本大量流入加拿大。2008年至2012年期间,加拿大BBoP指标(经常帐+投资组合流动+净外商直接投资)依然非常强劲,盈余占GDP比重的2%。但2013年情况发生了转变。

  过去几个季度,资本流入大幅放缓,令BBoP指标为赤字占GDP比重1%。各国外汇储备多元化速度放缓对此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欧盟国央行持有的加元数量基本稳定,该趋势很可能维持。但没有额外的外汇储备多元化资金流入,加元很可能丧失了外部赤字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

  低通胀和疲软的出口令货币利率维持低位

  出口疲软已经愈发令加拿大央行担忧,此外还有持续低迷的通胀。市场已经显著修正了加拿大货币政策预期。对加拿大央行2014年底前累计升息预期从50个基点下降至目前的约5个基点。我们预计在美联储2016年升息前,加拿大央行将按兵不动。也就是说,房价已经处于很高水平,个人消费很可能不再像过去那样,成为经济的正面推动力。鉴于此,我们预计加拿大2014年增长2.1%,落后于美国(预计增长2.9%)。此外,通胀已经降至加拿大央行设定的1-3%目标下缘。若未来几个月通胀无法重回目标区间中轨,对加拿大央行而言,这可能成为一个更实质性的问题。我们重申对加拿大央行2014年底前按兵不动的预期,但既然货币市场曲线将2014年底前,加拿大央行升息的小概率计入价格,我们看到了加元的下行风险。

  同样需要强调的是,从高盛动态平衡汇率(GSDEER)模型来看,很明显,加元依然被高估。结合经常帐赤字的问题,有理由从基本面上看空加元。若加拿大央行实施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加元走低,那么其他国家与央行不太可能以不公平贸易竞争为由对此抱怨。

  综合上述所有因素,我们有充分理由认为加元将逐渐走软,特别是对美元。

  美联储可能加速缩减QE

  而加元可能加速贬值的原因在于市场对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特别是美国中期国债收益率的下滑,可能导致加拿大5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同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差走宽。

  单从利率差角度来看,这很可能增加了一个看多美/加的因素。美国短期国债将因经济增长的强势而继续遭遇抛售,这在我们对2014年前景的部分讨论之中已经涉及。这种风险的实质化是长期维持低利率之后利率的不对称风险所引发的。从高盛Correlation Cruncher相关度模型分析结果来看,美/加对美国两年期利率走势的敏感度比对同期加拿大利率敏感度高一倍。因此,如果这一关联度延续,即使加拿大短期利率市场同步走低,也将继续推动加元走低。

  最后,将外部融资需求纳入美国利率高企问题的考量也很有必要。如果美国市场收益率高企,那么加拿大将更加难以吸引资金,以弥合该国巨大的经常帐赤字。

  总而言之,我们已经为加元的弱势找到的诸多原因。其中某些因素可能会延续一段时间,然而严重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以及加拿大央行措辞的逐步转变,加上美联储缩减QE的预期,以及相关风险统统预示着今年维持区间震荡的加元,将在2014年实质性走软。

  我们预计美/加未来12个月内升至1.14,建议止损设在1.01下方。包括点差在内,预计回报率为7%。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人大处长涉招生腐败被查 曾接报信外逃
  • 体育15分钟5球!足协杯恒大6-3国安进决赛
  • 娱乐李云迪同天公布恋情 “叫板”王力宏
  • 财经财经副主编罗昌平离职 曾实名举报刘铁男
  • 科技运营商4G牌照并非免费 占用频率需交费
  • 博客青岛博主:爆炸事故中失去老婆和胎儿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两成大学生恋爱为满足生理 99万人国考
  • 易鹏:GDP差距背后的明规则
  • 朱大鸣:为什么十二城市争相调控房价
  • 张捷:土增税的避税乾坤大挪移
  • 孙晓明:食品安全监管全覆盖何其难
  • 陶冬:储蓄出走与风险
  • 曹彤:突破人民币国际化的瓶颈期
  • 钱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刻不容缓
  • 安邦智库:中国经济去杠杆注定漫长
  • 张明:企业走出国门为什么这么难
  • 周彦武:房地产调控会越来越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