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史进峰 北京报道
11月19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关于未来央行将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市场干预的言论,导致当日人民币离岸价一度出现戏剧性走势。
当日,周小川发表在官方出版物《十八届三中全会辅导读本》上的一篇署名文章如是表述,下一步“有序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周小川表示,未来央行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市场干预,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这篇带有蓝图性质的文章留给未来十年金融改革无限遐想空间。利率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三项重大金融改革,路线图渐明。
下一步,如何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周小川看来,应进一步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主体资格,增加投资额度。
“条件成熟时,取消合格境内投资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资格和额度审批,将相关投资便利扩大到境内外所有合法机构。”周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他还指出,应研究建立境内外股市的互联互通机制,逐步允许具备条件的境外公司在境内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拓宽居民投资渠道。
除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外,利率市场化近中期路线图也日益廓清。
从周小川的表述看,首先,利率市场化近期目标很清晰——着力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做好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工作,为信贷产品定价提供参考;推进同业存单发行与交易,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其次,近中期看,注重培育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完善央行利率调控框架和利率传导机制。再次,中期看,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健全市场化利率宏观调控机制。
值得关注的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关键产品——同业存单,有望在2013年最后两个月推向银行间市场。
与利率市场化相关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也备受关注。此番,周小川明确提出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框架,由12个字概括“功能完善、权责统一、运作有效”。
周小川指出,存款保险制度要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实行优先赔偿和基于风险的差别费率机制,建立事前累积的基金,具备必要的信息收集与核查,早期就征集风险处置等基本职责,与现有金融稳定机制有机衔接,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此外,延宕多年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也有望确定。上述文章指出,“通过明确金融机构经营失败时的退出规则,包括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加强对存款人的保护,有效防止银行挤兑。”(编辑 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