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持续升值 韩日海淘异军突起

2013年08月06日 05:10  东方今报 微博

  人民币持续升值,给出口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却意外带旺海淘消费。昨日,支付宝[微博]发布的《韩日海淘报告》显示,今年以来,支付宝用户“东渡”血拼的交易规模同比增长2倍以上,韩日海淘消费成为跨境海淘消费的新蓝海。其中,郑州日淘用户今年上半年人均消费467元,美妆护肤品成为他们抢购的主要商品。□东方今报记者 朱国艳

  ●郑州日淘用户上半年人均消费467元

  跨境海淘用户往往喜欢奔赴欧美市场,今年这种情况却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支付宝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韩日海淘消费异军突起,交易规模同比大幅增长219%。其中,受日元大幅贬值刺激,日淘消费更是出现300%以上的增速,日本市场因此成为中国用户增长最快的目标市场。

  去年10月以来,日元持续贬值,对人民币汇率跌幅超过20%,这吸引大批海淘用户加入日淘大军。今年开始转战日淘市场的郑州市民林小姐算了一笔账:大半年前100元人民币大概兑换1250日元,现在100元人民币大概可以兑换1600日元。按照汇率差价折算,通过海淘购买的日本商品,其价格对中国用户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支付宝统计,今年像林小姐这样尝试日淘的河南用户比以往多了4倍,消费总规模同比增幅达317%。其中,上半年郑州日淘用户人均支出467元。

  从全国来看,上海用户日淘消费最活跃,消费总支出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1%;北京则以14.4%的市场份额,全国排名第二;广东、江苏、浙江则分列第3~5位。

  ●潮男“潜伏”日淘消费熟女“统治”韩淘消费

  和日元相比,虽然韩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差价优势不那么明显,但韩淘消费今年上半年也大增160%。中国用户韩淘主要是冲着服饰而去,服饰类消费占到韩淘交易份额六成以上,显示出“韩风”在中国时尚消费领域的巨大号召力。

  相比之下,中国用户日淘血拼则更多围绕美妆护肤品展开。上半年日淘交易中,有超过一半的消费属于美妆护肤品消费。美妆和服饰向来是时尚消费的风向标,各自庞大的追随者阵容反映出韩日在引领亚洲时尚潮流中各有千秋。

  更有趣的是,在以美妆消费为主的日淘用户中,竟有不少是男士。据支付宝统计,日淘用户中,男性比例达到65%,尽管他们的消费不一定都是为了“面子工程”,但至少说明日淘用户群里“潜伏”着更多的潮男。

  韩淘则几乎是女士的专利,女性用户占比接近八成。其中,消费主力为25岁~34岁的熟女,她们统治着韩淘近60%的消费力。这些女性用户大部分是伴随韩剧成长的一代,对她们来说,“韩风”代表的不仅是穿着风格,更是对青春的追忆。

  除了美妆、服饰以外,母婴用品、电器、食品、机票也是韩日海淘的热门消费品。特别是韩国中转赴美机票,由于海淘价格比国内航企便宜3~4成,因此受到很多赴美用户的关注。

  海淘

  中国用户通过互联网检索海外商品信息,向海外/境外网站购物发出购物请求,电子订单生成后,由海外购物网站通过国际快递发货,或由转运公司代收货物再转寄到中国。海淘的付款方式一般是款到发货。

  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海淘更加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当人们发现在国外购买的商品即使加上运费和关税也比国内便宜时,海淘大军开始了爆炸式增长。人们不再单独追求国外商品的品质,而且还看中了其价格上的优势。

  海淘的优势

  第一,可以在家“逛”国际商店,订货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第二,获得较大量的国际商品信息,可以买到国内没有的商品。第三,海外购物网站上的商品价格比国内专柜价格便宜很多,且海外购物网站经常会有打折促销活动。第四,随着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第五,国内的奢侈品市场假货充斥,是真是假,没有一双慧眼还真是很难识别。然而在海外购物网站上的商品基本无需担心假货的问题,可以让人放心购买。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反弹50个基点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昨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767,较前一交易日上涨50个基点。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3年8月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1767元,1欧元兑人民币8.1968元,100日元兑人民币6.2265元,1港元兑人民币0.79637元,1英镑兑人民币9.4389元,1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5.4830元,1加拿大元兑人民币5.9408元。

  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817。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不及市场预期,美元承压下跌。本周首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反弹50个基点。(据新华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国外长访东南亚绕开菲律宾 菲让越捎话
  • 体育亚锦赛-中国男篮苦战胜哈萨克斯坦 视频
  • 娱乐李天一案细节曝光:第一个施暴 曾引群殴
  • 财经中央巡视组进驻江西稀土商人闹得凶
  • 科技多部委摸底互联网金融:企业求明确监管
  • 博客琼瑶:《花非花》会是我封笔之作吗
  • 读书寻花问柳寻常事:文人雅士为何喜欢狎妓
  • 教育福建“被调包”试卷作文空白 考号有涂改
  • 石建勋:全球如何走出增长乏力困境
  • 张五常:谁是供给学派开山鼻祖
  • 叶檀:土地卖完才有真正的房产税
  • 冉学东:此轮刺激将效果存疑
  • 板桥老黑:独生子女政策可以休矣
  • 金岩石:危机已发生 钱荒是预警
  • 曹凤岐:各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与教训
  • 安邦智库:中国债务危机的情景分析
  • 罗天昊:中国改革战略的九大方向
  • 张庭宾:三重导火索或引发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