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原因致人民币微贬 政策性拐点尚未出现

2013年07月03日 15:12  新华08网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暂缓此前迅猛升值的势头,6月仅微幅升值0.01%,创年内最小单月升幅,人民币即期汇率微幅贬值0.05%。同时,海外人民币升值预期也有所减弱。不过,分析师认为,人民币政策性拐点尚未出现,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人民币升值已经结束。

  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微博]认为,5月底以来人民币由升势转入略有贬值,主要受到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国家外汇管理局“20号文”导致银行不得不补充美元头寸,以满足外币贷存比达标的要求,这削弱了美元抛盘的力量,但这显然属于短期扰动因素,不具备中长期影响汇率的能力;

  第二,“20号文”对虚假贸易展开打击,当挤掉水分后, 5月进出口数据几乎维持零增长,与前4个月的高增长形成巨大落差,同时中国其他经济数据也持续放缓。从中长期而言,这是最有可能引发人民币反转的因素;

  第三,中美元首会谈于6月初结束,短期而言,政治压力有所减轻,但这亦是短期因素。7月份后将迎来中美战略对话,10月份后面临美国财政部半年度汇率报告公布的时点,政治压力将会重现;

  第四,国际市场美元大幅走强,限制人民币升势。作为呼应,中间价也呈现略有贬值的特征,但如果与其他货币如欧元、澳元相比,人民币仍然是表现最为强劲的非美货币,难以证明人民币出现拐点。

  刘东亮认为,在上述因素中,除经济原因外,其余皆是短期因素,不能成为构成支持人民币反转的理由。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升值已经结束,转为看跌人民币面临相当大的政策风险。

  但是,人民币汇率本身的表现与基本面的矛盾正日益突出,一方面表现为与不断下行的中国宏观经济相背离,一方面表现为与不断贬值的非美货币,特别是周边货币相背离。因此刘东亮建议锁定远期汇率时以中短期为主,规避长周期的政策风险。

  而对于美元/人民币的掉期点,刘东亮则认为,除了受利率平价和市场升贬值预期影响外,6月份后还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了资金面紧张的冲击,导致1年掉期点出现飙升,最高一度触及+1700点,随后在央行提供流动性的影响下,资金成本迅速回落,掉期点也出现大幅回落。考虑到国内资金紧张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资金成本甚至会在下半年出现整体抬升,未来掉期点仍有冲高风险。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河南强奸多名幼女官员死刑复核书公布
  • 体育巴里奥斯称合同逃税 上诉FIFA禁赛恒大
  • 娱乐网友曝李天一同伙背景:家境殷实无后台
  • 财经刘铁男案新人物:退休3年亲密搭档被带走
  • 科技苹果iWatch商标中国注册或遇麻烦
  • 博客律师:如果藏獒咬死女童案发生在美国
  • 读书蒋介石为何只与原配夫人育有子嗣
  • 教育本科生大一创业大三结婚大四带女儿毕业
  • 育儿美国产子全球最贵平均成本5.2万美元
  • 叶檀:证监会财务核查结果让人害怕
  • 梅新育:底特律破产的误区
  • 陶冬:QE退出难有完美结局
  • 吴玉慈:天下富人一样贪
  • 倪金节:全国住房信息联网难在哪里
  • 张卫星:我赌股市大跌赢了30桌饭
  • 陈序:警惕房价上涨再成预期
  • 王绍东:应降低存款准备金和利率
  • 钮文新:这次的股灾谁负责
  • 张庭宾:中国金融危机可能在2013触发